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選擇主動基金投資的小夥伴,往往都有一個大大的夢想,就是能長期跑贏滬深300指數。
老司基在2020年初建立風雲二號基金組合時,也正是衝著這一目標而去的。截至4月9日,風雲二號成立3個多月以來的收益率為2.2%,同期滬深300下跌8.96%,短期來看算是跑贏了不少。但長期來看,任重道遠。
4月8日,代表A股核心資產的滬深300指數迎來發布15週年。Wind資料顯示,截至4月6日,滬深300指數自發布以來漲幅達277.08%,年化回報為9.53%。
老司基突發奇想:既然滬深300指數那麼牛,那有沒有同期跑贏它的主動管理的偏股型基金呢?如果有,這些長跑健將都是哪些牛基,現在又由誰在管理呢?
滬深300成A股標杆
滬深300指數是國內第一隻跨市場指數,是A股的代表性指數,由滬深兩市中市值大、流動性好的300只股票組成,綜合反映中國A股市場上市股票價格的整體表現。
從市值佔比上看,目前滬深300指數佔A股總市值近60%左右,佔A股自由流通市值52%左右。從成份股來看,目前滬深300指數中超過千億市值的超過80只,230多隻股票市值都在300億以上。
經過15年發展,滬深300指數已經呈現出三大優勢特徵。一是,市場地位高,指數成份股都是行業內領先的龍頭公司,行業地位穩固,競爭能力強,前十大權重股包括中國平安、貴州茅臺、招商銀行等。二是,盈利能力強,成份股公司依靠規模、資金、品牌等等優勢,能夠獲得超過同行業公司的盈利能力。三是,抗風險能力強,大部分龍頭公司行業地位穩固,財務穩健,槓桿率低,抗風險能力高,更加可靠。
從指數過往表現來看,滬深300指數呈現出長期配置價值。截至2020年4月8日,滬深300指數自2005年4月8日釋出以來總回報達276.73%,同期上證綜指總回報為125.5%,漲幅是同期大盤的2倍以上,顯示出較強的超額收益能力。近幾年滬深300表現較好,特別是在2016年至2019年最近3年,大盤藍籌領漲市場,受到包括海外機構投資者的青睞,投資者佔比和資金流入持續提升。
最近15年滬深300 VS 各大寬基指數走勢對比圖(Wind,截至2020.4.8)
Wind資料顯示,目前以滬深300指數為跟蹤標的指數型基金為159只,資產規模超過2900億元。在海外,滬深300指數同樣被境外投資者熟知和認可,在亞洲其他市場、美國、歐洲都有發行跟蹤滬深300指數的ETF產品。
這些牛基比滬深300更能漲!
滬深300既然代表了A股標杆,那有沒有成立時間早於滬深300指數釋出的2005年4月8日,同期漲幅又超越滬深300的主動管理型牛基呢?
老司基拉了一下Wind資料,發現這類牛基還真有。
上文提到,最近15年滬深300的年化收益大概為10%,於是我們把第一個指標選定為年化收益10%以上,篩選共得到65只基金。第二步,把規模小於2億元的迷你基金剔除,於是得到以下61只牛基。
最近15年來年化收益超過滬深300的61只長跑牛基(Wind,截至2020.4.8)
成立15年以上、長期年化收益10%+,光這兩個苛刻的條件就把90%的基金排除在外了。以上61只長跑健將中,不乏11只十倍牛基,華夏大盤精選是其中的佼佼者。最近15年的總收益率高達2249%,年化收益率為23.4%,也是唯一一隻年化收益超過20%的基金。
華夏大盤精選是曾經的公募一哥王亞偉的成名之作。王亞偉2005年底至2012年5月管理6年多時間,共取得1199%超高回報率,任職年化回報49.77%,這一成績至今國內無第二人能及。不過,最近幾年華夏大盤鮮有出色表現,2020年以來大幅跑輸了滬深300。
另外,嘉實增長、銀河穩健、博時主題行業、景順長城鼎益、華安寶利配置、景順長城內需增長、國泰金鷹增長、富國天益價值、富國天瑞強勢精選等10只基金的總收益均超過10倍,年化收益均超過17%,成為領跑者。
除了這11只十倍牛基外,還有30只基金的總收益超過5倍,年化收益均超過12%,包括中銀中國精選、華夏回報A、廣發中小盤A、泰達巨集利成長、廣發穩健增長等一眾明星產品。
從基金規模來看,有3只基金的最新規模超過了100億元大關。分別為王俊管理的博時主題行業、蔡向陽、林青澤管理的華夏回報A和傅友興管理的廣發穩健增長。如此大體量的產品,還能取得如此高的收益,實屬不易。
限於篇幅,這裡就不展開分析了,以後有機會再細說。
最後,老司基友情提醒一下,以上兩張表格,值得你好好收藏。
以後等你犯了選基困難症時,多拿出來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