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此前筆者通過《中國產光刻膠發展現狀:產業結構畸形,半導體光刻膠技術差距明顯》等多篇文章,對光刻膠的型別、特性及中國產光刻膠發展現狀等做了相應的介紹,同時在《阿爾法大揭祕之一——全球光刻膠龍頭JSR究竟是一傢什麼樣的公司》中對日本光刻膠龍頭企業JSR做了簡單介紹。我們知道目前全球主要光刻膠企業以日美企業為主,2018年JSR、東京應化、羅門哈斯、信越化學和富士電子材料等五家企業的市場份額佔到87%。羅門哈斯已經被美國陶氏收購,因此日本四家光刻膠企業市場份額就佔到了72%。這篇文章將對日本JSR、東京應化、信越化學做個對比分析,同時結合國內半導體光刻膠發展現狀,簡單談下國內企業如何追趕日本光刻膠龍頭。

信越化學——靠化肥起家的全球新材料巨頭

JSR成立至今已經有半個世紀了,而在信越化學面前JSR還像個小孩子一樣,因為再過若干年,成立於1926年的信越化學就將成為一家百年企業了。

在發展階段上,信越化學經歷了如下階段:第一階段是1926年成立至1949年上市這23年間,信越化學主要以氮化物和碳化物等為主;第二階段是1949年上市至1960年,這段時間信越化學主要以矽酮、有機矽和氯鹼化工等業務為主。1960年設立聚合物株式會社標誌著第三階段的開啟,這一階段信越化學業務開始多元化,而且這些業務的不斷開展給未來信越化學成為新材料巨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期間公司開始從事高純矽、纖維素衍生物、稀土材料等。1973年信越化學設立半導體公司並開發出環氧樹脂模塑料,意味著信越化學開始涉入半導體材料領域,這算是信越化學發展的第四階段。在這一階段信越化學充分利用了全球半導體發展的良好機遇,開始走出日本,先後在美國、英國、南韓及中國臺灣等主要半導體市場,通過設立子公司、收購及參股投資等形式,將半導體材料業務延伸到海外。

信越化學1998年實現了光刻膠產品的商業化,從發展歷史來看這算是公司發展的第五階段了。之後信越化學2001年進軍光通訊器件業務,2001年開始12英寸晶圓的商業化生產,2007年開發出先進的掩膜版,公司半導體業務板塊逐漸搭建成型。

經過近100年的發展,目前信越化學形成了PVC及氯鹼化工、半導體矽、有機矽、電子功能材料、特種化工材料及製造、貿易及特種服務等六大業務板塊。

可以看出,與國內企業晶瑞股份和日本同行JSR和東京應化相比,信越化學在業務構成方面與上述企業有明顯差異。

從規模上來看,在筆者所分析的JSR、信越化學等三家日本光刻膠企業中,信越化學無疑是規模最大的。僅看信越化學的營收規模,公司2019財年便達到萬億日元的規模,而且從成長能力來看,信越化學在這三家日本光刻膠企業中是最具較穩定的成長性的。

2013財年至2018財年,信越化學淨營收由11658.2億日元增長至15940億日元,GAGR6.46%;營業利潤由1738億日元增長至4037億日元,GAGR18.36%;歸母淨利潤由1136億日元增長至3091億日元,GAGR22.16%。不過從歷年財年業績增幅來看,業績多多少少還是有些波動:

從業務營收來看,2014-2018財年間信越化學三分之一的營收來自PVC及氯鹼化工業務,也就是其起始發家的傳統業務,報告期內PVC及氯鹼化工業務營收由4526億日元增長至5242億日元,GAGR3.7%,成長性相比而言比較一般。報告期內半導體矽業務、有機矽業務和電子功能材料業務營收分別由2014財年的2300億日元、1774億日元和1835億日元增長至2018財年的3803億日元、2333億日元和2260億日元,GAGR分別為13.4%、7.1%和5.3%。收入佔比方面半導體矽業務營收佔比由2014財年的18.3%提升至2018財年的23.9%,有機矽業務和電子功能材料報告期內來來回回好幾次,但營收佔比比較穩定,均維持在14%左右。從業務成長性及未來幾年下游行業發展前景判斷,半導體矽業務依然是信越化學成長性比較高的業務:

業務盈利方面,PVC及氯鹼化工業務和半導體矽業務營業利潤規模在2018財年均超過千億日元大關,達到1065億日元和1319億日元,營業利潤佔比分別為26.4%和32.7%,兩者幾乎貢獻了60%的營業利潤,尤其是半導體矽業務營業利潤由2014財年的356億日元增長至2018財年的1319億日元,GAGR高達38.7%,業務成長性相對樂觀。傳統的PVC及氯鹼化工業務雖然論技術含量可能沒有半導體矽或電子功能材料業務高,但報告期內其GAGR達到20.7%,營業利潤佔到26%左右,依然有良好的盈利能力。

報告期內有機矽業務、電子功能材料業務和特種化學品業務分別由2014財年的334億日元、462億日元和152億日元增長至2018財年的585億日元、669億日元和266億日元,GAGR分別為15%、9.7%和15%,營業利潤規模增長較快:

東京應化——專注氯鹼三十年的光刻膠巨頭

東京應化成立於1936年,稍晚於信越化學,最初公司從事氫氧化鉀、氫氧化鈉等鹼類化工產品,後續公司陸續開始從事苄基氯等化工產品。東京應化初涉光刻膠是在1962年,公司開始量產PCB光刻膠,1968年開始生產OMR-83半導體用負性光刻膠,所以從發展歷史來看,東京應化的光刻膠歷史要早於信越化學。所以從發展歷史來看,1936-1962年算是東京應化發展的第一階段,在這近30年裡公司一直專注氯鹼化工。從1962年開始量產PCB光刻膠開始,東京應化正式從事各類光刻膠的研發、生產與銷售,比較重要的節點有:1968年生產半導體用負性光刻膠,1972年開始生產半導體用正性光刻膠,1981年投產的宇都宮工廠是第一個專業生產光刻膠的工廠。

1981年開始東京應化進入新的發展階段,這一階段主要是開始從事電子裝置裝置研發,重要的事件有:1981年開發了抗蝕劑塗布裝置,1982年開發出了PCB光刻膠塗布裝置,1985年開發了晶圓清洗裝置,1988年開發出了等離子刻蝕裝置等。在之後的幾十年裡,東京應化光刻膠和電子裝置研發兩大業務同步發展,光刻膠和裝置業務技術不斷髮展並逐漸成為上述領域的領先企業。

2000年以來東京應化先後在上海、南韓等地設立辦事處或子公司,各項業務進入海外市場,因此在2000年後的這20年來,東京應化的發展階段可以用走出日本、走向海外八個字來總結,業務上公司也逐漸形成了材料業務、高純化學品和裝置業務三大板塊,雖然業務板塊簡潔明了,但每個業務在本領域均處於當前世界領先水平。

在半導體光刻膠領域,東京應化與JSR和陶氏(羅門哈斯)是僅有的三家全部光刻膠均有能力研發並有能力量產的企業,雖然在EUV光刻膠方面,東京應化晚了JSR一步,但從公司自身實力來看,EUV光刻膠量產是遲早的事情。

業務結構上來看,與JSR和信越化學等相比,東京應化業務結構超級簡單,核心業務就材料業務和裝置業務兩大塊,其中材料業務包括了電子功能材料和高純化學品兩大塊,2018財年材料業務營收達到1026.2億日元,營收佔比達到97.5%,裝置業務營收26.6億元,營收佔比2.5%,材料業務是東京應化的主要收入來源。

不過我們看到在經歷了2016-2017財年的低谷後,2018財年東京應化裝置業務增速加快,預計2019財年營收將達到45億日元,營收佔比將提升至4%,營收增速將達到69.5%,雖然過去幾年裝置業務受行業環境影響比材料業務更大一點,但從行業發展趨勢及公司市場地位來看,未來裝置業務將成為東京應化很重要的業績增長點。

2017財年東京應化對業務進行了調整,將材料業務劃分為電子功能材料和高純化學品,裝置業務維持不變,這樣公司業務便分成了三大板塊,其中電子功能材料營收佔比55%左右,高純化學品業務營收佔比41%左右,結合三塊業務2017至2018財年的成長性,綜合來看在兩大材料業務增速較低增長情形下,未來的業績增長點還是要看裝置業務。值得注意的是與信越化學類似的是,電子功能材料業務增速兩公司都比較穩定,在已經高度壟斷的電子功能材料領域,巨頭之間還想繼續提升份額,可能要想其他辦法了。

在業務盈利方面,東京應化2017-2018財年的營業利潤分別為98.78億日元和105.05億日元,其中材料業務貢獻的營業利潤為148.68億日元和150.75億日元,裝置業務營業利潤虧損10.73億日元和8.83億日元(有內部沖銷及調整項影響),裝置業務虧損。預計2019財年公司材料業務營收1071億日元,同比增長4.4%,其中電子功能材料業務營收616億日元,同比增長4.8%,高純化學品業務營收453億日元,同比增長3.6%,裝置業務營收45億日元,同比增長69.5%。預計2019財年材料業務營業利潤146億日元,同比降低3.2%,裝置業務營業利潤減虧至1億日元。

備註:JSR2019財年結束,目前已披露了2020財年一季報;信越化學2018財年已結束,2019財年尚未有財報披露;東京日化2017年對財年進行調整,2013-2016年的資料是截止當年12月31日的資料,2017年開始以當年4月1日起至下一年3月31日截止為一個完整的財年,本文中東京應化2019財年資料為其預測資料。本文為了方便分析對東京應化財務資料做了年份上的適度調整,資料有偏差但不影響具體分析。

中國產光刻膠企業如何追趕國際巨頭?

在《中國產光刻膠發展現狀:產業結構畸形,半導體光刻膠技術差距明顯》一文中筆者已經提到,相比國外,國內光刻膠結構是畸形的,94.4%的光刻膠是PCB光刻膠,半導體光刻膠僅佔到1.6%,而且產能很有限,遠遠滿足不了國內半導體行業對光刻膠的需求,要知道當前國內對光刻膠的需求量已經超過8萬噸了。就拿國內半導體光刻膠做的最好的兩家企業來說,晶瑞股份旗下蘇州瑞紅i線光刻膠產能僅有100噸/年,北京科華g/i線光刻膠產能合計僅有500噸/年,其他深紫外光刻膠(ArF、KrF)產能僅有十噸級,而且多處於客戶驗證階段,在此情形之下,國內半導體用光刻膠嚴重依賴進口,而且主要向JSR等日本企業購買。

中國產光刻膠企業除了產能小,還有一個就是光刻膠技術與國外存在很大差別,除了g/i線可以量產外,深紫外光刻膠北京科華實現部分量產,蘇州瑞紅還處於研發及驗證階段,更別提EUV光刻膠了。中國產光刻膠企業僅能量產一部分技術已經成熟的光刻膠產品,比如PCB光刻膠中的光固化阻焊油墨、LCD觸控式螢幕光刻膠及半導體用g/i線光刻膠,高階光刻膠嚴重依賴進口:

光刻膠的產業鏈覆蓋範圍很廣,從上游的基本化工行業到精細化工,再到光刻膠製備,在核心原料、配套化學品與製備工藝方面,國內與國外巨頭還有一定差距,比如強力新材是國內少數專業從事光刻膠專用電子化學品、LCD光刻膠引發劑和半導體用光刻膠引發劑的企業,其產品覆蓋光刻膠產業鏈某一環節,但尚無能力覆蓋光刻膠核心環節。有些核心原料國內甚至還無法生產,或者剛打破國外壟斷,產能跟不上,只能進口。

比如目前在光刻膠中應用非常成熟的成膜樹脂酚醛樹脂,國內目前有能力量產的公司就是聖泉集團(830881.OC),公司2018年擁有年產10萬噸的呋喃樹脂產能和年產40萬噸的酚醛樹脂產能,擁有酚醛樹脂、呋喃樹脂和特種環氧樹脂三大具有一定競爭優勢的高效能樹脂業務,但在光刻膠用線性酚醛樹脂領域公司剛打破了國外壟斷,現有資料推測公司光刻膠用線性酚醛樹脂產量有限。相比而言,JSR、信越化學等日本巨頭已經在精細化工、高效能材料等領域沉澱了幾十年,擁有極深的技術儲備和強大的研發能力,這方面國內企業還需要更多的努力與堅持。

韓日事件爆發以來,國內相關部門、相關機構對關鍵領域關鍵材料的中國產化日益重視,目的是防止因各種內外部因素影響被"卡脖子"。而且從近些年的產業政策來看,在先進製造、先進材料等領域,相關部門已經頒佈多部相關政策,用於扶持國內企業在關鍵領域的發展,比如科技部2017年頒佈的《"十三五"先進製造技術領域科技創新專項規劃》將深紫外光刻膠列為極大規模積體電路製造裝備及成套工藝的關鍵材料;2017年發改委頒佈的《新材料關鍵技術產業化實施方案》將深紫外光刻膠列為重點發展的高階專用化學品。

總而言之,目前國內光刻膠發展現狀來看,部分領域取得較快發展,部分領域有所突破,但與日本光刻膠三巨頭相比還差距巨大。對國內光刻膠企業而言,不忘初心,砥礪前行,假以時日,還是有機會趕超日本光刻膠巨頭的。

多篇文章寫下來,對光刻膠的主要資訊也算是做了個歸納,寫作中難免有錯誤,不足之處請大家多多指正。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十一黃金週網路支付市場收穫碩果、移動支付開發的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