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最近可轉債也有ETF了。 全名是博時可轉債ETF,程式碼511380,上市沒多久。

先解釋倆名詞。

什麼是可轉債?

通俗點講它本身是一種債券,你買到手裡,持有到期,上市公司會連本帶息的還你錢。同時呢,它在一定條件下,又可以轉為對應的股票。所以如果它對應的股票大漲了,或者有大漲的可能性,可轉債也會跟著漲。因此它也有賺很多錢的機率。下有保底、上不封頂。

我第一次買可轉債是2018年1月,那時候可轉債的廣告鋪天蓋地的,它幾乎沒什麼門檻,開個股票賬戶、直接申請就行。打中了,再交錢。等上市那天,就可以賣掉;或者一直拿到你覺得收益可以了,再賣。從歷史上看,打新債大部分是有的賺的,風險蠻低,長期堅持打新,收益挺不錯。

就今年的行情我大概給大家幾個資料。從整個寬基的指數來看,經過這兩天的大幅度的反彈,最好的寬基指數是創業板指數,大概今年漲了7.77%。可轉債有一個叫可轉債指數000832,這個指數其實今年漲的不多,才1.20%。指數的設計它本身是有很大問題的,因為它是按照加權來設計的。而可轉債裡面權重比較大的幾個基本上都是銀行類的可轉債。

今年銀行的表現不那麼好,所以就拖累了整個可轉債。實際上可轉債的漲幅還是非常大的,我統計過一個可轉債的等權指數,就是把200多個可轉債等權來計算。那麼今年平均漲了多少呢?漲了大概12.13%,超過了創業板指數。

過去一年多來,一共中籤了11個,徹底賣掉了,賺錢的9個,略微虧損的倆,當然可能包含運氣成分在裡面,不過歷史資料證明,浮盈是大概率事件。

我今天認真的算了一下收益:落袋為安的淨收益是25.8%,折算成年化就誇張了,也就是今天標題所說的資料66%。

大家覺得這個回報還可以麼?我還算滿意。至少達到了我說的“白撿錢”的目標,而且盈餘不少。

說說第二個名詞,什麼是ETF?

通俗點說,ETF是一種可以場內交易的指數基金。

舉個例子來說,假設我對消費行業非常看好,但是又不具備選股的能力,不知道到底買哪個股票好,這時比較好的選擇就是把消費行業的大公司都買一點,等同於投資這個行業。但是這一共得需要多少錢呢?僅僅貴州茅臺就需要10萬多才能買一手,如果把貴州茅臺、五糧液、伊利股份、海天味業等等這些消費行業的大公司都按比例買一點,估計沒上百萬是做不到的。

如果我是手中只有1萬元的理財小白,怎麼才能把這些大公司都買一點呢?這時ETF基金就可以登場了,我們可以買消費ETF、消費龍頭ETF、消費50ETF等這些消費行業的ETF基金,買這些基金就等同於把消費行業的大公司都各買了一點。

最貴的消費ETF單價不到3元,便宜的消費龍頭和消費50都不到1元。按照A股的交易規則,最少買100股,我們只需要最少100元,就可以買下自己看好的行業了。以後消費行業上漲,我們就會賺錢,不會出現賺了指數不賺錢的情況。

就今年的行情,各類ETF憑藉出色的漲幅吸引了眾多股民的目光,年初半導體50大漲逾60%,5gETF漲逾40%,科技ETF漲逾30%。當然現在因為全球疫情,股市普跌,ETF整體行情也就那樣。

具體操作方法就是通過炒股軟體,直接買入一個指數,裡面包含若干股票。有個炒股軟體,輸入ETF程式碼下單就行。看好哪類資產,就買哪類ETF。

它的優點很突出:流動性好,隨時可以買賣,價格每分每秒都在變。通過炒股軟體可以買。適合急性子的人。比如我自己就是,特愛買ETF。普通的基金要等好幾天,才知道自己賺多少,賠多少...沒耐心。

比如每次A股大跌時,找個大指數ETF,立馬買一筆。就喜歡這樣爽,快速抄一筆底。

反正ETF就是足夠分散著買入一類股票,既能一網打盡,又能把風險分散掉。

它成本很低,和炒股一樣,買賣手續費是萬分之2.5,或更少些;而普通基金,申購手續費一般是千分之1上下,省就是賺嘛。

我們說回可轉債ETF,這個ETF跟蹤的是中證轉債指數:市面上有多少個可轉債和可交換債,它就按市值高低,等比例統統買進去。

你買它,就等於攤個大餅,配得挺均勻。那些評級高、盤子超大的巨無霸,比如浦發轉債、中信轉債、光大轉債之類的,在這個ETF裡面,佔比就大;而之前那些遭爆炒、一買就上天的小盤轉債,在這個ETF裡,佔比就小。總的看來,風格偏穩健。是溫和的老實人,上市這兩天,雖然買賣挺活躍,但價格波動不算大。

為啥今天寫它呢?也算是個歷史事件吧,可轉債頭一次擁有了自己的ETF。當然那些喜歡主動投資的小夥伴,看了我的文章喜歡自己去打新可轉債的去打新可轉債,風險偏好比較高的小夥伴,可以去買自己喜歡的行業ETF。

可轉債ETF單收益肯定比不上直接打新可轉債,或者去買風口上的ETF那麼高,但勝在夠穩健,夠無腦,適合平時上班很忙,懶得主動打理資金又想賺錢的小夥伴。最後祝大家賺的盆滿缽滿,生意興隆!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黃金原油多頭如期爆發,週一黃金原油交易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