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通過淘鄉甜和螞蟻森林,和順原醋半天預售超兩萬瓶

納稅516億元,帶動上下游產業納稅2581億元,創造直接就業崗位和間接就業機會4082萬個,主動為中小企業減負250億元……這是阿里巴巴在2018年交出的企業社會責任成績單。

而談到企業社會責任,早在1979年,著名學者Carroll就給出了一個綜合性的定義,他認為企業社會責任是指,在給定的時間內社會對組織所具有的經濟、法律、倫理、慈善方面期望的總和。此概念在之後很長一段時間得到了廣泛認可。

1、阿里納稅的巨大作用

4月份,多家企業釋出了2018年度社會責任報告。交通銀行、中核集團、東方航空、京東方、恆生電子等企業均釋出了社會責任報告,也從所在行業的各個角度呈現了自己對社會責任的理解。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在網際網路企業中,阿里巴巴顯得尤為矚目,此前公佈的資料顯示,2018年阿里巴巴集團和螞蟻金服集團總計向國家納稅516億元,即每日需要交納1.4億元,成為中國網際網路企業納稅第一名。

其背後還有更重要的一點要提出來,就是去年一年,它帶動了上下游產業納稅2581億元。

從給出的資料可以看出,作為國內最大的電商平臺,阿里巴巴在踐行企業社會責任上更具有特殊性,它所體現的不僅僅是自身的履責上,而是帶動了更多企業參與其中。阿里巴巴建立起的數字生態圈已經覆蓋了尤其是在零售業、製造業、金融業等行業的方方面面,其本身具備資源、技術、資訊、使用者等先天優勢,擁有著強議價能力,這就意味著阿里巴巴在成為生態圈最大受益主體的同時也應成為最大責任主體,可以對關聯企業發揮責任示範帶動作用。

根據2018年全國各省份公佈的納稅百強企業資料顯示,大批在阿里巴巴平臺進行新零售數字化經營的企業都榜上有名,如紅蜻蜓、森馬等上榜2018年溫州市“製造業十大功勳企業”,九陽、諾貝爾、顧家家居、老闆電器等上榜杭州市納稅百強。此外,山東的海爾、海信,安徽的三隻松鼠等企業,既躋身2018年天貓雙11億元俱樂部,也是當地納稅百強。

這也是網際網路時代平臺型企業所展現的特有的商業生態,數字經濟平臺不僅創造經濟價值與社會價值,還創造生態價值,是生態友好型稅收的重要支柱。

2、阿里巴巴的“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阿里巴巴的社會責任並不僅僅是起到示範,帶動作用,因為在中國,存在著大量因數字化轉型能力不足而陷入困境的中小企業,阿里巴巴以自身的資料優勢而構建起的商業生態,利用創新性的模式、應用、技術等也在不斷助力這些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

這也是阿里巴巴對企業社會責任的另一種詮釋,即“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這其實與“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有一定的相通性。

在阿里看來:“要承擔社會責任、解決社會問題,企業才更能得到尊重。”反映在數字上就是2018年,阿里巴巴平臺創造了4082萬個就業機會,同比增長10.89%,其中包括1558萬個交易型就業機會、2524萬個帶動型就業機會。

這與近兩年各個公司不斷裁員的現象形成了鮮明對比,在中國數字化經濟轉型過程中,阿里巴巴在不斷創造新經濟增漲的同時,超4000萬的新就業機會背後折射的是阿里巴巴平臺在效應持續擴大的基礎上,對上下游產業發展所帶來的巨大推動作用,它所帶來的數字化新就業和普惠型就業豐富了社會就業生態,成為穩就業的重要支撐。

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總編輯張超文指出,當前,中國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正在加速融合,數字成為經濟轉型的重要突破口。它幫助中小企業減輕負擔,資源消耗低,創造的是“綠色”的納稅,幫助就業升級,還帶來了新增的就業。研究顯示,數字經濟每增加100個就業人口,其中就有72個是原有就業的升級,28個為新增就業。

可以這樣說,阿里巴巴以自身的數萬名員工,創造了數千萬的就業機會,這對社會來說就已經解決了一個巨大的問題,這比大肆宣傳的慈善捐款更具有社會價值。

3、喜歡金庸的馬爸爸,讓阿里成為“造風者”

從阿里巴巴的上述表現可以推斷,企業社會責任已成為優秀企業發展戰略的核心組成部分,是企業不斷造風的結果,也是不斷造風的動力,而且形成了一種創造社會價值的正向迴圈。

從帶動平臺上的商家納稅到創造就業機會,從淘寶村到快遞系統等,通過平臺、數字經濟解決了以往經濟模式下無法解決的問題,即企業利益與社會責任之間的矛盾,阿里所嘗試的就是解決這個矛盾,打造一條可持續的共同發展的路徑。

它所帶來的這種可持續的生態體系也是對企業社會責任表現形式新的探索,同時,網際網路時代也促使人們更加容易深刻了解一家企業的經營目標和價值主張。

有人看來,中國的企業家分為兩類:商人型、企業家型。

中國的絕大部分企業主屬於第一種——商人型:他們兢兢業業、努力擴大公司規模,努力令公司長大,承攬“自然”的創造就業、貢獻稅收、保護環境等公民責任。但在社會層面基本上是“三不”主義:不出頭、不發言、不承擔——前兩者很好理解,後一個則是在社會公益活動上的態度,除非對公司帶來價值,否則想讓他們踐行公益那是相當之難。

在知名的企業中,商人型的企業家最典型的代表是柳傳志——從聯想電腦退休後又搞了個投資的聯想控股,在網際網路行業馬化騰也算一個。本質上,他們都是努力賺錢的商人,當然,馬化騰近兩年來對公益事業熱心了一些,2016年宣佈在相當長的時間內捐出138億的股票。

第二類是企業家型。這樣的企業主之所以成為“家”不是因為他的企業有多大,賺了多少錢,而是基於兩點判斷:1.他領導的企業進行了多大程度的創新並引領了行業和社會,甚至在引領全球;2.他本人的思想能否為社會貢獻並引發更多的效仿與學習。其中,前者是行為和實踐層面的,即他敢於冒險、敢於站在時代的潮頭進行創新,帶給行業和社會更多的積極效應和變革;後者則是思想傳播層面,即他願意分享自己的經營思想並關於總結提升出獨具的創新思考,帶給社會獨具意義的經營思考和學習。

以這個層面來盤點中國的企業家,其實就屈指可數了。海爾的張瑞敏是一個典型,只是他更多是在踐行西方的思想理論,是一個先進思想的實踐派。華為的任正非則是另一個代表,雖然他的思想很樸素,沒有那麼多新概念,但任正非透過非正式和正式傳輸出來的經營思想啟迪了許多國內的企業。

馬雲即屬此類。不但敢於冒險和創新,在阿里巴巴之外創辦了天貓、螞蟻金服、菜鳥這樣的獨角獸,推動了多個行業的社會變革,而且不斷向社會和世界貢獻自己的思想,充當青年、中小創業者的代言人,還擔任聯合國以及多個國家的政府顧問,此外,他還擔任鄉村教師代言人、聯合國的“全球婦女代表”、美國生命科學突破獎基金會理事、全球知名慈善家,甚至還作為演員主演了攻守道宣傳中國武術文化……他作為中國的民間形象大使活躍在全球慈善的行動裡。

所以:

1.他的企業致力於成為社會的公共“設施”,或能夠極大促進社會的進步;

2.他不但願意傳播自己的經營之道,更願意作為公共的社會形象出現,承擔社會責任;

3.他不但傳播自己的社會價值觀,更致力於通過踐行慈善和公益感染更多人。

可以這樣說,對於企業社會責任的定義,也在隨著時代的變化而變化,這是一個不斷豐富進化的過程,真正說來,阿里巴巴的價值已不單單侷限於大多數企業所展現的經濟價值,它的平臺價值以及對社會的價值更多的體現了創新與榜樣作用,而在這個過程中,阿里巴巴成為了自身利益與社會經濟、價值的“造風者”。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工業網際網路迎來發展契機 這一細分領域望成牛股集中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