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講,我們來到第三模組券商當中的第一節。這一課我要告訴你,券商究竟幹什麼活,掙什麼錢,券商和銀行的異同。
從上一模組我們知道,所謂銀行,一般是拿極少的自有資本,和極多的負債,經營風險,賺取高收益的商業模式。而A股券商的商業模式近十年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頭部券商未來會越來越像投行。
投行,全稱投資銀行,與商業銀行相對立,但本質上都是銀行,就是要拿資本去冒風險,賺取收益。商業銀行的負債是儲戶的存款,投資銀行的負債,則多是同業的槓桿。商業銀行經營一般靠放貸,賺取利息回報,投資銀行經營則會投資於各種商品、債券、權益類產品和衍生品,賺取投資收益。
既然是銀行,做生意都需要資本,不能空手套白狼,所以無論投行(券商)也好,(商業)銀行也好,都是重資產行業,它們的估值要看PB。
券商賺得舒心錢:經紀業務
實際上,A股傳統意義上的券商,乾的是空手套白狼的事。券商的交易經紀業務自身是不承擔市場漲跌的風險的。
所謂交易經紀業務,就是我們在券商開戶,他們收取佣金,之所以說是經紀,是因為它實際上是上交所和深交所的代理,當然這個代理不是誰都能做的,當前市面上一共100塊券商牌照,原先都是國有的,包括央企和地方上的,經過了20年的演變,有些牌照通過轉讓成了民營,比如東方財富證券,網信證券,後者主營P2P,2019年出了點問題,就不具體展開說了。
這個交易經紀業務,是不需要券商投入本金的,儘管佣金收入隨牛熊的週期性也很強,但券商單從事這塊業務哪怕在大熊市都是不可能虧損的。儘管也有前期的IT,房租,人員投入,但這裡頭的固定成本相比收入佔比很小,所以可以看成是一個輕資產的業務。
10多年前,網際網路還沒這麼普及,券商的佣金還沒那麼激烈的時候,不少地方上的券商悄悄地收著千分之一、萬分之八的佣金,坐享輕資產的空手套白狼的紅利,所以你如果回看,2007年那一輪牛市券商的PB估值炒得遠比2015年要高。
就是因為,那時候它們還真的是券商,不是投行.
時過境遷。近十年經紀業務佔比已從八成迅速下降至三成(相當於美國投行80年代的水平),尤其是頭部券商,隨著投行業務的增加,資本中介和自營業務比重的提升,經紀業務已經完成積累客群優勢的使命,不再承擔主要的創收任務了。
具體來說,經紀業務包括代理買賣證券業務交易單元席位租賃、代銷金融產品等,對應的就是交易佣金、租賃費、手續費等收入.各家券商這些方面的收入資料在中國證券業協會網站能夠查到.
從前對於各家券商的經紀業務競爭力,除了看收入之外,還可以看股基交易額,類似於商場的商品交易總額(GM)這種概念。原始的資料在兩市交易所,但只專供會員查詢,對於我們一般投資者,有金融資料庫也可以査,不過2018年3月後,交易所不再公佈股基交易資料。
2017年是國內券商經紀業務收入佔比首次低於30%年份,也是最後一個股基交易資料完整的年份,通過這年的股基交易額來觀察經紀業務的頭部玩家分別有華泰,中信,國泰君安,海通,中國銀河,廣發,招商,申萬巨集源,國信,和中信建投。
這些券商不見得在經紀業務上賺到最多錢,比如華泰由於其相對行業較低的佣金水平導致收入相對較少,經紀業務收入佔本公司比重,其實與行業水平差不多。
經紀業務的強勢,為頭部券商帶來的,主要是龐大的客戶基數,為後續的重資產風險業務發展提供了良好基礎。
除了經紀業務之外,還有幾項業務也類似這種輕資產拉皮條的邏輯,下面我簡單給你說說。
中國券商行業的傳統語境當中,“投行”好像就是做承銷保薦(IPO或其他融資)),或者賺財務顧問(併購重組)費的,然而這個掮客業務,其實也歸屬拉皮條一類。
得益於2015年的併購重組潮,這塊業務佔整體券商收入的比重,在2016年達到峰值的20%,此後三年逐漸下滑到10%出頭,即便2017年是IPO家數的高峰,也
沒能改變這個事實,因為歸根結底,債券承銷的金額規模要遠大於股權承銷。
若直接融資的頂層設計能獲得加速落實,包括新證券法的註冊制上路,或者國企混改在五年計劃末尾的加速,也就是能為這塊券商業務帶來直接增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