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蔚來這種新能源汽車和傳統汽車業相比,它們的產業投入\產出比並不好看,盈利能力也沒什麼顛覆性的優勢,但新概念和金融支援導致了他們的股價大幅上漲,這種對未來的期待使馬斯克成了世界上最有錢的人,也讓李斌笑的綻放核桃紋;所以現在造車似乎成了高科技公司的必選項;因為在傳統的產業裡面沒有那麼明確的國家產業政策的支援,也沒有快速拉高股票的能力,所以在造車這個事情上很多人都在躍躍欲試。
小米憑藉它的品牌效應和高性價做了一個非常好的智慧化家庭(電)產業鏈;從最初造手機到現在完成智慧化家庭的閉環,再加上米家產品系列,已經是覆蓋了從高科技到傳統家紡的綿長戰線,但這些和造新能源車能夠快速帶來的巨大利益還是沒法比;就像恆大汽車的車沒造出來但股價已經飆升一樣,顯然這對小米產生了非常大的誘惑力。
而小米本身的高科技外衣也讓它和新能源車這個產業看似很近。並且對小米影響很大的蘋果公司最近也一直髮訊息要做汽車,從這點上來說小米似乎也必須要跟進。但造車這件事情從入場券來說就相當高,雖然看起來它是一個新能源高科技產業,但是一旦落地到執行上,它本質上還是一個傳統的工業專案。因為無論新能源還是舊能源,大家造的都是車,就像卡車是車小車也是車一樣,只是驅動核心不同。
這個傳統工業對於造手機起步的高科技公司來說,無論是產業鏈還是資金量都非常的大,而中國的汽車市場這兩年並沒有擴大,反而是穩中有降,這其實意味著誰進這個鬥牛場都會面臨大廝殺,你死我活這種事情是避免不了的。
造車新勢力那麼多的品牌到現在能夠活下來並且活得好的不多;無論是特斯拉還是蔚來還是比亞迪,這些年來遭受過的磨礪如九死一生般才熬過來,小米要想擠進新能源的跑道,也得同樣做好死去活來的準備,畢竟造車和打造智慧化家庭產品完全是兩碼事兒。新能源的賽道看起來是直的,但有的賽車已經先出發了,即便是並駕齊驅的也保不齊在賽道里把控不好,如果橫衝直撞的難說會不會傷著友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