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資料支援 | 勾股大資料

阿里巴巴投資韻達,這個事終於公佈了。股權不是此前傳言的10%,而是2%。股權比例並不高,但此事的意義在於,阿里巴巴終於完成了對於四通一達快遞的投資佈局。

部分吃瓜群眾擔心,阿里要一統快遞江湖。但在筆者看來,這是個不值一駁的偽問題。且不說中國郵政、順豐、京東物流們和其他上百家中小快遞公司不答應,就連通達們也未必認可:阿里對通達們的投資平均佔股比例也就百分之十幾,在多數通達快遞裡連大股東都不是。

(圖片來源:公開資料)

真正值得咀嚼的問題是,韻達為什麼要選擇阿里?搞懂了這個問題,就搞明白了快遞物流這個行業未來的大方向。

01

最近兩個月,中國快遞行業冒出兩個不太知名的新面孔:眾郵快遞、極兔速遞。但他們背後,卻有兩個熟悉的身影:京東和拼多多。

一向以自營物流為傲的劉強東,曾經多次嘲諷以通達係為代表的加盟制快遞。但最近,京東物流卻低調推出了自己的加盟制快遞:眾郵快遞。

無獨有偶,很多拼多多的使用者發現,自己收到的快遞由一個名叫“極兔”的快遞送到。極兔速遞的創始人李傑,出自投資界隱形大佬段永平的門下。極兔的模式,同樣是加盟制。

曾經跟快遞公司中層哥們聊天,在各項經營指標中,快遞公司最在意的指標是什麼?哥們想都沒想就回答:市場份額。可以暫時不看利潤,但是無規模,毋寧死。這一點,從通達系至今都在通過價格戰搶市場也能看出來。

除了通達系以外,市面上的加盟制快遞,大大小小有幾十上百家。做加盟制快遞,在全國結網的門檻並不高,難的是如何獲得業務量。眾郵和極兔這麼受關注,原因在於,兩家快遞背後的京東和拼多多,都是巨大的快遞業務量之源。這個問題相當於上游的甲方有了嫡系公司,隨時可以把乙方換掉,換成自己的嫡系。

很多人不知道,京東非自營部分的快遞,也是通達系在承接,這佔到京東全平臺物流單量的大約一半。現在,這兩大平臺紛紛有了自己的嫡系,你猜通達系怎麼想?

筆者的意思並不是說,韻達接受阿里的投資是因為眾郵、極兔的出現。恰恰相反,二者之間並沒有直接關係。因為據說這筆投資幾個月前就已經完成,只不過持股比例沒達到披露標準,也就一直沒公佈。而那個時候,眾郵和極兔還不存在。

真正的核心點是,在物流與商流的結合越來越緊密的今天,要抓住最前沿的變革機會,必須與商流實現更深度的融合。但現在的商流,隱然出現分化之勢,你到底想抓住哪一股商流?快遞公司如果想拿到門票,不得不早做籌謀。

02

到哪裡去搞業務量?這是個老問題,十幾年前就存在。

2005年的圓通董事長喻渭蛟,每天都在為這個問題頭疼。圓通當時與韻達、中通、匯通一起,活在老大哥申通的光環之下。所有民營快遞業務量的總和,加一塊就是申通的量,其他小弟徒嘆奈何。

之後的故事很多人都知道了:喻渭蛟的老婆張小娟在淘寶上買了一件皮大衣,不料臘月十五拍下的貨,到大年三十還沒收到貨,非常生氣,嘀咕說,“這淘寶也太慢了,等得黃花菜都涼了。”

一旁的喻渭蛟一個激靈:“機會不就在眼前嘛!”正月十五,喻渭蛟就去杭州拜見馬雲。圓通其實不是唯一一家跟淘寶談合作的。只不過淘寶提出,得把快遞價格從18元降到12元,只有喻渭蛟咬牙答應了。2006年,圓通成為第一家擁抱阿里的民營快遞。

吃螃蟹的效果立竿見影。據說圓通最高峰時,曾佔有淘寶網快遞業務量的一半以上。眼瞅圓通業務蹭蹭蹭,先前責怪喻渭蛟低價攬件的其他“桐廬幫”老闆也忙不迭地偷偷往杭州淘寶總部跑。

中國快遞的歷史從此改寫,走上持續至今的高增速之路。2009年全國快遞業務量只有18.5億件,2019年這個數字是635.2億件,遠遠超過美日歐的總和。

在與阿里的股權合作方面,圓通也是跑得最快的之一。在 2015 年,獲得阿里注資後,喻渭蛟一口氣買下 15 架波音飛機,創下民營快遞史上最大規模飛機“團購”。圓通成為通達系中,唯一擁有航空機隊的,將同時段的其他桐廬幫兄弟甩開一截。

在阿里的強勢加持下,這一年的圓通迎來高光時刻:

攜手阿里巴巴、菜鳥網路,在上海舉行了國際貨運包機的跨境首航儀式,打通多條跨境快件通道,實現規模更大、時效更快的國際快件流通平臺;

首屆中國(杭州)國際快遞業大會在桐廬召開,喻渭蛟代表中國民營快遞企業在大會上作主題演講;

圓通“雙十一”、“雙十二”當日的業務量雙雙登頂,創下了行業新紀錄;

還沒到年底,喻渭蛟就向外界宣佈,圓通2015年日均件量已超千萬,市場佔有量躍居行業首位。

其他通達們一看,這樣下去怎麼得了?於是紛紛向阿里釋放股權。這個過程,是不是像極了十年前的樣子?

03

2013年出生的菜鳥網路,名字是馬雲親賜。菜鳥這個名字取得很低調,畢竟中國第一家民營快遞申通成立於1993年,比菜鳥早整整20年。

通達系和順豐已經做得這麼成熟了,為什麼還要搞個菜鳥出來?成立一個做物流的公司卻不送快遞,那能幹啥?當時很多人看不懂。

這是因為他們不了解當時淘寶面臨的最大隱患。2010年,“雙11”的包裹數量突破1000萬個,打了快遞公司一個措手不及。包裹猶如洪水一般,湧入快遞公司的各個中轉倉,反覆積壓。最後就是,一個包裹的配送時間從平常的一到兩天變為一到兩週,最長甚至是一個月。消費者和商家都怨聲載道。

由於當時做雙十一又累又賠錢,快遞公司也很煎熬,一度想打退堂鼓。據說“雙十一之父”、時任淘寶商城(即後來的天貓)負責人張勇親自上門做工作,快遞公司們才硬著頭皮表態接著幹。以至於馬雲在2011年舉行的“物流合作伙伴發展大會”上表示擔憂:“我想淘寶明年衝1萬億,但是最大的障礙就是物流。”

換句話說,淘寶能發展到多大,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通達系的快遞產能。除了通達系快遞的老闆們以外,全世界恐怕沒人比馬雲更希望通達系能飛速進步。

立志於讓中國快遞走向數字化的菜鳥,成立後搞的第一個數字化產品,是2014年推出的快遞電子面單。每一張電子面單上都有一個獨一無二的識別碼,巴槍一掃就能將快遞的資料上傳,是快遞數字化的起點。

這個產品出現後,通達系快遞們一邊豎起大拇指,一邊緊閉大門、不作迴應。原因很簡單,如果快遞面單的掌控權被別人控制,自己豈不是被人賣了還在幫忙數錢?菜鳥時任COO童文紅只好把桐廬老闆們約到太極禪院喝茶,茶會的內容很簡單,主要澄清了兩點:第一,電子面單只是一項產品工具,發單權依舊握在快遞公司手中;第二,菜鳥不會搶食快遞市場的蛋糕。

通達們這才開始推廣使用菜鳥的電子面單。抓住了這一輪技術紅利的,是通達系中的小弟中通。為了推廣電子面單,中通用了最激進的辦法。董事長賴梅鬆親自拍板,率先對使用菜鳥電子面單的商家每單補貼兩毛。2015年,中通的電子面單使用率不到10%,第二年就超過90%。

這個決定對中通搶佔市場,提升業務量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中通趁熱打鐵在全國快遞分撥中心上線自動分揀裝置,智慧分單、智慧物流也因此發展起來。原因很簡單,有了電子面單才能實現自動分揀,否則無法實現規模效益,難言賺錢。

物流數字化也為中通之後的降本提效打下基礎。中通從幾乎敬陪末座,到後來居上成為通達系榜首,淨利潤差點超過順豐,只用了4年。阿里能帶來的技術紅利,由此可見一斑。

04

快遞公司直接觸碰商流的衝動,已經有十年了。以行業龍頭順豐為例,入局便利店做嘿客、嘗試電商平臺順豐大當家、再到佈局無人貨架豐e足食,個個都是燒錢的買賣。

而通達系中通、百世的加盟制模式相對靈活,在觸碰商流的時候,相對比較簡單,比如百世鄰里、中通門店本質上還是基於快遞,在快遞的基礎上稍微做了一點疊加服務。

無論順豐還是通達,由物流上溯商流的逆行,並沒有跑出成熟的模式。反而是新興商流的出現頻率越來越快,快遞公司一步趕不上,下一輪的紅利可能就要踏空。

跨境電商早已從小眾新興業態變為準主流網購模式,新零售方興未艾,直播電商和C2M又成為焦點。十年後的商業形態會是怎樣的?暫時還沒人知道。

但2017年,阿里的曾鳴教授提過一個預言,未來五年是屬於S2b2c的。S是一個超級供應鏈平臺,大幅度提升供應端效率。b是指的一個大平臺對應萬級、十萬級甚至更高萬級的廠商小b。S賦能b,並與b一起完成針對客戶c的服務。

這個現在很少被提及的預言,正在以C2M的面孔悄悄變為現實。

淘寶C2M宣佈,未來三年將以核心數字化能力和淘寶特價版為依託,幫助1000個產業帶工廠升級為產值過億的“超級工廠”,為產業帶企業創造100億新訂單,在全國範圍內重點打造10個產值過百億的數字化產業帶叢集。

2020年初的這場意外的新冠疫情,則加速了產業帶工廠接入超級供應鏈平臺的步伐。淘寶C2M近日宣佈,已有120萬家商家,其中有41%是工廠直供店鋪,也就是說,已經有超過50萬的產業帶工廠在淘寶特價版開店。

C2M是否會成為十年後的主流供應鏈平臺模式,目前還言之過早。但其背後,用一個超級供應鏈平臺S賦能廠商小b,來服務消費者的商業本質,卻無疑與供給側改革的巨集觀背景相暗合。

這意味著,超級供應鏈平臺雖然不掌握貨物的所有權,但可以憑藉供應鏈規劃能力,使自己成為一個超級貨主,一個超級大的快遞業務量之源。對於快遞公司,這意味著什麼,不言自明。

話說到這一層,韻達為什麼選擇阿里,答案就很明顯了。

最新評論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蔣凡第二次道歉 這次是對家人和客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