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兩市普遍下跌,主要原因還是豬肉。驚奇吧?這事又是二師兄的功勞。昨天早盤溫氏股份(300498)率先做為龍頭下跌,接下來整個板塊都快速下跌。唯一沒有達到快速下跌的估計只有……豬肉的終端的價格。原因和菠菜的觀點:
昨天商務部發言人聲稱,我們從對岸那裡按照“市場化原則”採購了相當大規模的豬肉和大豆。這個規模是多少沒有透露。為什麼沒有透露呢?因為很可能加上這個量還是有巨大缺口;國慶節前再次向市場投放凍儲豬肉1萬噸。這個量聽上去很感人,而且9月份以來這已經投放第三次了,共投放2萬噸豬肉,牛羊肉共0.5萬噸。問題同上目前的缺口有多大是個祕,如果這些投放不能滿足市場缺口依舊會是短期效果;再回到個股上,不管怎麼說溫氏的業績還是非常穩定,而且溫氏和新希望半年報業績改善較為明顯。即使這樣,曾經被北上資金追買的龍頭依舊遭到拋籌;豬肉其實是個週期問題。非洲豬瘟+環保導致攻擊突然減少,但生豬出欄又需要半年的時間,因此邏輯相對比價清晰。菠菜看了一位我們行業內的大V說豬肉缺口1000萬噸(今年一季度還看過一篇文章寫缺口可能2000萬噸),我覺得很誇張,畢竟2017年全中國產量是5544.9萬噸了,難道20%都缺了嗎?
所以,我的結論是這些誇張的數字一般都是賣方放出來的,真實的缺口不會那麼大。還有個問題,龍頭企業帶頭囤積豬肉加速了市場上的供給量不足。因此必須讓豬肉終端價格回落,那些囤積起來的肉才會流到市場中。上面計算缺口的童鞋,希望你們真的去企業看看,被囤積出來進冷庫的有多少?可以告訴你,冷庫都裝不下了。
問題還有一個,即使是豬肉價格上漲,很多中小養豬企業並未賺到真金白銀的落袋錢。那麼,豬企未來還值不值錢?我的觀點是:
不過,二師兄到時促進了我們和對岸之間的關係緩和。對於豬肉股的投資,建議等節後看看供求關係變化,下半年剛需消費還是會被一部分機構重視。不管是什麼企業,最核心的是業績是否能持續上漲?豬企主要看規模產能和供應鏈體系。在這個邏輯下,也可以看看調味品的龍頭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