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近日,據參與京東赴港上市的訊息人士確認,京東已經祕密提交了上市檔案,將最快在6月在港交所上市。這意味著,國內電商巨頭的老大與老二又一次在同一資本市場相遇了,不過相對於2014年京東搶先在美股IPO上市,二次赴港上市,劉強東輸給了馬雲,京東落後了阿里。

同一行業的老大與老二之間從沒有和平,阿里與京東亦是如此。兩家公司不但在電商業務之中相互競爭,也積極進入到對方所進入的行業之中,不斷拓寬自身的護城河。同樣作為電商公司,阿里與京東的運營模式並不相同,阿里做的只是一個電商平臺,為買家與賣家提供交易服務,而京東做的是自營電商,扮演著一個賣家的角色。

但是,為了提升銷售額,與阿里競爭,京東選擇了開放平臺給第三方,允許第三方在京東電商平臺上銷售產品,這就進入了阿里的模式領域,也因此爆發了京東與阿里逼迫商家"二選一"事件。京東自建物流,提升了服務水平,阿里也爭鋒相對,拉了一大幫小弟,建立了菜鳥物流,對抗京東的自建物流。

阿里推出"雙十一"電商購物節,京東也開創"618"電商購物節;阿里推出了支付寶,京東也相應推出了京東支付;阿里推出了"河馬生鮮",京東推出了"京東到家";阿里推出了天貓超市,京東推出了京東超市等等。總之,與電商領域有關的零零總總,只要阿里推出新東西,那京東一定跟上,同樣,京東推出新東西,阿里也一樣會跟上。

而在赴美IPO上市上,阿里與京東也是如此,兩者都在2014年成功在美股上市,但是京東搶先了阿里一步。互為競爭對手的雙方,誰能率先IPO上市,就能獲得更多的資金支援,從而佔據一定的優勢。

阿里最初選擇的上市目的地是香港,但是因為其合夥人制度違反了港交所同股不同權的原則,阿里在2013年10月宣佈放棄在香港上市。阿里想要上市的訊息也觸動了京東,京東也迫切需要上市,於是其在2014年1月30日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遞交了IPO招股書。

3月16日,阿里正式宣佈已經啟動了赴美上市事宜。而這期間,京東發生了一系列大事件。3月10日,騰訊釋出公告,同意2.15億美元收購京東3.5億多股普通股股份,占上市流通前在外流通京東普通股的15%;同時騰訊還與京東簽署了電商總體戰略合作協議,騰訊將旗下的電商業務轉移給了京東。

2014年4月2日,京東集團開始分拆,具體拆分方式為京東集團下設京東商城集團、金融集團、子公司拍拍網和海外事業部。如此重大的業務調整,絲毫沒有拖累京東IPO的進度。因為京東知道,在資本市場中,如果是兩傢俱有類似業務的公司IPO,各大券商在投資配置的時候,在同類股票中選擇將有所側重,後上市的一家,將會因此而承受更大的壓力。

並且,京東明白,目前京東的體量還遠小於阿里,阿里的融資規模在160億至200億美元,若在京東前上市,會吸收掉大量資本並降低京東估值,所以京東必須趕在阿里上市之前上市。結果,京東如願以償,在2014年5月22日,京東成功在美國納斯達克交易所上市,搶在了阿里上市之前,而阿里在2014年9月20日才在美國紐交所掛牌上市。

而此次二次赴港上市,京東沒有趕在阿里之前上市,是因為京東並沒有一定要提前阿里赴港上市的需要,其願意更穩健地赴港上市。在看到了阿里成功在港上市之後,並受到了瑞幸咖啡造假事件導致中概股產生信任危機之後,京東才加快了赴港上市的步伐。所以這一次,劉強東輸了。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賽麟做局如皋跳坑!一封舉報信引爆新造車資本局丨重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