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最新造車傳聞,小米集團內部人士迴應稱,“暫沒回應,等待公告”。
編輯 | Arti
本文僅為資訊交流之用,不構成任何交易建議
2月19日下午,有訊息稱,小米已確定造車,並視其為戰略級決策,造車或將由小米集團創始人雷軍親自帶隊。
受此訊息影響,早間一度跌4%的小米集團尾盤快速拉昇,一度漲超12%,最終收漲6.42%,公司市值達到7722億港元。
關於最新造車傳聞,小米集團內部人士迴應稱,“暫沒回應,晚點等公告”。
電動車:風口上的“豬”?在供應鏈方面,特斯拉等先行者已幫助培育了相對成熟的供應商和具有相關管理經驗的人才。2018年7月,特斯拉與上海市政府達成協議,在中國建立工廠,生產國產化特斯拉。根據特斯拉全球副總裁陶琳的說法,截至2020年底,國產特斯拉的零部件國產化率已基本達到100%。
這和小米2011年製造手機時面臨的情況類似,蘋果在中國大陸生產 iPhone 帶動中國手機產業鏈發展,特斯拉零部件國產化也促進了中國智慧電動汽車產業鏈的成熟。
與此同時,國內新能源車也有很大發展空間。截至2020年底,中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佔汽車總量1.75%,但增速極快——比上一年增長近三成。
全球市場也對智慧電動汽車情緒高漲。特斯拉去年美股市值漲幅近7倍,目前市值為7558億美元(截止2月18日收盤)。而美股年中上市的小鵬和理想,市值與IPO 時相比最高漲幅達300%;曾在2019年跌入谷底的蔚來,2020年內最高股價漲幅達14倍,市值一度超過小米。
港股市場中,電動汽車股票也受到市場熱捧。另一家宣佈“跨界”造車的公司恆大汽車過去一年漲幅近800%。
五菱汽車港股過去一年漲幅更是超1000%,另一家電動車公司比亞迪港股同期漲幅也近400%。
造車都是“假新聞”?這並不是小米首次被傳造車。
去年底,有傳言稱小米即將釋出和比亞迪出品的“年輕人的第一輛汽車”——青悅S1。
但當時小米迴應稱沒有造車計劃,希望不信謠不傳謠。前小米公關部總經理徐潔雲更是在社交媒體上表示“但凡說小米要造車的,都是假新聞”。
而在去年年中,小米商城官方微博也發出“造車?我們是認真的”的海報圖,這一度讓外界認為小米即將官宣造車。
就實物產品而言,目前小米最接近“電動車”的產品是公司的九號卡丁車(九號卡丁車改裝套件)。
新車基於九號平衡車打造,共分為兩個部分,其中九號平衡車售價1999元,卡丁車改裝套件售價2999元,也就是說,這款年輕人的第一臺“賽車”只需要4998元。但由於沒有路權,該車並不能合法地在大馬路上行駛。
小米造車或早有端倪雖然口頭聲稱絕不造車,但雷軍對智慧汽車抱有極大興趣,早有端倪。
早在2012年,雷軍就前往美國矽谷的特斯拉工廠試駕,還在2013年多次拜訪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Elon Musk),還寫下長文記錄感受,稱“Elon Musk是個酷同學”。
在資本方面,雷軍是國內造車新勢力的“伯樂”。
其是蔚來汽車的第一位投資人,名下的順為資本和小米集團分別參與了小鵬汽車的A1輪和C輪融資;其也曾到訪小鵬汽車位於廣州的新基地,還對小鵬汽車量產版G3進行了試乘試駕,小鵬汽車創始人何小鵬坐在副駕駛親自為其講解。
小米科技、雷軍個人及順為資本三方投資汽車領域企業近30家。也難怪有媒體稱雷軍為汽車圈最強天使投資人。
雷軍同時還透過小米各類產品積極介入汽車物聯網(loT)生態。
目前小米手錶能夠作為蔚來車主的智慧遙控器,小米手機可以充當小鵬和比亞迪的車鑰匙,威馬EX5可控制的小米智慧家庭裝置達到8類20種,未來小米還將把支付體系延伸至車端。此外,小米還曾與一汽奔騰合作推出米粉定製版車型,合作涉及智慧語音及營銷層面。
從公司戰略考慮,小米直接造車或許只是大勢所趨。在目前小米主營的智慧手機業務方面,全球智慧機銷量去年延續了自2017以來的下跌態勢,行業中同質化、價格戰等問題的頻發且至今並沒有一個很好的解決方式之時,未來的增速放緩似乎只是時間問題。
從目前的市場發展來看,智慧汽車或將成為未來發展的主要風口之一,符合小米“萬物互聯”的發展方向,
根據IHS Markit釋出的《2020年中國智慧網聯市場發展趨勢報告》資料顯示,2020年,全球汽車市場的智慧汽車滲透率僅為45%,預計2025年將提升到60%。
在中國市場方面,預計2025年,中國市場的智慧汽車滲透率將達到75%。這也意味著屆時中國將成為全球第一大智慧汽車市場。
但現如今的中國汽車行業中,並沒產生任何一家國內“領頭羊”企業。面對未來巨大的市場蛋糕,小米選擇進入或許順理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