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作者 | 李紅梅

編輯 | 繆凌雲

隨著人們越來越重視網際網路領域的隱私問題,致力於安全儲存的雲產品市場也得到了快速發展。 阿里、騰訊、華為等巨頭紛紛佈局,雲市場競爭尤為激烈。而青雲科技作為其中一份子,不久前向IPO發起了進擊,並於近日傳來了實質進展。

近日,北京青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青雲科技)的稽核狀態,在上交所官網顯示為:註冊生效。這意味著,青雲科技在不久的將來將會登陸科創板。

立足雲市場,年收超3億元

青雲科技成立於2012年4月,是一傢俱有云計算服務能力的平臺級混合雲服務商。

經過多年發展,青雲科技可以為客戶提供雲產品和雲服務,以滿足客戶對私有云、公有云和混合雲的部署需求。

招股書顯示,2017年公司營收為2.39億元,2018年增至2.82億元,2019年進一步增至3.77億元,2020年1-6月,公司營收為1.44億元。公司主營業務主要由雲產品、雲服務兩部分構成,報告期各期,主營業務收入佔總收入比重分別為99.87%、99.77%、99.88%及 99.97%。

其中,雲產品板塊營收由2017年的1.25億元,增至2018年的1.59億元,並進一步增至2019年的2.46億元,2020年1-6月,雲產品板塊營收為7963.48萬元。營收規模顯著提升,2017-2019 年實現複合增長40.29%。

雲服務板塊營收由2017年的1.14億元,增至2018年的1.22億元,並進一步增至2019年的1.30億元。2020年1-6月雲服務板塊貢獻的營收為6446.04萬元。

雲服務收入主要來自資源訂閱服務。公司主要提供兩種計費方式:包年包月模式,以及彈性計費模式,即按實際使用量、使用時長付費,每小時進行一次結算,扣除相應費用。

值得注意的是,在經歷了3年高速增長後,2020年前3季度青雲科技的營收卻出現了下滑。

招股書顯示,2020年1-9月公司實現營收2.43億元,較去年同期2.75億元同比下降 11.91%;實現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1.30億元,較去年同期-1.60億元同比縮減 3041.22萬元;實現扣非歸母淨利潤-1.36億元,較去年同期-1.08億元同比增大2789.35萬元。

對此,青雲科技表示,公司2020年1-9月業績變動的主要原因包括:一方面,2020年以來新冠疫情管控嚴格,全國復工進度較低、大型客戶採購計劃延後,採購需求較往年有所下降;另一方面,新冠疫情對上半年的交通、供應鏈、物流、交付流程的負面影響較大,導致了客戶拜訪及業務開拓受限、軟硬體交付延遲等問題,從而直接影響了上半年的雲產品專案開發與實施。

阿里、騰訊、華為等強敵林立,青雲科技如何殺出重圍?

隨著全社會對隱私問題的重視程度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大型組織選擇私有云作為其業務和資料遷移上雲的主要途徑,私有云迎來快速發展機遇。

根據信通院資料統計,2019年中國私有云市場規模為645億元,預計2023年將達到1447 億元,2019~2023年複合增長率達22%。

值得一提的是,超融合系統和軟體定義儲存產品作為私有云部署的領先架構,受到了IDC、Gartner等權威機構的廣泛關注。

根據IDC釋出的《中國軟體定義儲存及超融合市場跟蹤研究報告,2019Q4》顯示,超融合方面,2019年青雲科技在超融合整體市場中份額為3.4%,位列行業第六,僅次於華為(23.6%)、新華三(21.0%)、深信服(300454.SZ)(15.0%)、聯想(00992.HK)(9.0%)和戴爾EMC(3.5%)。

此外,軟體定義儲存方面,青雲科技曾重點佈局,並已在塊儲存和物件儲存細分市場初步取得一定成績。

根據IDC釋出的《中國軟體定義儲存及超融合市場跟蹤研究報告,2019Q4》,2019年第四季度,青雲科技在塊儲存市場的份額為4.2%,位列行業第四,僅次於華為(38.9%)、新華三(36.7%)和星辰天合(13.7%);在物件儲存市場的份額為2.3%,位列行業第七,僅次於華為(28.6%)、星辰天合(23.2%)、新華三(20.0%)、杉巖資料(11.7%)、紫光西部資料(5.5%)和IBM(3.3%)。

說完了私有云,我們再來看看公有云市場,青雲科技的佔比情況。

根據信通院資料統計,2019年我國公有云市場規模為689億元,預計2023年將達到2307億元,2019~2023年複合增長率為35%。

當前,國內公有云市場競爭激烈,行業頭部廠商如阿里雲、騰訊雲、天翼雲、AWS、金山雲等,依靠全面的產品佈局、雄厚的資金實力和規模效應帶來的低成本著力進行市場擴張,已取得市場優勢地位,佔據大部分市場份額。

青雲科技公有云業務規模較小,參考信通院釋出的《雲計算發展白皮書(2020)》可知,公司雲服務業務市場份額為0.29%。

對此,青雲科技表示,在公有云市場佔有率較低,主要由於公司資金實力較差、無規模和成本優勢。在公有云市場高速發展階段,沒有足夠的資金支援公司在現金流流出的情況下,降價促銷,擴大規模,最終導致阿里雲、騰訊雲等大型企業收入規模差距增大,由於規模優勢和馬太效應,進一步增加了差距。

同時,公司表示,儘管從市場份額來看,公司在公有云單一市場未佔據領先優勢,但公司公有云的相關技術仍具有較強實力。未來公司對於該項業務的核心定位是將其作為混合雲戰略的一部分,形成具有獨特競爭優勢的高度一致體驗的混合雲解決方案進行交付。

混合雲由於兼顧了公有云和私有云兩者優勢,便於企業更為靈活地排程 IT 資源,受到企業廣泛歡迎。根據信通院調查資料,2016年我國採用混合雲的企業在所有企業中佔比為 5.3%,2019年已達9.8%,上升4.5%;2016年我國採用混合雲的企業在全部上雲企業中的佔比為11.8%, 2019年已達14.8%,上升3%。

中國混合雲市場尚處於發展初期,未來仍有較大發展空間。但混合雲作為雲計算行業發展演變的重要趨勢,已成為國內各個雲計算廠商爭相佈局的方向:

阿里雲一方面擁有自研 Apsara Stack 的私有云產品,另一方面與 VMware 合作,共同提供混合雲解決方案;

華為於 2020 年整合公有云、私有云部門,統一技術路線,並推出統一架構的混合雲解決方案華為雲 Stack;

深信服基於自身託管雲服務,提供混合雲解決方案;

新華三與紫光雲或第三方公有云合作提供混合雲解決方案;

金山雲在公有云有一定優勢的背景下,推出金山私有云(KingStack),並建立混合雲解決方案。

面對眾多強敵,青雲科技想在此殺出一條血路來,並不容易。上市開啟新的融資渠道後,青雲科技能否藉助資本的力量異軍突起,我們拭目以待。

8
最新評論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實體店並沒有“死穴”翻紅不靠傳說靠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