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的P2P行業“熱鬧非凡”,一大批平臺退出的退出,整改的整改,投資人的錢拿不回來,債務人效仿老賴就是不還錢。回想2014年開始,網際網路金融風起雲湧,“你不理財財不理你”、“這是一個股權投資的時代”...隨處可見的洗腦廣告語,讓理財這個概念進入了福斯的腦海。
就是從那時起,P2P開始興起,第一批踏足者都賺得盆滿缽滿。大概誰也想不到幾年後的今天,P2P會如此凋敝。據不完全統計,中國已有13個省份宣佈取締轄內全部P2P平臺。
P2P真的沒有任何轉型機會了嗎?
去年12月北京市網際網路金融行業協會發布《P2P試點日趨明朗部分機構將通過持牌的方式納入監管》的文章,再次給行業注入新希望,監管試點繼續有效,持牌經營成行業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
據業內人士分析,P2P行業的分類處置還將持續一段時間,如何分類,如何處置都是監管層以及廣大的機構、從業者還在思考和探索的問題。P2P風險出清是對行業的不合規業務或者不合規平臺的出清,不是對整個行業的出清,對於合規發展,有持續運營能力的平臺還在堅守,唯有不斷通過機構清盤停業、轉型實現風險出清,最後才能讓網貸行業實現良性發展。
目前的P2P行業逐漸由出清階段進入了“轉型試點”的階段,去年年末由互金整治辦和網貸整治辦共同出臺的《關於網路借貸資訊中介機構轉型為小額貸款公司試點的指導意見》(83號文),就是針對轉型網路小貸的試點方案,檔案指出:堅持機構自願和政府引導、市場化和法制化處置、堅持原則性和靈活性相結合的原則,開展網貸中介轉型小貸公司試點工作。
如此大規模的P2P整治行動,大部分投資者都持一個觀望的態度,P2P是否能夠繼續投資?只有當行業整頓完成後,才能夠視情況而定。至於平臺整改是否換湯不換藥,現在還不得而知。
趁P2P行業大洗牌的時機,一種叫做新型電商的投資模式開始興起,就如當年的P2P,一時間在行業中獨領風騷。
據悉,新型電商這個新模式是依託於淘寶、天貓等電商平臺來進行資金運轉。與P2P相比,新型電商的最大優點是資金去向明朗。使用者可以非常清楚的了解到自己的資金在投入平臺後都去向何方。反觀P2P模式,使用者無法詳細了解到自己的資金去向,這樣一來,就存在著資金無法回收的風險。在這些平臺中,使用者較喜愛度較高的是OK電商。
P2P的轉型成功與否還不得而知,行業現在狀況,投資者不如把目光移向別處,新型電商就是個不錯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