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1. 2019 年網際網路金融發展回顧:冬去春欲來 改弦當更張

1.1. 市場發展概述:市場寒意不斷 新方向春欲來

1.1.1. 回顧整體:行業兩級分化明顯

2019 年,網際網路金融呈現出明顯的兩極分化現象。具體而言:從 2014 年到 2018 的 5 年間,“網際網路金融”每年都出現在政府工作報告中,但在 2019 年,網際網路金融卻“缺席”當年 的政府工作報告。梳理歷年政府工作報告對網際網路金融的表述,措辭分別從健康發展、異軍 突起、規範發展到高度警惕風險,再到進一步完善金融監管,顯示出網際網路金融行業經歷了 從快速發展到規範整治的過程。2019 年為被稱為網際網路金融的冬天毫不為過,2019 年政府 工作報告沒有直接對網際網路金融進行表述,但報告中“深化大資料、人工智慧等研發、加強普 惠金融服務、壯大數字經濟”等表述,同樣給寒冬之下的網際網路金融新方向:充分利用人工智 能技術、大資料等優勢,面向普惠群體實施便利的網際網路類的金融服務,做到支援實體產業 發展,加強對小微企業和民營企業的金融支援。這是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在網際網路金融領 域的應有之義,也是網際網路金融今後發展的方向。

而另一個現象,則是在資產新規以及正規金融機構的引領下,中國的個人財富管理行業 正快速發展。2019 年,不同型別的網際網路財富管理機構以及平臺不斷崛起,傳統財富管理機 構無論是證券、基金、第三方理財公司積極拓展線上和線下渠道,財富管理行業正改變銀行 渠道一家獨大的局面。2019 年 10 月,公募基金投顧業務正式實施,而在第二批該項業務的 試點機構中,三家公司騰安基金銷售有限公司、珠海盈米基金銷售有限公司、螞蟻(杭州)基金 銷售有限公司均為網際網路基金銷售公司,網際網路金融融合財富管理業務成為了行業新突破點。 究其原因,第一是因為 2019 年是資管新規轉型過渡期實施的第一年,財富管理的供給端--不 同類別的金融機構均謀求業務轉型,順應資管新規的要求;其次,正規的財富管理機構發行 的標準化、淨值化產品逐漸被投資者所接受,在破“剛兌”的監管要求下,非標產品、資金池類、 P2P 以及龐氏化互金理財產品的風險、違約事件令投資者在財富管理方面更加成熟和理性, 正規財富管理機構結合網際網路金融思維拓展業務並發展壯大將成為 2020 年以及未來的主流 趨勢。兩極分化下的網際網路金融行業冬去春欲來。

1.1.2. 政策梳理:一脈相承 指明方向

2019 年,網際網路金融相關的政策釋出與實施,保持了與前幾年的一脈相承。監管部門始 終堅持“審慎、嚴謹”的總態度,在當前金融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大背景下,網際網路金融的監管政策更加規範且具體。首先,伴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發展,對於那些影響範圍大、具有 創新特性的網際網路金融業務,監管部門嚴守行業底線,諸如在大資料違法和 APP 盜取個人信 息安全方面,2019 年治理治理升級並嚴加防範;其次,在區塊鏈、P2P 借貸、網際網路保險等 具體領域和業務層面,監管為不斷細化管理,對政策以及制度不斷進行調整並徵求意見,促 進市場健康發展;最後,金融科技上升為國家重要戰略,2019 年《金融科技(FinTech)發展規 劃(2019—2021 年)》的頒佈,為中國網際網路金融乃至有關行業指明方向並統籌未來規劃。

1.1.3. 資本市場:股價大跌 資產賤賣

網際網路金融企業在 2019 年資本市場的表現可謂慘淡。從上市數量來看,2019 年全年互 聯網金融企業僅有 2 家成功在海外上市,分別為 2019 年 5 月上市的上海嘉銀金融科技股份 有限公司(你我貸母公司)和 2019 年 8 月上市玖富普惠的集團公司(玖富數科)。相比於 2017 年的 7 家和 2018 年的 10 餘家,2019 年互金企業海外上市可謂創歷史新低。除了上市程序 變緩、上市數量減少之外,在 2019 年全年,除了玖富之外,統計在內的所有的互金家上市公 司的股價均跌破發行價。

除了互金企業在海外直接上市外,幾年前國內上市公司紛紛佈局網貸業務,資本市場最 為典型案例就是曾經的多倫股份,2015 年公司宣佈整體轉型網際網路金融將證券更名為“匹凸 匹”(諧音 P2P),上市公司與互金企業經過短暫的甜蜜期後,從 2016 年開始,不少上市公司 逐漸撇清與網貸平臺的關係,或是拋售或是清退,有的企業甚至是賤賣互金資產。紅星美凱 龍、*ST 運盛、盛達礦業、東方金鈺、天源迪科、高鴻股份等公司紛紛對 P2P 業務進行了剝 離。2019 年,這一程序更是加速,大連控股、寶鷹股份兩家上市公司宣佈剝離互金資產,2019 年 12 月,奧馬電器擬 2 元轉讓中融金 100%股權,熊貓金控 1 元甩賣熊貓資本的全部股權, 2 家上市公司對互金資產的賤賣也彰顯資本市場對網際網路金融行業的態度,行業的危機正在 蔓延,改弦更張的時代就要到來。

1.2. 行業變革:轉型正進行 改弦當更張

1.2.1. 變革趨勢一:網貸行業加速取締後轉型方向明確

從2019年1月175號文提出堅持以退出P2P為主要工作方向開始,網貸行業拉開了2019 年以“清退”為關鍵詞的序幕。到了 2019 年年末,各地監管部門、地方網際網路金融協會積極響 應,推動轄內網貸機構風險處置工作,其中湖南、山東、重慶、河南、四川、河北、甘肅、 山西等多個省市釋出公告,轄區內沒有一家機構完全合規並通過驗收,取締轄區內所有網貸 平臺,對轄區內的網貸平臺實施“一刀切”式清退。

網貸行業的生存走到了重要關口。2019 年,不少網貸平臺用實際行動進行轉型,政策也 支援資質良好、股東實力較強的企業轉型突破。2019 年 7 月,互金整治領導小組和網貸整治領導明確指出:“對於少數在資本金和專業管理能力等方面具備條件的機構,允許並鼓勵其申 請改製為網路小額貸款公司、消費金融公司。”2019 年 11 月,網際網路整治小組和網貸整治小 組聯合下發《關於網路借貸資訊中介機構轉型為小額貸款公司試點的指導意見》為行業給與 了多一條道路選擇。根據統計,不少頭部有實力的公司已經儲備了豐富的業務牌照,變革之 路順理成章。

1.2.2. 變革趨勢二:國內網際網路巨頭佈局海外金融市場

相比於 2016-2018 年在金融領域的大布局,2019 年網際網路公司在金融業務保持了相對 謹慎的態度,一方面是由於政策約束的原因,另一方面則是 2018 年以來騰訊、阿里、京東 等企業紛紛調整內部架構,網際網路企業從原先粗放管理轉型到精細化管理。從國內到國外, 網際網路公司在國際金融科技領域的積極佈局是 2019 年亮眼的變化。尤其是騰訊和阿里,持續 加大海外金融科技的投資併購力度,在新興市場諸如印度,僅騰訊和阿里 2 家就投資入股了 十幾家不同型別的金融企業。百度則注重 B 端的 AI 以及 AR 技術投資,美團、拼多多和百度 雖然投資有限,但也積極佈局線上支付以及零售領域。國內網際網路企業投資風向的變化,成 為了網際網路金融行業 2019 年另一個重要的變革趨勢。

1.2.3. 變革趨勢三:場景與存量的 2.0 拓展時代

根據中國網際網路絡資訊中心和 Quest mobile 的統計資料顯示,截止到 2019 年 6 月,中 國手機網民數量為 8.46 億,增速已經從幾年前的 30%下降到目前的 3.68%。同樣的中國移動 網際網路月活躍使用者也呈現出陡降的趨勢,截止到 2019 年 9 月,中國移動網際網路月活躍使用者為 11.33 億,2019 年 1-9 月使用者僅增長了 238 萬,而去年同期的增長數量是 4607 萬,中國移 動網際網路月活躍使用者增長率僅為個位數的 1.3%。行業新使用者、新客戶的增量 1.0 時代走到了 盡頭。

同時,網際網路獲客成本也不斷增加,無論是電商阿里巴巴、京東還是拼多多,還是證券 公司、三方財富公司,網際網路的獲客成本都呈現出增加局面。當面對增量減速與獲客成本增 加的剪刀差,做好場景應用與深挖存量客戶成為 2019 年行業當中部分公司新的選擇。

從場景應用來看,京東 Plus 會員與金融業務深度合作是網際網路金融行業場景化應用比較 典型的案例。根據京東公佈的 PLUS 會員使用者畫像,截至 2019 年 11 月,京東 PLUS 會員的 規模超過了 1500 萬,35 歲以下的年輕會員佔 65%,近 60%的會員居住在一二線城市,會員 中 89%是本科及以上的高學歷人群,會員中的忠誠型使用者佔比達 98%。因此,京東 PLUS 會 員天然就是優質的金融客戶資源,銀行信用卡部門積極開展與京東聯合營銷服務,諸如中信 銀行與京東金融推出的京東 PLUS 聯名卡,分為金卡和白金卡兩種,金卡額度一般在 1 萬—5 萬元之間,白金卡的額度在 5 萬以上,聯名卡可以免費續期 PLUS 會員,使得金融場景與會 員服務深度繫結。

從深挖存量來看,手握數量龐大客戶資源的智慧手機商 2019 年紛紛看到了存量市場的 金融商機,網際網路金融的實踐逐漸從軟體 APP 端走向了硬體製造商端。2020 年 2 月,OPPO 和 Vivo 聯手收購重慶市九龍坡區隆攜小額貸款股份有限公司,為 OPPO 和 Vivo 佈局網際網路 金融領域再次增加了籌碼。我們相信,在面對新增流量減少以及獲客成本增加的大環境下, 豐富的場景應用合和深挖存量客戶的時代即將來臨。

1.3. 2019 年全球網際網路金融行業:浪潮退去 迴歸價值

1.3.1. 海外市場數字貨幣:冰與火之歌

(1)、比特幣地位日益鞏固

2019 年是比特幣誕生的第 11 年,相比於 2018 年比特幣的大起大落,2019 年全年位元 幣執行穩健,IOC 龍頭地位日益鞏固。

2019 年,比特幣全年的交易量超過 2017 年和 2018 年兩年的總和。2017 年,比特幣僅 有約 0.87 萬億美元的交易量,2018 年翻了一倍為 2.2 萬億美元,到了 2019 年,比特幣全年 的交易量比 2017 和 2018 兩年綜合還要多 1 倍,交易量為 6.1 萬億美元,這也側面應證了比 特幣的地位日益鞏固。

(2)、 Facebook 的 Libra 前途未卜

2019 年 6 月 18 日,有 27 億使用者的全球社交媒體巨頭 Facebook 釋出了數字貨幣專案“天 秤座計劃”(Project Libra)的白皮書,打算建立一套全球貨幣和金融基礎設施體系。Libra Association(天秤座成員)初始的組成成員可謂陣容強大,其中包括區塊鏈行業的佼佼者: Coinbase、BisonTrails、Xapo、Anchorage;知名電商企業:Ebay、Farfetch;支付領域的 巨頭:Visa、PayPal、萬事達;網約車行業的領頭羊:Uber 和 Lyft 等 28 個企業組成。然而, 承載著 Facebook 巨大野心的 Libra 發行之路異常坎坷。自白皮書釋出以來,Libra 就遭到了 美國、法國等多個國家的質疑甚至是抵制。此外,在監管部門的壓力下,多家巨頭宣佈退出 該專案,截止到 2019 年 11 月,已經有 6 家企業退出,初始成員僅剩下 22 家。關於 Facebook 未來如何發展?2020 年 1 月,Facebook 的 CEO 扎克伯格釋出了未來十年願景規劃,但只 字不提 Libra,各國對於這種由私人企業主導的、無法定權利的數字貨幣幾乎均持否定態度, 轉而研究央行主導的貨幣。2019 年 12 月,歐美日等多國央行表態研究探索“央行數字貨幣”, 這從側面印證了數字貨幣是確定的時代潮流,新網際網路金融模式已經來臨。

1.3.2. 海外網際網路金融機構呈現出的三特徵

2019 年,海外網際網路金融機構呈現出三個主要的明顯特徵:

(1)、免費化

從 2019 年下半年開始,海外眾多網際網路以及線上金融機構開啟了新一輪的競爭和比拼。 其中第一個特徵,就是交易免費化趨勢。從 2019 年 10 月開始,海外眾多 Broker(經紀商) 紛紛提出了免佣金政策,而 2019 年,毫無疑問是全面免費的新時代。

(2)、併購化

當免費化成為海外網際網路金融機構業務生態佈局的第一步後,強者恆強,超級航母概念 也同樣適用,併購化就為第二個主要特徵。2019 年 11 月 26 日,嘉信理財(Charles Schwab) 斥資 260 億美元收購亞美利(TD Ameritrade);2019 年 11 月 28 日,根據 FoxNews 訊息稱, 高盛集團(Goldman Sachs)欲收購美國合眾銀行(US Bancorp)和億創理財 (E-Trade)的股 權。海外金融機構的併購化趨勢與國內券商如出一轍,都在向超級航母金融機構靠攏。

(3)、創新化

創新一直是金融機構吸引新老客戶的重要手段,在經歷了免費化和併購化之後,市場競 爭日益激烈,為了保持對新客戶的吸引力以及讓更多的老客戶參與交易,不斷創新成為海外 金融機構必須做的事情。以線上免費券商 Robinhood 為例子,在其官網的 Blog 介紹當中, 我們可以看到 2019 年 12 月,Robinhood 上線了 Fractional Shares(零星股交易服務), DRIP (Dividend Reinvestment Plan 股息再投資計劃), and Recurring Investments(定投服務) 三項創新服務內容。

1.3.3. 海外金融科技市場:技術從投資到應用

2019 年,金融科技已從新潮的概念變為人人皆知的一個行業。根據零壹智庫的資料顯示, 2019 年全球金融科技領域共有 1212 筆專案獲得總計 3831 億元的融資。2019 年融資規模出 現小幅下滑,但融資數量仍處於較高水平。全球金融科技進入從投資到應用的新賽道,人工智慧、人臉支付以及智慧相關的業務受到海外市場的認可。

海外眾多的網際網路企業也逐漸意識到金融科技的應用價值,特別是 FAMGA(Facebook、 蘋果、微軟、谷歌、亞馬遜五家網際網路公司,簡稱“FAMGA”)紛紛開啟了 AI 人工智慧收購與 投資的熱潮。在 FAMGA 中,蘋果在 AI 人工智慧領域的收購高居榜首,自 2010 年以來,蘋 果共進行了 20 項 AI 收購,其次是谷歌完成了 14 項收購,微軟完成了 10 項收購。除了 FAMGA 等網際網路企業積極佈局金融科技之外,實體企業也關注金融科技的融合,美國新能源汽車制 造商特斯拉在 2019 年積極投身金融科技領域。2019 年 9 月,特斯拉在官網上線智慧保險(線 上保險)業務,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為特斯拉擁有所有司機行為和車輛技術性能的實時數 據,包括攝像頭記錄和感測器讀數,因此它可以準確估計事故的風險和維修的成本。還有一 個原因,那就是作為一家顛覆傳統行業的科技創新公司,特斯拉敏覺得切入金融科技,契合 了當前的時代精神。截止到 2020 年 2 月 12 日,特斯拉的市值達 1383 億美元,成為了僅次 於豐田的全球市值第二高的汽車企業。

2. 網際網路金融商業模式:傳統機構科技賦能,新型機構回溯本源

2.1. 傳統金融機構的互聯化模式:探索前進 場景應用豐富

2.1.1. 網際網路信用:灰色地帶後的嚴監管

(1)、網際網路個人徵信行業:悲喜交加的 2019 年

第一,2018 年,中國第一家也是目前唯一一家個人徵信業務公司:百行徵信正式成立營 業。資料顯示,2019 年 10 月,百行徵信拓展機構數突破 1200 家,其中,750 家機構已與百 行徵信簽訂資訊共享協議,500 家機構已開發 API 介面,並分步驟實施系統接入。百行徵信 個人徵信系統,已收錄自然人資訊主體數突破 1 億人,信貸賬戶數超過 1.2 億個,向市場推 出個人信用報告、特別關注名單和資訊核實核驗三款產品。毫無疑問的是,中國的徵信市場 發展空間巨大,個人徵信業務前途無限。

第二,百行徵信是八家發起設立的徵信機構在 2019 年經歷了多事春秋,部分徵信機構自 身由於無法從事個人徵信業務從而轉向 B 端徵信甚至是灰色產業。

總結網際網路個人徵信機構的 2019 年,“悲喜交加”無疑是最佳的形容詞。伴隨著騰信、螞 蟻、平安三家機構拒絕向百行徵信接入資料以及考拉徵信、鵬元徵信涉及灰色產業,網際網路 企業從合作再次走向了信用生態的閉環,個人徵信背後的利益市場開始出現矛盾與分歧。個 人徵信未來如何發展演繹,成為網際網路金融 2020 年甚至未來 5 年需要重點關注的領域。

(2)、大資料行業:制定規範、重拳治理違法行為

全球大資料的發展仍處於活躍階段,根據國際權威機構 Statista 的統計預測,全球資料 量在 2020 年有望達到 50ZB(十萬億億位元組),2020 年全球大資料市場的收入規模將達到 560 億美元。

隨著大資料產業快速發展、智慧手機 APP 數量成倍的增加以及使用者隱私意識相對匱乏, 大資料洩露、資訊保安等問題層出不窮,全球各國紛紛開始關注個人資訊以及資料安全問題。 中國在 2019 年開啟了大資料行業的監管,行業面臨自誕生以來最艱難的時刻。截至 2019 年11 月,警方共立案偵查侵犯公民個人資訊案件 29 起,抓獲犯罪嫌疑人 288 人,繳獲公民個 人資訊 4.68 億餘條,涉案金額近億元。除了加大對大資料違法行為的處罰,國內更是推出一 系列資料隱私安全相關的徵求意見以及制度,資料安全方面的立法程序明顯加快。2019 年 1 月 23 日,中央網信辦、工業和資訊化部、公安部、市場監管總局聯合釋出《關於開展 APP 違法違規收集使用個人資訊專項治理的公告》,決定自 2019 年 1 月至 12 月,在全國範圍組 織開展 APP 違法違規收集使用個人資訊專項治理,中國對大資料安全的整治力度和決心全球 首屈一指。

雖然 2019 年大資料安全相關制度密集釋出,但從法律法規分佈來看,中國的資料安全法 律法規分佈在各個部門中和各個制度當中,呈現出缺乏統一的上位法管理。2018 年,十三屆 全國人大常委會立法規劃中的“條件比較成熟、任期內擬提請審議的法律草案”包括了《個人信 息保護法》《資料安全法》,經過 2019 年各部門的大力推動以及全社會對資料資訊保安意識 的覺醒,個人資訊和資料安全立法時代,將會在 2020 年開啟新的篇章。

2.1.2. 網際網路銀行:“新風口”帶來新時代

從銀行網點排隊叫號辦理業務到 ATM、無人網點和智慧服務機時代,從櫃員人工服務到 電話銀行、手機 APP 自助服務,在網際網路金融的浪潮下,銀行這隻“大象”,始終是 IT 化、信 息化、數字化、智慧化的執行者。進入 2019 年,銀行以“大象轉身”的姿態全面融入金融科技 生態圈,虛擬銀行、APP 資源、7*24 小時無人智慧銀行等嘗試都可能成為網際網路銀行未來的 新風口。

(1)、融合風:金融科技融入銀行生態圈

國內銀行持續加大在金融科技領域的投入,2019 年一季度中國銀行業協會發布的 2018 年“陀螺”(GYROSCOPE)評價體系評價結果中,披露了各銀行在金融科技方面的投入。其 中,平安銀行 2019 年金融科技佔總營收比例為 2.98%排名第一,在國有大行中,建設銀行、 農業銀行、中國銀行的金融科技佔總營收佔比較高,分別為 2.17%、2.21%和 2.11%。

各家銀行已經將金融科技融入企業發展的生態圈,金融科技成為企業發展戰略或業務執 行的一部分。在大資料方面,不少銀行已經在精準營銷、風險控制、反洗錢反欺詐等方面做 出了探索;在區塊鏈技術方面,供應鏈金融、票據業務等得到應用;在人工智慧方面,賬戶 分析、產品推送、智慧 APP 等方面都國內都有實踐;在雲端計算方面,雲端產品和服務降低了 企業成本與能耗,雲儲存提高了銀行儲存的效力。招商銀行行長田惠宇曾表示,唯一可能從 根本上改變和顛覆銀行商業模式的只會是科技。

(2)、整合風:銀行業整合 APP 資源

手機銀行 APP 是網際網路銀行最為典型的特徵,針對不同業務,銀行有面向普通客戶的手 機銀行 APP,有以電子賬戶展示為主的直銷銀行 APP,有聚焦信貸業務的借貸 APP,有理財 購物或者指定客戶的理財 APP 和校園銀行 APP。然而,不少前期上線的銀行 APP 逐漸出現 營運維護不到位、獲客能力變弱、客戶體驗變差、同質化服務嚴重等情況。因此,整合銀行 APP,成為 2019 年網際網路銀行一個顯著的特徵。我們梳理髮現,2019 年,各銀行明顯了減 少了 APP 數量,銀行 APP 的整合時代悄然來臨。

金融 APP 備案制又加速了 APP 整合的程序。2019 年 12 月 3 日,中國網際網路金融協會 召開移動金融 APP 備案管理工作試點啟動會議,首批參與試點的共有 23 家機構,其中就有 來自銀行的 16 家。APP 備案制實施後,釋出、管理、維護 APP 都將會納入到備案管理,擁 有數量眾多 APP 的各家銀行,若要完成所有 APP 的備案則需要大量人財物成本,這勢必會 在 2020 年加速各家銀行整合 APP 的決心。

(3)、虛擬風:香港與新加坡虛擬銀行牌照

按照香港金融管理局的定義,所謂的“虛擬銀行”是指主要通過網際網路或其他電子傳送渠道 提供銀行服務的公司,不開設實體分行,但其本質還是銀行,其主要業務仍以存款、貸款和 匯款為主,再附加一部分的代銷理財產品、保險和創新服務。截至 2019 年 12 月,共有 8 家 香港虛擬銀行獲得批准。

香港虛擬銀行最大的特點更易的操作性,香港地區作為金融試驗區,內地勢必成為影響 的主要範圍,內地客戶今後只需要通過虛擬銀行 APP,就可以輕鬆實現投資、理財、外匯、 股票、保險等操作交易。尤其是港股交易方面,2013 年以來,內地居民前往香港進行線上交 易的人數和交易量持續上升,虛擬銀行正式實施後,內地居民客戶可以利用虛擬銀行開展便 捷的網際網路化銀行操作,這就是虛擬銀行牌照的價值。

2.1.3. 網際網路證券:財富管理時代的全面競爭

(1)、財富管理融入網際網路證券範疇

進入 2019 年,隨著資管新規不斷推進、海外證券公司、銀行理財子公司陸續入場、保險 資管權益比例不斷提升,居民百姓財富管理需求高漲,而證券行業以經紀業務佣金和利差為 代表的傳統收入不斷下滑,積極擁抱財富管理行業成為證券公司轉型的首選。在這樣的轉型 趨勢下,券商 APP 向財富管理傾斜改造就成為證券公司轉型的“前哨陣地”。2019 年以來,多 家證券公司進行了升級換代,證券公司進入智慧交易競爭的全面競爭時代。

(2)、藉助網際網路平臺發展券商的財富管理業務

除了繼續加大對 APP 的改造外,2019 年,不少證券公司的資管部門和產品條線,積極 與網際網路財富管理平臺進行合作,實施券商行業財富管理輸出。目前,幾大主流網際網路理財 平臺均開設了券商理財專屬頻道,其中,微信騰訊理財通產品數量最多,共上線 6 家證券公 司的 17 只不同型別的產品;支付寶也有廣發資管、長江資管、海通資管 3 家券商資管公司旗 下 4 只集合資管計劃產品,業績基準(年化)在 3%-4%之間,封閉期以 16 天-92 天的中短 期產品; 京東金融中,將不同型別產品分別放在在穩健-定期精選和專業-浮動券商欄目中, 12 家券商及券商資管公司旗下的 15 只產品有銷售。

相信未來,會有更多的優質券商產品在網際網路平臺進行宣傳展示和銷售,證券公司數字 財富管理理念也會被更多投資者接受,財富管理的全面競爭也體現在財富管理產品的個性化、 多樣化、靈活化和智慧化上的競爭。

2.1.4. 網際網路保險:行業發展強勁 政策呼之欲出

根據 2019 年 10 月中國人民銀行釋出的《2018 年普惠金融指標分析報告》顯示,2018 年中國保險深度為 4.22%,比上年低 0.2%,而保險深度是指保費收入佔該地國內生產總值 (GDP)之比,反映了保險業在整個國民經濟中的地位,4.22%的保險深度不及世界平均水 平,說明了中國雖是保險大國卻仍不是保險強國,保險行業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利用網際網路技術、發展網際網路保險成為行業的共識。截止到 2019 年底,國內已經有眾安 線上、泰康線上、易安財險和安心財險 4 家專業網際網路保險公司,超過 100 家保險公司開展 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網際網路保險低成本、場景化、全天候、碎片化等優勢也吸引眾多的客戶線 上進行購買保險。2019 年上半年,共有 71 家財產保險公司開展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網際網路財 產保險保費收入共 381.53 億元,同比增加 17%。

(1)、網際網路保險上位法呼之欲出

2011 年以來,原保監會先後出臺《保險代理、經紀公司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監管辦法(試行)》 (保監發〔2011〕53 號)、《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監管暫行辦法》(保監發〔2015〕69 號)等系列 檔案,積極推進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發展。其中,五年前的《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監管暫行辦法》(以 下簡稱暫行辦法)是目前指導各網際網路保險公司實施業務的主要依據。但暫行辦法的施行期 限為 3 年,2018 年已經到期。五年後的今天,隨著網際網路金融和金融科技的發展,網際網路保 險領域出現了不少新情況、新問題,行業需要統一上位法的呼聲也越來越強。2019 年 12 月 13 日,銀保監會牽頭起草《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監管辦法(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徵求意見稿) 再次面向公眾徵詢方案。

(2)、網路互助計劃最後的瘋狂

若2018年是網路互助計劃全面發展的元年,那麼2019年則是網路互助計劃瘋狂的一年。 2019 年,除了支付寶旗下的“相互寶”成功邁入一億會員大關外,市場還有源源不斷的新加入 者,2019 年 1 月滴滴上線“點滴相互”,4 月蘇寧內測“寧互寶”,6 月“360 互助”正式上線,7 月“美團互助”上線,11 月百度“燈火互助”上線。國內網際網路公司在 2019 年基本完成了網路互 助計劃業務的佈局。目前,國內網路互助計劃主要分成四大梯隊。

然而,現有“互助計劃”經營主體依舊沒有納入保險監管範疇,2015 年以來,互助行業部 分公司開展的以“互助”名義進行集資的情況引起了監管層的警覺。原保監會在 2015 和 2016 年分別頒佈了《關於互助計劃等類保險活動的風險提示》和《關於開展以網路互助性是非法 從事保險業務專項整治工作的通知》,明確“互助計劃不是保險”,嚴格劃清互助計劃與保險產品的界限。然而互助計劃的監管一系列規定並沒有解決網路互助這個產品自身定位的問題, 互助計劃相關的監管政策仍不完備,相關承諾履行和資金安全難以有效保障,且個人資訊保 密機制不完善,發起人僅作為專案組織者不需要承擔保險賠付的法律責任,行業亂象不斷。

(3)、網際網路保險的未來

在 2020 年 1 月份的銀保監會召開的 2020 年全國銀行業保險業監督管理工作會議,加大 網際網路保險規範力度成為會議上的討論也預示著監管新一年的動態,互助計劃的亂象也會加 速監管的整治力度。2020 年初受到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影響,各保險公司傳統渠道營銷、服 務受阻,尤其是保險行業保費和業務推動主要的渠道—保險代理人模式嚴重受到疫情的影響, 網際網路服務和網際網路營銷被各保險公司高度重視,特殊環境下也倒逼傳統保險公司提升互聯 網獲客、營銷以及服務能力。實際情況上看,與疫情相關的網際網路保險產品不管是 4 家專業 網際網路保險公司,還是平安、太平等公司,都已經陸續在網際網路上開展了宣傳攻勢,避免與 陌生人接觸,線上化、無紙化、智慧化的網際網路保險被客戶與險企所共同接受。

2.2. 基於網際網路開展金融業務的機構業態:承上啟下 轉型明確

2.2.1. 網際網路支付:後寡頭時代的新格局

網際網路支付機構根據參與機構的牌照業務屬性,分為有清算業務和支付資質與無清算和 支付資質業務兩大類別。支付領域的參與主體,再根據是否具有支付資質,是否持有中國人 民銀行頒發的《支付業務許可證》,是否進行資金清算為標準,網際網路支付可以分為兩大類, 四主體。

總結 2019 年,網際網路支付行業可以歸納以下幾點:

第一,雲閃付崛起:移動支付行業兩分天下或變天

根據資料顯示,2019 年三季度支付寶在移動支付市場份額中穩居首位,佔比為 53.58%, 第二名財付通(含微信支付)為 39.53%,兩者已經佔據了移動支付市場的 93.11%。2019 年, 銀聯旗下的雲閃付成為網際網路支付行業當中最為耀眼的明星,在使用者量、APP 月活客戶等指 標,雲閃付都呈現指數級增長。截止到 2019 年 12 月 24 日,雲閃付 APP 使用者數突破 2.2 億, 雖在移動支付市場份額還不足和兩大巨頭相抗衡,但三國爭霸的時代或許在不久後,成為互 聯網支付領域的新格局。

第二,網際網路支付的強監管:整治整改與未來

2016 年 10 月《網際網路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實施方案》開啟了第三方支付領域亂象對 的整治。方案中,監管明確提出三塊治理內容:客戶備付金管理、斷直連以及無證經營。強 監管並不是沒有發展的未來,我們對監管關注的三個領域進行了全面的梳理和分析,並提出 未來的發展路徑或方式。

2.2.2. 網際網路網貸:P2P 轉型的四條路經

回顧 2019 年,網際網路網貸行業發展可謂是“日暮途窮”。根據 2019 年 11 月中國人民銀行 對外發布《中國金融穩定報告(2019)》的內容顯示:2018 年下半年以來,隨著經濟下行壓 力加大,1000 多家網路借貸平臺集中爆雷,尤其是一些風險事件,對行業聲譽造成了較大負 面影響,危及社會和金融穩定,規範此類業務發展成為廣泛共識。

2019 年,規範發展、去偽存真成為 P2P 行業的共識。但實際上從 2016 年開始,網際網路 網貸行業的風險整治就已經開始。根據銀保監的資料顯示,3 年多的治理,全國的 P2P 網路 借貸機構數量從整治開始時的 3000 多家,下降規模超過 85%,截止到 2019 年 11 月,全國 納入實時監測的在運營機構數量已降至 427 家,比 2018 年末下降 59%;借貸餘額比 2018 年末下降 49%,出借人次比 2018 年末下降 55%;行業機構數量、借貸規模及參與人數已連 續 16 個月下降。面對行業的亂象,國家層面對於網際網路網貸行業的態度也從最開始的“雙降” (交易規模、違規業務不再增加)、三降”(降餘額、降人數、降店面),再到 2019 年 10 月 份以來,央行以及銀保監領導人頻頻出面,從不同角度釋放出對 P2P 全面清退的決心。

我們認為,以 P2P 為代表的網貸行業未來,從 2020 年開始,路徑有以下四個方向:

路徑一:全面清退

全面清退成為 P2P 網際網路網貸行業最為清晰的發展軌跡。根據 2019 年 11 月 12 日銀保 監會舉行吹風會李均鋒的表態,P2P 的未來“主要目標是出清,主要方向是退出”。清退有四 層意義,第一層是平臺遭遇到暴雷(無法登陸、平臺關閉等情況)或創始人消失等,跑路式 清退;第二層是自融、龐氏騙局、非法吸儲等行為被立案調查,監管式清退;第三層是由於 平臺主體經營困難或遭遇大規模擠兌,導致無法收回本金,兌付苦難,破產式清退;第四層 是 P2P 平臺清盤或者良性退出。需要說明的是,前三層大部分都為違法違規,屬於清理型別, 最後一層屬於退出型別。

路徑二:轉型--消費金融公司

2019 年 1 月份,網際網路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P2P 網貸風險專項整治 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釋出了《關於做好網貸機構分類處置和風險防範工作的意見》,網貸平臺 轉型消費金融公司成為了一種可能。第一個案例,是網貸公司通過入股消費金融公司間接獲 得牌照資格。2019 年 10 月,玖富數科集團通過旗下子公司新疆特易數科資訊科技有限公司 入股湖北消費金融獲得當地監管批准,成為第二大股東。但實際上,玖富數科集團最大業務 依舊是 P2P 業務,截止到 2019 年 12 月,玖富數科旗下 P2P 平臺玖富普惠的借貸餘額為 435 億元,出借人 47 萬,借款人 335 萬人,是國內規模最大的 P2P 平臺,甚至排在宜人貸、人 人貸之前。第二個案例,是行業龍頭 P2P 陸金所的轉型之路。2019 年 11 月 21 日,中國銀 保監會官網釋出公告稱,同意中國平安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市籌建平安消費金 融有限公司。此次平安集團在上海籌建的消費金融有限公司,市場普遍認為,同處在上海地 區的陸金所會成為消費金融牌照最大的獲益者。

路徑三:轉型--小貸公司

2019 年 11 月 15 日,網際網路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網路借貸風險專項 整治領導小組辦公室聯合印發《關於網路借貸資訊中介機構轉型為小額貸款公司試點的指導 意見》(83 號文)成為網貸公司轉型的另一個重要制度。但小貸公司在准入門檻條件上就已 經篩掉不少網貸平臺,83 號文要求轉型單一省級區域經營的小貸公司註冊資本不低於 5000 萬元(出資形式為貨幣)、全國經營的小貸公司註冊資本不低於 10 億元(出資形式為貨幣),首 期實繳貨幣資本不低於 5 億元。同時,小貸公司首期實繳資本還應同時滿足不低於轉型時網 絡機構借貸餘額的 1/10 的要求,而符合要求的網貸平臺可謂是鳳毛麟角。

路徑四: P2P 網貸資格(備案制)試點

2016 年 8 月出臺的《網路借貸資訊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規定,P2P 業務實 行備案管理,但此後針對行業的合規檢查、專項整治等監管措施陸續推進,備案制多次延期。 2019 年 3 月,媒體傳出《網路借貸資訊中介機構有條件備案試點工作方案》顯示,監管部門 有意在 2019 年下半年在部分經濟發達地區開展試點備案工作。然而,在前文中,我們提到 2019 年 10 月份以來,央行以及銀保監領導人頻頻出面,從不同角度釋放出對 P2P 全面清退 的決心,備案制隻字未提。未來是否可以實施 P2P 網貸資格(備案制)試點,依舊存在較大 的變數。但可以確定的是,未來 P2P 網貸行業不管在哪條路徑的影響下,行業的借貸人數和 整體規模呈現下降和萎縮是唯一明確的大趨勢。

2.2.3. 現金貸:東南亞市場的退出與南亞市場的拓展

現金貸業務在國內早已經被監管關起來大門。前往新型國家經濟體,尤其是 GDP 增長 快速、人口數量多、智慧手機較為普及且負債率低的國家,成為以現金貸為代表的放貸企業 出海的首選。其中,印尼由於貸款的低違約率,加上人口眾多等因素,使得 3 年時間擁有多 達 500 家放貸企業,潘多拉鐵盒的開啟也預示風暴的到來。2019 年 2,一名印尼計程車司機 Zulfandi 因無力償還利滾利的現金貸貸款,在首都雅加達南部自殺,在自殺信中,Zulfandi 希望請 OJK(印尼金融監管機構)及當局調查、打擊設定魔鬼陷阱的網路貸款。印尼隨即展 開了風暴整治,據彭博社報道,僅在 2019 年前八個月,印尼金融服務監管局就關閉了 826 家無牌金融科技初創公司,其中就包括大量中國出海的現金貸公司。

失去了東南亞,南亞的印度則完美匹配了現金放貸的所有條件。根據尼爾森和印度互聯 網與移動協會發布的報告顯示,截至 2019 年 3 月,印度網際網路月活使用者達 4.51 億人,僅次 於中國為全球第二大網際網路市場。但與中美高達 60%以上的網際網路滲透率,印度的網際網路滲 透率僅 33.68%,甚至低於印尼的 53.03%,未來網際網路金融的發展空間巨大。相比於中國, 印度的人口結構要相對年輕,0-24 歲人口占比 45%,中國為 30%,這成為印度對中國出海群 體的第一大吸引力,小米、OPPO、一加等手機廠商紛紛進駐印度就是很好例證。而年輕群 體正是網路借貸的主力軍,在印度放貸,目前法律針對 NBFC(非銀行金融公司)的貸款年 化利率並未明確,平臺可以通過設定服務費、支付費等利息以外的費用進行獲利,也就是國 內所謂的砍頭息。因此在印度,實際貸款利率約最終可高達 100%以上。不規範或者監管缺 失往往帶著機遇,同時也帶來挑戰。

嗅覺敏銳的國內資本,諸如順為資本、原始碼資本、復興銳正資本、梅花創投等紛紛開啟 對印度網際網路金融的投資,復星投資的 Kissht 和小米、順為資本、梅花天使、分期樂等一起 投資的 KrazyBee 都是印度一流的網際網路借貸平臺。而海外放貸市場未來最大的不確定性, 一是當地不規範政策的逐步監管,而另一方面,則是海外市場消費者保護權益以及社會意識 形態的對抗,2019 年 10 月印度泰米爾納德邦一名借款者因為還不起高利貸自焚,印度或許 不久也會跟隨中國、印尼的腳步開啟新的嚴監管風暴,而落入監管的現金借貸業務,終將為 網際網路金融的發展帶來最為濃重的印記。

2.3. 新網際網路金融模式:監管約束下的星星之火

2.3.1. 數字貨幣:央行法定貨幣加速推進

(1)、央行數字貨幣概念辨識

2018 年 3 月十三屆全國人大第一次會議上,時任中國人民銀行行長的周小川對中國數字 貨幣做出了解釋和說明,中國央行發行的法定數字貨幣叫做“數字貨幣電子支付”,是數字貨幣 (Digital Currency)和電子支付工具(Electronic Payment)的合稱。數字貨幣根據發行主體 的不同,可以分為主權法定的數字貨幣、私人的數字貨幣(諸如 Facebook 的 Libra)和公有 鏈上的數字貨幣(諸如比特幣)。

(2)、中國央行數字貨幣 DC/EP 的分析

中國對數字貨幣的關注較早,自 2014 年成立數字貨幣研究小組以來,經過 6 年之久的研 發探索,中國央行法定數字貨幣 DC/EP 在 2019 年多次被不同領導和機構提及。因此,我們 認為中國極有可能在 2020 年分地區分批進行試點。

中國央行的法定數字貨幣 DC/EP,旨在替代流通中的紙幣 M0(M0 指流通中的現金), 其本質就是人民幣的數字化,DC/EP 就等於人民幣。因此,中國 DCEP 並不像目前市場上的 數字貨幣一樣具備投資屬性。

此外,DC/EP 以央行擔保並簽名發行的加密數字串的形式存在,DC/EP 包含編號、金額 (類似紙幣,編號唯一不可重複)、所有者和發行者簽名等資訊,堅持以央行在貨幣投放過程 中的中心地位,保證央行的貨幣調控職能的中心化模式。具體而言,(1)中心化的貨幣:央 行負債 DC/EP 是央行進行負債擔保,與人民幣可以 1:1 自由兌換,支援連線中央銀行,可以 支付一切債務,具有法償性。(2)雙層營運投放體系:雙層體系是指中國 DCEP 是中央人民 銀行和商業銀行這兩層的執行投放體系,上面一層是人民銀行對商業銀行,下面一層是商業 銀行或商業機構對老百姓。具體實施過程,即人民銀行先把數字貨幣兌換給銀行或商業機構, 再由這些機構兌換給福斯。面對大多數央行不願意直接向公眾提供數字貨幣服務,中國雙層 運營體系對央行既不造成過多的壓力,也能調動商業銀行的積極性。(3)100%準備金系統和 雙離線支付:DC/EP 要求金融機構保持 100%的準備金率。因此,DC/EP 將不會有任何衍生 存款或者貨幣乘數效應。此外,雙離線支付是指只要終端上有 DC/EP 的數字錢包,不需要網 絡,就能實現轉賬、支付功能。

(3)、中國發行央行數字貨幣 DC/EP 的意義

2020 年 2 月份,為了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央行調撥新鈔 40 億、對流通中 現金進行消毒並下發了《關於加強疫情防控期間現金使用安全的指導意見》。而在中國, M0 貨幣仍具有較大的流通性,即便是擁有數量眾多的銀行卡(截止到 2019 年三季度,全國共有 74.82 億張借記卡)以及眾多的第三方支付公司,截止到 2019 年 12 月 31 日,中國 M0 仍有 77200 億元貨幣供應量。現金在印刷、防偽、人員、投放以及管理等多方面進行成本付出,成本高、流通損耗大,實施 DC/EP 的好處就躍然紙上。

2.3.2. 消費金融與小貸:重獲新生 備受關注

根據原銀監會發布的《消費金融公司試點管理辦法》指出,消費金融公司是指經銀監會 批准,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設立的,不吸收公眾存款,以小額、分散為原則,為中國境內 居民個人提供以消費為目的的貸款的非銀行金融機構。根據原銀監會在《關於小額貸款公司 試點的指導意見》中對小貸公司定義:“小額貸款公司是由自然人、企業法人與其他社會組織 投資設立,不吸收公眾存款,經營小額貸款業務的有限責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

2019 年,不管是消費金融與小貸公司,都受到了持牌金融機構、網際網路公司甚至是 P2P 的追捧,兩個行業在經歷了前期探索、發展以及相對沉寂後,終於受到全面關注。究其原因, 要推進經濟的高品質發展,三架馬車中的消費板塊在國內更具前景。金融去槓桿的背景下, 網際網路網貸機構成為擁有消費金融以及小貸牌照成為生存發展的最佳選擇。以平安集團為例 子,其旗下擁有銀行、證券、信託、基金、汽車金融公司等多個持牌機構,更有陸金所 P2P 平臺,在消費金融領域具有豐富的經驗。此次獲批消費金融公司牌照,我們認為,其目的就 是對 P2P 陸金所業務進行合規轉型,這也符合當下監管的最新要求。

2.3.3. 網際網路理財:線上化、多元化、買方化

網際網路理財市場也呈現出快速發展的局面,行業具體呈現出以下特點:

第一,客戶選擇更傾向線上化交易的方式。根據安永的《2019 年全球財富管理報告》顯 示,2018 年有 41%客戶首選移動應用端購買產品,對網站、電話等第一代數字渠道的偏好已 逐步下降,此外,網際網路理財使用者規模已經超過 1.6 億人,通過網際網路方式理財的使用率也 超過 20%。

第二,眾多金融機構發力網際網路理財。除了上文提到的證券行業當下正通過多種方式步 入財富管理新時代外,2019 年網際網路理財行業一個重要的變化就是越來越多的金融機構佈局 網際網路理財行業。民營銀行、銀行理財子公司、保險資管紛紛在 2019 年佈局線上理財市場。 此為,2019 年基金買方投顧模式正式落地,目前已經有三批試點機構,包括了基金公司、銀 行、證券公司以及第三方基金銷售機構。其中,前兩批試點公司均已在 2019 年年底進行了產 品以及及時方案的上報,買方投顧投模式不侷限通過客戶資產規模收取費用,而通過諸如盈 利情況、持有期限等標準進行收費。雖然,真正意義上的類似於海外的獨立 FA(投資顧問) 買方投顧模式在中國尚未成形,但是天天、蛋卷、且慢等網際網路理財平臺正聯合各類大 V, 嘗試基金組合銷售的模式儼然成為了行業潮流趨勢。

3. 展望未來:藍圖已定 未來可期

3.1. 頂層制度:規劃藍圖定方向

最近幾年,以區塊鏈、人工 AI 智慧和 5G 等新興技術為代表的先進科技,正在重塑全球 價值鏈,代表全球經濟未來發展的方向,而科技結合金融,技術融入投資的金融科技時代方 興未艾。

2019 年 10 月,中國人民銀行印發《金融科技(FinTech)發展規劃(2019—2021 年)》 (以下簡稱“《規劃》”)。《規劃》明確提出未來三年,中國金融科技工作的指導思想、基本原 則、發展目標、重點任務和保障措施。這是中國第一份指導金融科技發展的全面規劃,其內 容豐富全面,無論是傳統金融機構、網際網路公司、金融科技初創企業還是監管部門,每一個 置身其中的單位組織,都必須將《規劃》作為企業發展的藍圖,去指導金融科技的行動規劃。 我們認為,《規劃》是跨時代意義的一項頂層制度,而網際網路金融正是進入到金融科技時代。

3.2. 行業創新:金融科技轉化落地

從 2019 年開始,金融科技從學術概念成為一個個可以實踐操作的應用。此次,我們僅展 示幾個較為突出的領域。

(1)、區塊鏈技術的全面發展

2019 年以來,區塊鏈成為金融科技細分領域中最熱的板塊。2019 年 10 月 24 日,中共 中央政治局就區塊鏈技術發展現狀和趨勢進行第十八次集體學習。要把區塊鏈作為核心技術自主創新的重要突破口,明確主攻方向,加大投入力度,著力攻克 一批關鍵核心技術,加快推動區塊鏈技術和產業創新發展。區塊鏈上升為國家戰略後,各地 政府、企業、高校積極展開行動,根據統計,截止到 2020 年 2 月底,已經有 20 多個省(自 治區、直轄市)將區塊鏈技術寫入 2020 年政府工作報告,區塊鏈已經成為發展新一輪金融科 技競爭的制高點。除了政策支援外,更多的企業也投入到區塊鏈技術的研究應用,統計顯示, 在 2012 年國內區塊鏈相關公司數量不足 300 家,而到了 2019 年 11 月份,國內區塊鏈相關 公司增長到 3 萬家左右。作為一項全新的技術,眾多企業的參與無疑會讓區塊鏈技術得到更 為廣泛的實踐。統計顯示,2019 年申請區塊鏈的專利情況相比於 2018 年,呈現出大規模的 增長。期中,阿里巴巴、平安以及騰訊(含微眾銀行)三家在區塊鏈專利申請上排名前三。

在場景應用方面,已經有不少金融機構開展了基於區塊鏈技術的嘗試,在跨境支付、跨 境貿易融資、供應鏈金融、資產證券化(ABS)、電子發票等應用場景已有專案落地,作為後 網際網路時代最具顛覆性的技術之一,其分散式、防篡改、高透明和可追溯的特點,有效的解 決金融當中的“資訊不對稱”以及非法篡改等“道德風險”,可以減少企業成本,提高效率,與 金融行業具有天然的契合性。隨著區塊鏈的價值得到廣泛的認可,越來越多的金融機構正在 提出自己的區塊鏈解決方案,相信今後金融行業會有更多的區塊鏈技術落地。

(2)、組織架構日益完善

2019 年,金融科技除了在制度規劃、應用實踐等層面碩果累累外,在金融科技實施的主 體組織架構上,也獲得了進一步的發展。2019 年,金融行業當中的銀行、證券,非金融機構 當中的網際網路企業甚至是監管機構都在 2019 年新設或籌備設立金融科技子公司,開展專業的 金融科技服務。

金融科技的發展已經從業務、應用技術等微觀層面上的產出,逐步延伸發展至戰略規劃、 組織架構、場景拓展甚至是對外服務等巨集觀層面的佈局。基於外部大環境與趨勢的影響、金 融機構內生髮展訴求的雙重驅動下,國內的金融機構,特別是商業銀行紛紛佈局設立金融科 技子公司,作為公司化運營的法人主體,利用市場化的執行機制,在商業模式、服務模式、 創新機制、人才培養、運營機制等方面進行一系列創新與嘗試。未來,銀行系金融科技子公 司的發展潮流,儼然成為了“銀行理財子公司”後最為熱門的組織機構和戰略佈局競爭領域。

3.3. 綜合展望:金融科技監管時代

面對前期網際網路金融時代的亂象不斷,在面向未來金融科技時代時,監管也不斷創新, 開啟了金融科技監管的新時代。合規科技(RegTech)和監管科技(SupTech)先後成為金 融領域的新熱詞。目前,全球監管科技仍處於初期發展階段,各國發展情況差異顯著。儘管 近年來國內外學界均對監管科技進行過定義,但是由於側重點不同,暫未形成統一口徑的官 方定義。英國金融行為監管局(Financial Conduct Authority,FCA)最早提出了監管科技的 概念,認為監管科技指金融科技公司為金融機構提供的自動化解決方案,利用新技術更有效 地解決監管合規問題,減少不斷上升的合規費用。國際金融協會(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Finance, IIF)則認為,監管科技是更加有效和高效地解決監管與合規要求而使用的新技術。 而投資教育網站 Investopedia 則從產業角度定義了監管科技企業:專門提供技術手段幫助金 融機構高效、低成本地滿足金融監管部門監管要求的科技公司。

中國政府重視監管科技的應用,並從更寬廣的視野和更高的站位定義了監管科技,將其 和防控金融風險有機結合起來。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科技委員會提出“要強化監管科技 (RegTech),積極利用大資料、人工智慧、雲端計算等技術豐富金融監管手段,提升跨行業、 跨市場交叉性金融風險的甄別、防範和化解能力”。當下,中國監管科技規章制度體系建設逐 漸完善,央行、證監會紛紛開啟了多項內容的探索。

除了在監管科技的頂層設計外,各監管主體也進行了多項監管科技產品的嘗試。2019 年, 央行、滬深交易所、證監會都紛紛開始監管科技實踐應用。諸如,央行開展的反洗錢監測分 析二代系統大資料綜合分析平臺、證監會運用大資料分析打擊內幕交易、上交所的“公司畫像” 系統平臺、深交所利用文字挖掘技術進行了初步篩查和日常提示等。當下,金融科技監管當 下正漸入佳境,具體表現在:

首先,在《金融科技(Fintech)發展規劃(2019~2021 年)》中“第五節 加大金融審慎 監管力度”裡,有多處關於監管科技的多項內容表述,諸如建立健全監管基本規則體系;加大 監管基本規則擬訂、監測分析和評估工作力度,加強監管協調性;提升穿透式監管能力、運 用現代科技手段適時動態監管線上線下國際國內的資金流向流量;建立健全創新管理機制等。 未來,我們認為,金融科技監管會有專門的管理機構(監管新設的機構,諸如 2019 年 12 月, 證監局已經試點搭建科技監管局)、專門的金融科技監督管理辦法以及制度框架。

其次,在 2018 年的網際網路金融年度報告中,我們曾經對金融科技監管的新方向--監管沙 盒展開了詳細的解讀,最後我們也寫到,“國內尚未有統一的安排與部署,建立“沙盒監管”的 模式依舊值得金融科技行業去不斷探索。”2019 年,監管沙盒正式在國內落地。2019 年 12 月 5 日,央行公開表示,支援在北京市率先開展金融科技創新監管試點。同一天,北京金融 局官網披露,北京市在全國率先啟動金融科技創新監管試點,探索構建包容審慎的中國版“沙 盒監管”。作為未來監管科技創新發展條件下可被應用的監管模式之一,監管沙盒就是一個金 融科技創新的“安全空間”,在這個安全空間內,所有金融科技創新產品和服務的監管約束會 在不同條件下進行調整(或是提高約束,或是降低引數指標),通過這樣的方式,激發金融科 技創新的活力,實現金融科技創新與有效管控風險的雙贏局面。

第三,2020 年 1 月,中國人民銀行營業管理部發布《金融科技創新監管試點應用公示 (2020 年第一批)》公告,對 6 個擬納入金融科技創新監管試點的應用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 6 個金融科技創新監管試點應用,涉及國有商業銀行、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大型城市商 業銀行、清算組織、支付機構、科技公司等多家機構,主要聚焦物聯網、大資料、人工智慧、 區塊鏈、API 等前沿技術在金融領域的應用,涵蓋數字金融等多個應用場景。但也需要注意 的是,技術始終處於無邊界(無國界)、跨越式(螺旋式)的發展中,過寬或者過鬆的監管科 技都不利於金融科技行業健康的發展。因此,與時俱進,大膽探索並回歸本源的監管科技, 才是金融科技企業、監管與全社會想看到的最終結果。

最新評論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股市週末,大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