首頁>財經>

進入2021年,華為的處境並沒有因為外界局勢的變化而好轉,全球半導體供應鏈仍未向華為開放。

華為創始人任正非不久前向外界放出訊號:即使處境再艱難,華為寧願轉讓5G技術,也不會放棄手機終端業務。雖然這句話給華為終端業務的員工、供應商和消費者們吃了一顆定心丸,但是卻並不會讓華為的處境有任何好轉。

華為目前仍在持續推出新款手機,即將釋出新一代摺疊屏手機Mate X2以及新一代影像旗艦P50系列。由於任正非堅持不出售手機終端業務,有訊息稱華為庫存晶片已經告急,2021年手機相關零部件訂單狂降60%。

自從2012年華為“大將”餘承東接手華為終端業務以來,華為手機一步一個腳印,從無人問津的運營商定製手機品牌成長為國內第一手機品牌,又一步步成為全球第一智慧手機廠商。然而根據國際權威市調機構IDC的最新資料,華為手機的全球市場份額已經從第一滑落至第五。

目前,華為品牌所有熱門機型在各大電商平臺和華為官方商城都顯示“缺貨”狀態。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已經發布4個月的Mate40系列手機仍舊沒有現貨,大量持幣待購的消費者在苦等之後已經轉身購買蘋果iPhone 12了。

根據此前訊息稱,此次華為高階晶片麒麟9000在禁令生效前囤積了近1000萬顆。另據Quest Mobile釋出的《2020中國移動網際網路年度大報告》資料,截止2020年年底,華為Mate40 Pro的啟用量已達450萬臺。因此保守估計,華為目前庫存中的麒麟9000晶片數量可能已經遠少於500萬顆。

根據網上的爆料,華為未來推出的華為Mate X2摺疊屏手機、華為MatePad Pro2平板電腦以及華為P50系列智慧手機都將會使用麒麟9000晶片。因此,華為僅剩的麒麟9000晶片完全不夠用,如此時局下,華為通知通知供應商今年智慧手機零件訂單下降超過60%也實屬無奈。

在華為2019年年度財報中,以手機終端為主的華為消費者業務成為華為第一收入支柱,超過老本行運營商業務和企業業務,年收入達4673萬。如今華為終端業務受困,華為必須尋找到新的業務增長點,不然難以維持企業生存現狀。

不久前,任正非曾提出華為“南泥灣”計劃,聯絡到這個名稱的歷史含義,不難理解這是華為的生產自救計劃,包括煤炭、鋼鐵、養殖、智慧汽車、PC電腦等各個領域的突破,力求公司不依靠手機業務也能得以生存。

雖然說是“養豬”,但並不代表華為真的要開辦養豬場,而是為養豬行業提供一套更智慧化的數字解決方案,提升養豬行業的生產力,降低養豬成本,其業務核心仍舊是華為的老本行:ICT(資訊與通訊技術)。

華為公司的願景是構建萬物互聯的智慧世界,讓數字化進入各行各業,提升社會生產效率,這對於國家產業升級亦有莫大的助力。如今華為推出智慧養豬方案只是其中典型案例之一。

除了養豬之外,華為在今年1月份還成立了“煤礦軍團”,旨在將產業基礎研究、產品研究、市場交付組合在一起,縮短產業鏈條,快速適應需求,透過技術創新,推動全球煤炭行業數字化轉型。此前不久,華為與各政企單位聯合創立的“智慧礦山創新實驗室”已經在山西太原正式揭牌。

任正非在揭牌儀式上表示,華為希望結合ICT技術與煤炭技術,幫助煤炭行業進行數字化、智慧化轉型,實現“少人、安全、增效”的生產模式,讓煤礦工人可以“穿西裝打領帶”地工作,併為全球礦業智慧化發展探索方向。

此外,在目前大熱的智慧汽車專案上,華為也已經提前做好了佈局。早在2019年,華為就成立了智慧汽車解決方案BU,主要提供自動駕駛、高精地圖、車聯網、V2X四大塊增量車雲服務。而最近華為在汽車行業的一項動作也震驚了不少人:2020年12月21日,華為首次面向行業釋出了車規級96線中長距鐳射雷達,促進鐳射雷達的低價化和大幅度普及,汽車將成為下一個智慧手機類似的智慧終端。

智慧汽車業務是當下的風口,蘋果、百度等科技巨頭紛紛下場,最近有小道訊息稱,小米也要造車。在這種背景之下,華為能否繼續依靠技術優勢將汽車業務打造成下一個華為手機業務呢?

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曾經說過一句話:“可能十年後的汽車行業,華為又很牛逼,就像在手機行業一樣。”在手機業務受困的當下,華為必須加速讓這句話成為現實。

9
最新評論
  • 1 #
    希望國家支援華為!加油!
  • 2 #
    華為:中華有為,支援華為!
  • 3 #
    希望任總能吸取手機的教訓,裁撤海軍部,腳踏實地的幹事業。期待王者歸來。
  • 4 #
    榮耀都分出去了,華為的手機部件訂單降60%不是很正常嗎?
  • 5 #
    我非常看好養豬系統,點贊!
  • 6 #
    一直用華為,今年換小米了,沒辦法,買不起啊
  • 7 #
    剛從蘋果轉到華為mate40Pro,感覺蘋果真的很爛,訊號和速度攝像功能比華為差一大截!再別買蘋果了,讓美國人掙錢造軍艦再威脅我們!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新能源車再上風口,各大巨頭爭搶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