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聚美優品揮別紐交所。

4月15日,聚美優品宣佈已與母公司SuperROI Global Holding Limited於2月25日簽署合併協議進行私有化,目前合併計劃已經完成,聚美優品成為母公司的全資子公司,不再是上市公司。

從昔日的“中國美妝電商第一股”到現在黯然退市,聚美的落敗,似乎折射出垂直電商在“貓狗拼”三強爭霸格局下的尷尬處境。辭別紐交所後,聚美優品又將駛向何方?

“明星”過氣

曾幾何時,陳歐一句“我為自己代言”,讓外界迅速認識了這位帥氣多金的青年“財”俊及背後的聚美優品。

那是2012年,正值聚美優品的黃金髮展期。就在這句廣告詞橫空出世的兩年前——2010年3月,陳歐與學弟戴雨森、劉輝一道,創立團美網,同年9月改名為聚美優品。“聚美優品”顧名思義,“聚”體現了團購的業態,而“美”則說明其專注美妝。

2010年正是中國電商野蠻生長之時。當年12月,噹噹登陸納斯達克,成為中國第一家完全基於線上業務、在美國上市的B2C電商。敲鐘當日,噹噹的股價一度從13.91美元翻番到29.91美元,市值高達23億美元。此後,更一度超過26億美元,足見美股對於中國本土電商的看好。

相較於噹噹,聚美亦不遑多讓,在發展過程中頻頻得到資本加持,其中,不乏真格基金、紅杉中國、泛大西洋投資等明星機構。

衝刺4年,2014年5月,聚美優品挺進紐交所,開盤價報27.25美元,較發行價22美元大漲近24%,市值達38億美元。陳歐本人更是一躍成為紐交所史上最年輕的CEO。自此,無論是陳歐本人,還是聚美優品,都達到各自發展軌跡上的高光時刻——陳歐一度被視為高顏值、高智商的創業“明星”,圈粉無數;而聚美優品更是當之無愧的明星電商公司。

不過,2014年同樣在美股上市的不止聚美,更有兩隻“猛禽”——阿里和京東。2014年,阿里於美國上市,成為彼時紐交所歷史上最大的IPO。惜時如金的多位華爾街大佬,為見上馬雲一面,光等電梯就得花40分鐘;京東亦在同年上市,年底市值341億美元,成為彼時中國市值第四的網際網路公司,BATJ的說法由此而來。

不同於阿里、京東的一路高歌凱奏,上市對於聚美而言,似乎成為其發展的分水嶺。在登陸紐交所之後不久,聚美就因造假問題遭受信任危機。雖然聚美對此表示否認,甚至喊出“假一賠一百萬”的口號,但資本市場卻做出裁決。

在上市僅7個月後,2014年年底,聚美優品股價已低於13美元,市值縮水過半。

此後聚美也陸續砍掉部分第三方業務轉為自營,並試水“極速免稅店”等新業務,但整體上依舊難挽頹勢。在自身業務發展受阻的同時,作為垂直電商的聚美還面對淘寶、京東等綜合型電商的夾擊,市場份額進一步下降。

第三方資料顯示,截至2019年第三季度,聚美優品在國內網路零售B2C的市場份額只剩0.1%。同時,聚美優品2018年年報顯示,2018年公司活躍使用者數量跌至1070萬,訂單量從2016年的6150萬猛跌至3800萬。

由此,無論是作為創業明星的陳歐,抑或明星公司的聚美,似乎都無可奈何地“過氣”了。

路在何方?

電商業務發展乏力、股價表現不佳,私有化成為聚美為數不多的道路選擇。

2016年2月,聚美優品曾提出以每股7美元將公司私有化,這一價格僅為IPO發行價22美元的三分之一,因此遭到中小股東聯合抗議。陳歐也因此一度被戲稱為“陳七塊”。2017年11月,最終,陳歐撤回了私有化要約。

今年2月25日,聚美優品宣佈私有化計劃,母公司與買方將收購聚美優品所有已發行A股,收購價為20美元/ADS。

在訊息公佈之初,部分中小股東亦如前次流露不滿,有觀點一度認為,此次私有化或難免“流產”的命運。

不過,4月9日,聚美優品買方團通過要約收購方式收購了超過4034萬股A類普通股,約佔流通中聚美優品已發行A類普通股總量的63.7%,至此,聚美優品買方團已持有上市公司約96%的投票權,正式啟動簡易合併。今日(15日),聚美正式完成私有化。

相較於2016年私有化遭遇不順,此次私有化何以較為順利地落地?

對此,有業內人士表示,面對難以提振的股價,私有化本身成為一部分股東的主觀訴求,而近期美股起浮也使得市場避險情緒高漲,而聚美私有化所給出的價格則提供了為數不多的確定性。此外,新冠疫情所引發的震盪,更使得投資者秉持現金為王、落袋為安的想法。

那麼究竟私有化之後,聚美將駛向何方?

共享充電寶是目前外界公認其發力的主要方向之一。畢竟,在聚美髮展的後半程,其在某種程度上已成為一家共享供電寶企業。

2017年,聚美優品收購街電。根據啟信寶資料,目前陳歐就擔任深圳街電科技有限公司的董事長一職。

在收購之時,外界對於共享充電寶並不看好,王思聰甚至與陳歐立下吃翔賭約。不過,在經歷早期的“多電混戰”之後,共享充電賽道基本上形成“三電一獸”的格局。

艾媒諮詢資料顯示,2019年上半年中國共享充電寶使用者份額,街電以40.5%的佔比排名行業第一。2019年年底,金沙江創投主管合夥人朱嘯虎在接受媒體採訪是也表示,共享充電寶公司的現金流比預期要好,頭部玩家基本都是盈利的,仍然是共享經濟中不錯的賽道。

同樣,在聚美所披露的財報中,充電寶業務的重要性也逐漸凸顯。目前,聚美尚未公佈2019年年報資料。而2018年年報則顯示,包含街電在內的服務與其他收入,從2017年1.8億元增至約9.3億元,在總收入的佔比從2017年3.1%增長至21.7%。

在共享充電寶領域,競爭仍舊殘酷。2019年8月,美團第三次強勢入局共享充電寶賽道;2019年12月,怪獸獲軟銀5億元C輪融資;今年1月,小電則完成B+輪億元融資。新舊年之交,新冠肺炎疫情的突襲,衝擊著線下業態,亦對共享充電寶造成極大的考驗。

不過,終究聚美已實現私有化,暫時擺脫了上市公司框架限制,更利於作出長期的決策。也有業內人士分析,聚美或將在A股或科創板上市。在此背景下,聚美能否再度出發,打造發展更為健康的多元業務?記者將保持關注。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沒人會在經濟困難時購買BTC,但仍有人在使用B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