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下零售業實體店正在兩極分化。
一種是大量實體店倒閉,比如一些傳統的服裝鞋帽、食品、3C店等由於經營不善,難以維繫被迫關店。
一種是突出重圍,透過線上線下融合的方式,藉助大資料、平臺海量使用者以及工具的運用,持續擴張。
這種情形,可以理解為是商業迭代進化中的正常現象。自從人類形成商業文明以來,正是由於不斷商業演進,新模式代替舊模式,才衍生出今天的商業模式。實體店只不過是零售業態的底層邏輯,是自下而上的商業模式的裂變。
實體店並沒有“死穴”,電商也不是實體店的終結者。那些所謂倒閉的實體店,是其意識形態落後造成的。按照電商“逼死”實體店的說法,今年提倡就地過年,跨省、出國旅遊少了,是不是實體店就會更加慘淡?
答案是否定的。商務部日前公佈的資料顯示,今年居家用品消費大幅增長,再加上春節恰逢情人節,金銀首飾、美妝產品、鮮花手禮等品質商品消費尤為旺盛。最新的趨勢是,中國消費者們正在向實體店迴歸,尤其是購物中心和品牌零售店。
春節期間,蘇寧全場景延續不打烊傳統。資料顯示,蘇寧門店導購的預約接待人數同比增長350%,線下門店銷售迎來高速增長,家電、3C類商品增幅超過40%,特別是一站式以舊換新服務的訂單增長89%。
麥肯錫調查顯示,對消費者而言,線上渠道與實體渠道之間的界限不斷模糊。目前超過80%的消費者已經透過全渠道進行購買決策。看得見又摸得著、有互動重體驗的實體店讓人們重拾了消費社交的感覺。比如蘇寧易購線上線下模式化是生活場景的重構,也是全球零售業的趨勢。
在此趨勢下,很多電商又將目光重新聚焦在“實體”。伴隨春節熱銷,蘇寧零售雲順勢宣佈一季度新開門店600家的目標。根據蘇寧資料顯示,零售雲累計為縣域市場帶來超2000萬件優質商品,門店數量突破8000家,規模直接輻射上萬鄉鎮,雙線服務超2.5億使用者,協助超1800個品牌商實現渠道下沉。
當然,實體的恢復不只是單純的恢復,是實體當中的業態融合、跨界混搭。蘇寧零售雲是改變了固化的商業模式,是從賣貨到人、貨、場構建了全新平臺。畢竟實體店的物流、服務體驗更有優勢,選擇實體店種新的方式,解決了線上配送最後一公里、缺乏互動體驗的痛點。
新商機下的零售門店與往昔不同,“雲逛街”、直播帶貨等新型消費形式也融入其中。蘇寧透過線下實體店為使用者提供社交、生活體驗等複合需求,而線上則承載使用者的消費需求,透過直播等線上佈局,與使用者構建長期緊密關聯,開啟實體逛店+屏前種草的雙渠道,打造線上下單,實體店取貨、看貨的新趨勢。
圍繞零售雲,蘇寧易購縣鎮店、蘇寧小店、蘇寧有貨的“三駕馬車”正式組成,分別面向縣鎮、社群和電商領域,並相互做場景、基礎設施和流量的補充,供不同型別的中小商戶自主選擇。透過開放零售能力,蘇寧正在用新的方式搭建生活服務平臺,走到更多消費者身邊。
零售實體店的創新,不是淺層次的支付方式和購物方式的改變,更不是靠網紅式的炒作有短暫的高光。零售實體店需要維繫的不僅僅是消費者,更要強調對商戶的影響。透過零售生態圈,讓商戶、使用者與實體店共同獲益,要讓使用者形成消費粘性,讓商戶看到潛在的成長空間而更有積極性,這才是零售實體店復興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