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說新能源是一條“超車捷徑”,絕非沒有道理。起碼以近年的走勢來看。

2019年11月,特斯拉超越豐田成為了全球市值第一的汽車公司,而之後特斯拉CEO——馬斯克也成為了世界首富;2021 年初,蔚來市值一度突破千億美元,全球車企市值排名提升至前三;而哪怕是現時一款車都仍未銷售的恆大汽車,在近日市值也位居於國內車企第三。

種種,似乎無一不在說明著新能源板塊的利好,無一不展現出新能勢對新勢力“超車”的趨勢。但就在各家車企甚至其他行業企業都紛紛加入到新能源造車新勢力、搭乘這個起飛風口之時,近日,比亞迪李雲飛的一則微博卻徹底改變了“規則”。

2月18日,比亞迪品牌及公關事業部總經理李雲飛釋出了一則微博。簡言之,就是確定了最近高瓴資本對比亞迪的定增,並且表示了感謝和期望。

不過,細究之下就能發現,這次定增的意義絕不簡單。

1、轉投背後

事實上,高瓴資本對新能源的濃厚興趣,早已不新鮮。

一直以來,高瓴資本都積極佈局新能源產業鏈上游。像是認購了寧德時代的100億元股票,像是透過子公司分別定增了恩捷股份9億元和6億元。

而在整車品牌層面,高瓴資本同樣不乏動作。高瓴資本是蔚來最早的創始投資方之一,同時在小鵬汽車的B輪和C+輪融資中均有參與投資,而且在理想汽車上也通過了認購方式參與投資,數量達到334萬股。可以說,對於不少新能源品牌、特別是新勢力而言,高瓴資本都是不可缺少的重要投資方。

就此來看,高瓴資本投資比亞迪絲毫無不妥。據知情媒體瞭解到,高瓴資本原本計劃認購更多的股份,但沒有得到比亞迪的積極迴應,最終確定在2億。

但關鍵就在於,在高瓴資本認購比亞迪之前,高瓴還逐步清倉了蔚來、小鵬、理想的持股。據資料顯示,截止至2020年第三季度末,高瓴資本依然分別持有大額度的理想汽車、蔚來、小鵬的股份,但到第四季度,高瓴對這三家造車企業的持股就已經徹底清倉。

當然今天我們並非探討深奧的投資學問,但高瓴資本的這連續幾番動作,確實讓人深思。畢竟新能源大趨勢下,高瓴資本根本無需清倉蔚來、理想汽車以及小鵬,更何況,高瓴資本在這三家車企的投資上早已賺得盆滿缽滿。

那麼高瓴資本此舉,又是為何?

2、新一輪比拼

如此一來,就不得不提最近汽車行業中的一個危機——“芯慌”危機。

在度過了多方面影響的2020年車市之後,當各家都在期望2021年時,2021年伊始,海外多個車企就都紛紛表示“晶片”難關。奧迪執行長在接受採訪時表示,由於全球汽車晶片短缺,大眾汽車的生產進度已經被嚴重拖慢。而除此以外,國內外的多家汽車製造商同樣表示有如此難關。

在智慧化不斷推進的當下,汽車晶片需求問題被無限放大。據瞭解,除了最剛需ECU、ESP、ABS等晶片以外,新能源的IGBT、智慧系統等等的車身控制類晶片都處於需求大於供求的狀態。

因此高瓴資本轉投比亞迪,其實就揭露了高速發展下汽車市場的一些隱藏差距,特別是“捷徑超車”的新能源造車新勢力板塊。並且如此差距也並非只是晶片。因為在新能源領域,比亞迪相較於那些造車新勢力的區別,就是產業鏈佈局。

例如在如今的晶片上,比亞迪的優勢就十分明顯。事實上,比亞迪在IGBT晶片方面已經擁有一套完整的產業鏈,一定程度上擺脫了國外晶片限制,甚至還有餘量外供。再例如新能源汽車最關鍵的動力電池方面,比亞迪也有一套完整的動力電池系統,包括電池模組、結構系統、電氣系統、熱管理系統BMS等等。這些,都是比亞迪等傳統品牌的新能源板塊優勢。

而乘著“芯慌”危機,也預示著幾年前這個所謂的新能源“捷徑超車”,智慧化新能源領域早已進入到了更深層次的比拼——技術比拼。

畢竟投資,投的就是機遇以及未來。

從高瓴資本的投資歷程上,類似事件也早已不是第一次。例如在投資蔚來、理想汽車以及小鵬的前後,高瓴資本也清倉了在特斯拉的持股。顯而易見的原因,當時的蔚來、理想汽車以及小鵬,不論是發展空間、發展勢頭還是概念上,都要位元斯拉更有優勢。

彼時的特斯拉如此,如今的蔚來、理想以及小鵬,亦是如此。

3、機遇與危機並存

那麼對於比亞迪而言,此番轉投,到底又意味著什麼。

顯而易見,首先這是一個機遇。比亞迪在公告中表示了,此次淨募集資金主要用於四個方面——補充運營資金、償還帶息債務、研發投入以及一般企業用途。而高瓴資本2億轉投,無疑就讓比亞迪計劃進一步落地,達到原本的募資的訴求。

而且在“芯慌”危機下,高瓴資本認購比亞迪,其實也是在認購半導體。據最近諮詢來看,比亞迪在半導體上也是動作頻密。先是在國家汽車晶片“內迴圈”佈局上,比亞迪走在前頭,後是比亞迪半導體已經接受中金公司輔導,並在深圳證監局進行輔導備案,分拆上市繼續進展。所以高瓴認購,又是對比亞迪種種業務的支援。

不過同時,機遇與危機又是同時存在。從時間節點來看,比亞迪改變的一個重點,就是高階化、推出高階品牌。但要邁進高階化,比亞迪不得不需要急切解決兩大問題。

其一就是債務。按照2020年第三季度末的資料來看,比亞迪資產負債率達到了65.5%,高於寧德時代等企業,且公司有息負債也超過了550億元。高瓴資本認購雖然可以減輕債務壓力,但問題也不容小視。

其二則是高階化領域的經驗。不可否認比亞迪的技術積澱,而且比亞迪也曾推出過騰勢這樣的高階市場車型,但真正在高階領域站得腳的,比亞迪的經驗屈指可數。如此,也都賦予了比亞迪高階化的更多未知數。

4、總結

要成功,機遇和實力都缺一不可。

幾年前比亞迪的崛起,離不開新能源大趨勢以及補貼的支援;如今的受到高瓴資本等投資方的青睞,離不開比亞迪產業鏈佈局的強大;而欲要真正在未來脫穎而出,高階化成了比亞迪的核心轉變之路,只是,這一次已經沒有了外力的推動。

所以要真正落實高階化,在沒有了“大勢所趨”之後的比亞迪,需要做的確實還有很多。

14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電商行業專題報告:千團大戰深度覆盤,龍血玄黃到珠聯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