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巴蜀之地,天府之國,走出了不少網際網路人傑。
搜狗CEO王小川、B站掌舵人陳睿、騰訊COO任宇昕,都是如今活躍在網際網路長河中,乘風破浪的四川人。
如果說湖南人身上的“霸蠻”精神,體現在創業上是倔強、執著和堅韌;那麼四川創業者的川蜀基因,一定包含著敢為天下先的野心。自古有以成都為起點的南方絲綢之路,近代有新中國第一家典當商行在成都開業,這種創新精神一脈相承。
而聚美的創始人陳歐,就來自這片土地。從學生時代的第一桶金,到聚美上市的黃金時刻,再到新賽道開拓,陳歐一路從高調進取,轉向低調創新。

回首陳歐過去近20年的三次創業歷程,每一次創業都像是一次“先天下而為”的挑戰,可以清晰看到川商的冒險精神與隱忍品質。
那是茶馬古道的風塵打磨出的性格底色,那也是他骨子裡流淌著的川蜀精神。
1
冒險:遊戲少年的第一桶金
長江連楚蜀。一條江水從川穀流出,直下三峽。
餘秋雨在《文化苦旅》中寫到:從三峽出來的人,他們都有點叛逆性,而且叛逆得瑰麗而驚人。
從四川盆地走出的人,也是這樣。
德陽毗鄰成都,地處龍門山脈、盆地邊緣。陳歐出生在這裡。
陳歐從小成績優異,小學畢業後以全市第一的成績直接跳初二,一直是家長口中“別人家的孩子”。但對他而言,叛逆和冒險才是本我,好成績主要是父母嚴苛要求的結果。
少年時代的陳歐喜歡打遊戲,遊戲中帶給陳歐的成就感,彌補了他在學習和生活中缺失的自由。但這件事在父母眼中就是玩物喪志,他每次偷玩遊戲被捉到,免不了被一頓痛揍。
16歲那年,一個偶然得知的留學專案改變了陳歐的人生軌道,他報名了新加披南洋理工大學的留學專案,並拿到全額獎學金。
川人骨子裡的冒險精神,就像那衝出峽口的山洪,蓄志待發,無法回頭。
既然父母認為打遊戲是不務正業,那陳歐就偏偏要靠打遊戲闖出些名堂來。當時《魔獸爭霸》正火,其他人打遊戲單純是享受快感, 但直覺敏銳的陳歐發現,在東南亞甚至歐洲,卻沒有一個跨洲的對戰平臺出現,遊戲中的高手們需要一個更大的舞臺。
陳歐把多年攢下的比賽獎金和獎學金湊了兩三萬作為啟動資金。以“good game”為縮寫命名的GG平臺,就在這個年輕人的熱血沸騰下誕生了。
平臺上線不久後,陳歐請來兩位從未交手的頂級魔獸高手在平臺上一戰,GG平臺也因這場造勢在電競圈一戰成名,第一年就收穫了300萬註冊使用者。

隨著使用者不斷的壯大,處於創業初期的GG,需要資本不斷注入動力。陳歐見了多個投資人,大都覺得團隊太過年輕,投資實屬冒險。他有時坐在椅子上發呆,眉頭緊皺。
2012年聚美拍攝的《我為自己代言》中,有這樣一個畫面:白色會議桌另一端的投資人,不屑地將商業計劃書朝陳歐扔去,紙張散落一地。其實,這是陳歐的真實經歷。
他心中有個信念:“你可以輕視我們的年輕,我會證明這是誰的時代。”
2
果敢:走到臺前的創業人
26歲時,陳歐身上那股少年時代的叛逆,已然變成當機立斷的勇氣和底氣。
“第二次創業我想得很清楚,一定要做上市公司。”對於未來,陳歐只選了一條路:回國創業。
2009年6月,陳尤拉著斯坦福結識的師弟戴雨森回國創業,第一件事就找上了公認的創業導師徐小平。
早在為GG找投資時,陳歐與徐小平就有過一面之緣。當時兩人在北京翠宮飯店,喝了會兒茶,徐小平決定投他50萬美元,條件是陳歐留在公司繼續創業而不是去斯坦福讀書。但介於陳歐父母的極力反對,陳歐與這50萬美元擦肩而過。
陳歐與徐小平的第二次見面選在中國大飯店,這次見面之後徐小平給了陳歐18萬美元,還低價出租了一套房,給他做創業基地。
陳歐拿著徐小平“贊助”的18萬美金,再次投進遊戲賽道,做社交遊戲中內建廣告。
他們用了6個月把產品開發出來,結果因為“水土不服”每月只有3000多元的流水。現實的一盆冷水無情澆在了陳歐的頭上,那年冬天的夜裡,陳歐獨自痛哭了一場。
當上帝關了這扇門,一定會為你開啟另外一扇。也是此時,陳歐發現了化妝品團購的新商機。
後來創始人回憶,當時決定轉型做化妝品團購到產品上線,只花了3天時間。
2010年3月聚美優品的前身團美網上線,9月更名,10月月銷售額就突破千萬大關。這時,徐小平找到了陳歐,建議他效仿張朝陽打個人品牌,“你既然沒錢,那就把自己丟擲去,給自己代言。”
“我是CEO,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陳歐在關鍵時刻展現的果敢,如疾風中的勁草。
2012年,一句“我為自己代言”,讓陳歐和聚美優品一炮而紅。隨後,陳歐體開始佔據衛視黃金時段,鋪遍各大地鐵交通廣告牌。廣告播出一個月後,聚美優品的獨立IP訪問量由100萬上翻兩至三倍,一天接到超20萬個訂單。
幾次廣告營銷下來,陳歐用極低的成本換來十幾二十倍銷售額,為聚美帶來上億價值。上線不到4年,聚美優品就做到美妝電商市場第一,全年銷售額超60億元。
可誰又想到,剛剛摘得中國美妝電商第一股桂冠的聚美,以及備受媒體追捧一度高調的陳歐,在2014年突然遭遇媒體的集體質疑。
身在臺前的陳歐,成為人們圍攻的焦點,他終於深刻體會了何為:樹大招風。
3
隱忍:聚美的下一個十年
2020年的跨年鐘聲剛剛響起,陳歐曾在微博中寫道,“新年快樂!新的10年肯定會更好的,對吧?”
距離他第一次發微博剛好過去了十年,值得琢磨的是,這句話的結尾不是句號,而是一個更加引人遐想的問號。
除了未知,這個問號也夾雜著期許,新的十年,陳歐想要一個更好的結局。在從公眾視野中“消失”的這幾年,陳歐的第三次創業開始了。
2017年,共享單車行業的泡沫破裂,讓共享經濟蒙了一層灰,共享充電寶也成了投資人眼中的偽需求。

在共享經濟被反覆唱衰的背景下,陳歐孤身一人跑到深圳,用一個月時間,將共享充電寶的工廠、供應鏈全考察了一遍,並得出手機電池技術短期不會有突破性進展的結論。
2個月後,聚美花3億元收購了共享充電寶企業街電。所有人都認為陳歐在“不務正業”,但陳歐依然在低調做著自己看重的事。
2018年,以街電為首的新業務,迅速鋪遍全國各大商場、店鋪,街電也一直保持市場第一的位置。
對街電的投資,陳歐極具信心。“認準的事情怎麼可能有做不好的,無非是能不能成為那個Winner。”他說,“我還是很期待證明自己的。”
如果說四川人的性格中,都帶點山洪般瑰麗的叛逆,以及勁草般的果敢,那麼隱忍,便是川商最容易被忽視的個性。
對陳歐和聚美來說,上一個十年,有燈光和掌聲,也有教訓和遺憾;下一個十年,一定會變得更好,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