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2019以來,P2P行業就開始熱鬧,彷彿放煙花一般,集中大規模的“爆雷”,債務人不還錢,投資者收不回錢。國家對P2P平臺的監管力度明顯加大,清退速度明顯加快,從最初的要求備案到備案試點,再到現在的納入監管試點之說,監管政策亦不斷在完善。
首先我們來分析一下P2P為什麼會被警告。究其根本,安全性是投資者最先考慮特性。P2P的模式簡單來說,就是網路借貸平臺+財務管理平臺,平臺以推出金融產品的形式,來吸引投資者購買,平臺在收到資金之後,把資金出借給需要借錢的人,從中獲取更高的利息收入。在收回借款與利息後,把利息分給投資者一部分作為收益。
這樣的模式在理論上並沒有問題,一方投錢,一方借錢,P2P作為中介機構負責運轉,保證資金鍊的流暢,那問題出在哪裡呢?
資金去向不明朗,這是影響資金安全性的首要因素。要知道,借款人還款給平臺,平臺才會把本利給到投資者。但是你的錢投給了平臺之後,借給誰了?借了多少?是借給企業還是個人?他們是否有償還能力?這些因素都導致投資者的資金存在著無法回收的風險。
P2P不能繼續投資,那目前是否有安全保本的投資新渠道?由此可見,經歷P2P爆雷,投資者已不再將收益放在第一位,“安全性”變得尤為重要。使用者開始把目光放在新型電商上,為何新型電商會受到投資者的青睞?
從最根本的安全性來看,新型電商是依託於淘寶、天貓、京東等電子商務平臺,並與支付寶合作,在風險控制與資訊稽核上都是層層把關。尤其是OK電商這個平臺,對入駐的店鋪進行嚴格的風險稽核,通過分析店鋪短、中、長期經營狀況店鋪等級等方面進行考察,並展示詳細透明的資訊。
從資金去向上看,平臺在收到使用者的資金後,將資金用於店鋪的貨品銷售以及商品運輸上,平臺會稽核相關資料並確保店鋪的銷售額以及流量合格,具有資金週轉能力。若店鋪延遲迴款,平臺將會先行墊付,把確保使用者利益放在首位。
在穩健型投資中,新型電商的確是一隻黑馬。投資者在投資時需要考慮的幾大因素,新型電商都很好的做到了,確實值得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