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們現在逮到董明珠還是會糾纏她和雷軍的10億賭局,但對於董明珠來說,10億話題像條在冰箱裡放得太久的魚,她已經不屑吃;不久前她發射了新衛星:格力要招聘5000名大學生!
5000人看似不多,但董明珠發聲的背景,是家電行業一片愁雲慘霧:海信裁員一萬人,美的高管降薪30%,中國大陸家電(不含3C)零售額2020年一季度為1326億元,同比下降36%。格力也難以獨善其身,光2月份就虧損200億元。
然而董明珠就是敢喊。這一點和她同一代的營銷大師宗慶後也自嘆弗如:“我們沒有她魄力大。”
外界覺得她敢喊,董明珠自己覺得這是敢做——現在是銷售的谷底,卻是積累人力資本的良機,她這是在抄底,為格力下半年的復甦積攢力量。
無獨有偶,剛成為董小姐大老闆的高瓴資本掌門人張磊,這段時間也在四處下注,逆市而行。
2月16日,作為國內外大中型製藥企業、生物技術企業提供藥物研發、生產一站式CMC服務的凱萊英披露,高瓴資本將通過現金方式認購非公開發行股票23.11億元;3月6日,高瓴資本增持微創醫療4773.4萬股,持股比例達到6.61%;3月17日,高瓴資本參與了對石家莊君樂寶乳業有限公司的融資;3月19日,港股上市公司三生製藥釋出公告稱,高瓴通過旗下投資基金,擬購買一項貸款,並以此獲得轉換成公司股票的權利。如果轉股,高瓴將擁有三生製藥約5%的股權。
而在傳統科技創投領域,張磊也在瘋狂出擊。從3月20日到23日僅僅4天時間內,高瓴資本主導並參加了估值50億美元的小紅書E輪,以及估值超過160億元的喜茶新一輪融資。
……
和搭檔董明珠一樣,張磊領導的高瓴資本揮舞支票砸出最少幾十億人民幣時,創投圈因為對經濟形勢預判而紛紛降低投入,瑞幸打頭的中概股造假風波更是導致投資行業一片哀鴻。
然而,正像他在與黑石老闆蘇世民對話時說的那樣,張磊也用實際行動告訴市場,“當下,我認為最大的投資機會就在中國,現在就是重倉中國最好的機會”。
張磊
面對黑天鵝時相同的邏輯,也許可以說明張磊和董明珠為什麼會走到一起。巴菲特那句名言得到了他們堅定而凌厲的踐行:在他人恐懼時貪婪。
一個有趣的問題是,在日後的合作中,當他們中的某一位恐懼時,另一位會怎麼做呢?
董明珠是出了名的“鐵娘子”,而張磊說過一句未必為很多人所知的話:“投資中國不適合內心軟弱的人。”
李斌和劉強東肯定領教過張磊強硬的內心,以及手段。
張磊在2016年發表過一次演講《在中國尋找鋼鐵俠》。雖然沒有明確指出誰是中國的鋼鐵俠,但外界大都認為,張磊說的就是李斌。高瓴對蔚來的投資,據說是李斌和張磊在一起滑雪時敲定的,兩人的交情可見一斑。
2015年,高瓴資本領投蔚來1億美元A輪融資,並在C輪及C+輪繼續跟投蔚來。蔚來IPO時,高瓴持股比例達7.5%,是蔚來第三大股東。
2019年二季度,蔚來股票價格一路下跌的時候,高瓴資本還大力增持了蔚來汽車2061.85萬股,持有總股票數佔比超過12%,同時張磊還買入特斯拉66.83萬股。當時,張磊持有兩家中美新能源汽車企業股票市值超2億美元。
然而,2019年第三季度,當蔚來汽車的資金鍊越來越吃緊、李斌的日子越來越不好過的時候,張磊果斷放手,高瓴開始大幅度減持蔚來,到了第四季度,蔚來和特斯拉這兩家張磊眼中的“鋼鐵俠”,一起被高瓴資本清倉。
對於張磊的果斷與乾脆,劉強東領悟得更早。
當初劉強東想上馬自建物流,遭到內外幾乎一致反對,他找到張磊,希望融資7500萬美元,但張磊說,“這個生意如果不砸錢是看不出來行不行的,要麼不投,要投我們就投3億美元!”
像不像這一幕——雷軍提出要打一塊錢的賭,董明珠說:賭一塊錢有什麼意思?要賭就賭10億!
那時候,劉強東視張磊為恩人,而張磊則擁有了一個經典的投資案例。
2018年的明州事件,成為高瓴和京東關係的轉折點。事件爆出來之前,高瓴資本雖然在減持京東的股票,卻是屬於獲利回吐的正常操作,而且有賣有買基本保持穩定。
事情被曝光後,張磊毫不猶豫開始清盤京東股票。
資料顯示,到2018年第二季度,高瓴資本從最高持有接近1.6億股減持到2100萬股京東股票,持股比例進降低至1.45%,已經退出了京東主要股東的行列。
而在減持京東股票的同時,張磊開始不斷加倉購進阿里的股票,當年就投資過10億美元不斷重倉持有。到了2020年4月9日,最新的股票持有統計資訊顯示,高瓴資本依舊在不斷加倉阿里,而京東還是繼續減持24%。
賭桌上沒有永遠的贏家,張磊他知道什麼時候該收起籌碼,全身而退。
正是這一點把張磊和董明珠區分開來。董明珠有進無退。
強硬既是董明珠的性格,也是她的人設。至少在公開場合,沒見鐵娘子軟過。
從36歲在格力做業務經理開始,董明珠將格力從一個小工廠帶到了年營收過2000億的巨無霸,堪稱當今最優秀的企業家之一。從一個勝利走向另一個勝利,讓董明珠在格力逐漸養成了在說一不二的作風。而作為國企經理人,產權不完備,隨時可能被其他人摘桃子,使得董明珠不能卸下盔甲,露出空門。
問題是,任何人都不能保證永遠打勝仗。董明珠也不能,打敗仗沒什麼,但董明珠因為不斷勝利的說一不二,和因為缺乏感而導致的更加說一不二,在格力內部排除了一切對衝力量,註定讓她難以在最合適的時機,從本不足以影響大局的小敗局中退出。
2015年因為與雷老闆的打賭在前,董明珠宣佈格力要做手機,“分分鐘滅掉小米”。
不久後第一代格力手機面世,董明珠堅持把個人照片設成了系統內建的開機動畫。在接受採訪時她表示,開機畫面放她的照片是為了表達對消費者的尊重。
然而,現實狠狠教育了董小姐。除了針對內部員工的強制購買之外,市場銷售成績沒有突破三位數,格力手機變成了人人皆知的滑鐵盧。
董小姐當然沒死心,她認為做手機的失敗只是一次偶然。沒想到的是,偏執並堅持ALL IN投資銀隆汽車,導致了一次更大的敗局。
2016年1月在珠海人大的會上,董明珠認識了在河北開發過地產,現在又跑回珠海去搞新能源汽車的魏銀倉。董明珠當時就拍板投資銀隆汽車,哪怕魏銀倉當時並沒有引資的需求。
2016年8月18日,格力公佈了130億元收購銀隆新能源100%股權及相關定向增發的方案,在媒體會上,董明珠公開宣稱“珠海銀隆就是格力汽車”。
然而,董明珠始料未及的是,在10月30日的股東會上,以往對他言聽計從的股東們“反水”了。
一家家電製造企業要以130億的代價收購一家新能源汽車公司,後者拿掉國家補貼連年虧損,“核心技術”買自一家長期虧損、從納斯達克退市的美國企業。這種事怎麼看都不靠譜,股東們沒有同意。
董明珠發飆了。她不滿“進場沒有人鼓掌”,提高聲調提醒投資者,“你看看上市公司有哪幾個這樣給你們分紅的?我5年不給你們分紅,你們又能把我怎麼樣?”
被股東拒絕的董明珠並不甘心。
格力電器釋出終止收購公告的當日,她高調宣稱,個人攜大連萬達集團等四方與珠海銀隆簽署增資協議,共同增資30億,獲得珠海銀隆22.388%的股份。其中,董明珠個人投資約10億元。
之後,董明珠一方面不遺餘力地到處站臺,開啟銀隆的市場擴張潛力,引進大客戶以及渠道資源。另一方面,她也利用個人關係,為珠海銀隆解決了資金問題。
然而真相很快揭開,這個被董明珠推到馬上就要上市地步的銀隆汽車,居然是個“銀樣蠟槍頭”。本身技術就不過關,還借高利貸維持生計,拖欠供應商貨款,逾期未支付的貨款至少12億元。
董明珠動手更換銀隆的管理層,結果引起激烈反彈。之後,就是雙方持續很長時間的罵戰以及法律糾紛。
到目前為止,格力汽車還是一個圖紙上的夢。
就像《蘭德手冊》裡說的那樣,每一位傑出領導者不斷地挑戰更大的難題,被視為一種美德。這是他們傑出之所在,可也常常是他們走向滑鐵盧的開端。
畢竟,這樣的成功者非常固執,哪怕明知失敗也不會去改變自己。
格力的問題很明顯:缺一個能給董明珠提意見並且能讓她聽進去的人。以前朱江洪可以勝任這個角色,自從他退休之後,這個角色就一直缺位。
而張磊,現在被很多投資圈的大佬一致看好。
高瓴這一次從激烈角逐中勝出,成為各方都接受的格力電器大股東,博弈過程不得而知,不過,除了豐富的投資經驗和雄厚的實力,張磊敢於伸手,在專案進行不下去的時候自己接盤調整,應該是一個難以忽略的因素。
董明珠時代的格力堪稱輝煌,然而她今年已經66歲,離開董明珠的格力怎麼發展?或者當董明珠已經不足以驅動格力時,怎麼辦?這個問題被提上議程順理成章,不去思考這個問題才不符合常理。
在這樣的情況下,高瓴的優勢格外凸顯:百麗陷入困境,作為投資方的高瓴乾脆自己直接介入管理、用兩年的時間實現數字化對傳統企業改造,並將國際部分重新拆分上市。如果說格力存在董明珠之外的B計劃,那麼高瓴顯然是這個B計劃最佳執行者。
這就引出了另外一個有趣的問題:說一不二的團隊領袖怎樣和類似於護航者的角色相處?
當然,張磊也是一個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人。從資本的角度上看,如果一帆風順格力的盈利年年上漲,張磊躺著也能拿到分紅,何樂而不為。
為了安撫管理團隊,張磊顯得很大方。不僅承諾贈與董明珠等管理層、骨幹員工近4%的格力電器股權激勵,而且高瓴保證董事會提名由格力電器管理層主導,格力電器將處於無實際控制人的局面。
但如果格力陷入困境,以之前的經歷來看,高瓴恐怕不會袖手旁觀。
這一點,董明珠不會不清楚。
現在考慮怎麼與張磊“掰手腕”可能不太合時宜,因為董明珠正在享受高瓴帶來的紅利。
4月14日,格力電器釋出公告稱,擬以不低於30億元(含)不超過60億元回購公司股份。當前董明珠直接或間接持有格力9.64%的股權,若最終的回購比例按公司總股本的1.42%計算,董明珠在格力持股比例將達11.06%。
對於這次格力回購股票,自媒體阿爾法工廠評價道:格力電器行動邏輯更像一家外資主導的美股公司。格力用以回購股票的資金來源於中國銀行180億額度的超短期融資,考慮到當下的通脹率,格力借這筆錢幾乎約等於負利率。
除此之外,高瓴在對百麗改造過程中顯示出強大的線上能力:通過大資料對貨品安排,精益管理提升供應鏈能力,優化了整個供應鏈的通路,改變了百麗的負增長,大幅提升了盈利。而這對長於線下短於線上的格力來說,顯然正是急需的力量。
因此,現在看來,高瓴入駐格力,儘管保持低調,但已經開始在財務和渠道方面發揮作用,成為驅動格力前進的生力軍。可以肯定的是,張磊與董明珠之間,一定會發生很多的故事。
參考資料:
《高瓴資本實控人張磊:賺錢只是我們做事情的副產品》 虎嗅網 2019年10月
《高瓴資本張磊:數字轉型要讓企業家坐在C位上》 第一財經 2019年10月
《焦點分析 | 400億格力股權轉讓花落高瓴,為什麼張磊又贏了?》 36氪 2019年10月
《百麗重新上市 併購基金如何“錦上添花”?》 中國證券報 2020年1月
《董明珠:風停了再站起來》 新華網2020年4月
《董明珠:我64歲,我不要退休 》 甲方研究社 2019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