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A森 (ID:AndsonVision)
—— 預測“2021全球經濟危機”第一人
![](http://timg.juduo.cc/2021/02/b7bc51f4bcd8413299813b4331581b33.jpg)
被嚴重忽視的…..
據說,拜登的顧問最近也在積極關心晶片斷供的事宜。
確實,現在的晶片行業只能用“詭異”來形容了。
11月,ST意法半導體法國工廠去年11月份大規模罷工,導致生產停滯。
12月份,日本晶片廠商AKM起火,據說大火燃燒3天3夜,估計也是基本啥都沒剩。
2月春節期間,美國德州突發斷電,晶片廠直接吐血。
而另一邊,全球經濟出現短期復甦,大家對於電子產品一下子需求旺盛。
需求端的火爆,和供給端的暴跌,使得整個晶片行業陰雲密佈。
事實上,目前連燃水器、遊戲機等僅需要低端晶片的行業也已經被受到影響了,更不用說手機和汽車了。
全球經濟正想要在後疫情時代大幹一場之際,缺芯,就像一記重重的耳光,直接抽打了過來。
而今年還是5G換機高峰,是全球各地血拼5G基建佈局的關鍵期,因此,缺芯,就像是少油一樣,對於今年全球經濟的復甦,是一個嚴重的打擊。
馬上,拜登1.9萬億美元又要來了,這波刺激下去,市場上的消費需求又要被刺激了。
也因此,缺芯對於經濟增長的打擊,目前其實是被嚴重忽視了。
然而,這事情並不簡單!
始作俑者,是川普。
由於美國對華為的限制,華為瘋狂掃貨,導致高階晶片存貨清空,所以現在需求的晶片只能靠目前產能提供。
而在華為之後,像小米、OV等廠商也開始囤貨了,畢竟誰也無法預測自己會不會像華為一樣,被人卡住晶片呢?
於是這一下形成了“多米諾骨牌”效應,下游應用企業的大規模囤貨向上傳導,帶動整個產業鏈加強庫存,大家都開始囤貨,以前大家囤貨3個月是常態,現在都是奔著半年甚至一年的需求去囤貨了,於是市場需求一下子就放大了
而另一方面,美國對中國半導體企業的全維度打擊,又讓全球大量產能無法擴大。
因此,供需嚴重錯配下,一邊是各類商品將開啟通貨膨脹浪潮,另一邊則是斷芯對本輪經濟復甦將產生嚴重的負面影響。
——————————————
中國現在消耗的是全球每年1/3的晶片,是全球最大的晶片市場。
所以,中國經濟必然會遭受到斷芯的明顯影響,相當於中國企業的利潤都送給晶片廠了。
儘管中國是受傷最嚴重的國家,但是,其它發達國家也已經被明顯波及。
然而,在大刺激下引發的經濟繁榮,斷芯並不是阻礙經濟增長的單一原因。
事實上,近期石油價格的拉昇,已經到了令人髮指的程度。
一方面是大家需求起來了,另一方面寒潮又導致美國的油井凍僵、無法執行。
要知道,美國現在可是產油大國,因此,全球石油出現了短期明顯的需求遠大於供給的現象。
最為麻煩的是,中國是全球最大的製造業國家,石油是製造業的血液。
當油價從負數變成現在70美元附近的時候,這對於我們企業的盈利來說,是一個沉重打擊。
好不容易等來了經濟繁榮,好不容易美國人開始要消費了,錢還沒有收到,成本就直接上去了。
更麻煩的是,今年地產投資是被強行摁在地上摩擦的。
今年其它市場經濟活動開始常態化了,很多訂單又要從中國去了別的地方,因此,出口也不行了。
在這種情況下,中國經濟今年的維穩力量只有2個:
一個是製造業,一個是新基建
然而,不幸的是,油價的飆升必然使得這些產業上下游的企業倍感壓力。
這等於中國企業忙活一年,全為中東土豪、俄羅斯的權貴做貢獻了。
—————————————
從全域性維度,1月份開始,各家銀行就收緊對外貸款了。
1月最後一週,春節後的第一天,央媽也是頻頻回籠資金。
可以說,去年放水有多豪橫,今年抽水就有多無情。
目前,市場的融資利率已經明顯抬升,貸款的審批條件不斷加碼。
中小企業的融資難、融資貴稍有緩解之際,現在又要捲土重來了。
按照目前的節奏,預計今年第三季度開始,很多中小企業就要出現比較明顯的現金流的壓力。
生意不好做,借貸又很難很貴,前面一波拉行情已經引發很多東西漲價,這樣成本又上去了。
因此,中國經濟即將面臨3重打壓:
高油價 + 斷芯 + 融資利率上行
=
限制中國經濟2021年上行
然而,這三重力量目前被主流權威財經聲音全部忽視了!
大家都只看到東西漲可以進去炒一把,卻沒有整體全域性性的視野。
眼下炒作,當然是要參與。可是,沒有對未來經濟走勢更加有前瞻性的精準研判,那麼,這本身就是巨大的風險。
而伴隨著美國這波刺激即將出爐,上述三個問題還會不斷強化:
1、油價:不漲很難
2、斷芯:起碼半年內緩解無望;
3、利率上行:美國越high,我們越要穩槓桿。
這也就意味著,今年大A的隱形天花板已經出現了!
由於這三大因素打擊的是企業盈利,而目前大A核心邏輯都是炒作估值,即,認為未來盈利是可以兌現這些估值的。因此,後面部分白馬殺估值的行情,是逃無可逃的。
而眼下,我們真正可以做的事情是:
繼續享受全年最高光的賺錢視窗期,但同時也要時時刻刻緊盯市場拐點的訊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