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鏈之爭,恰似一場盛宴。
宴席上,老牌公鏈之王以太坊和波卡、Cosmos以及各交易所平臺公鏈代表們彼此推杯換盞,看似歲月靜好,實則暗流湧動。
眾所周知,以太坊是當之無愧的公鏈之王,伴隨著DeFi的加持,以太坊不斷鞏固自己的地位。而作為以太坊主打的“殺手級應用”,去中心化金融的邊界不斷被拓展,DeFi發展也迎來井噴式增長。但以太坊所面臨的網路擁堵、交易速度慢、Gas費高等諸多問題仍遲遲未能解決,這些問題的存在似乎也成了以太坊發展的軟肋。
DeFi專案自帶流量和熱度,吸金能力不可小覷。所以,在強大的市場紅利之下,每個人都想來分一杯羹。
自2020年下半年至今,以太坊的競爭者們如雨後春筍般興起。既有像波卡(Polkadot)、Cosmos、Nervos等這些基於跨鏈的概念公鏈;也有諸如Algorand、Tezos等一些擁抱合規監管的金融公鏈;更有諸多中心化交易平臺爭相推出的高效能公鏈。
四面楚歌之下,以太坊該如何破局?未來公鏈格局會發生怎樣的改變,是百花齊放,還是一家獨大?與此同時,持續不斷的競爭之下,去中心化金融DeFi的發展又會迎來怎樣的轉折?
DeFi火爆:超150萬用戶參與,市值近千億美元據瞭解,目前共有100多個前沿的區塊鏈專案在去中心化金融領域進行著開創性的工作。例如基於以太坊的穩定幣、DEX(去中心化交易所)、抵押借貸、投資、衍生品、支付和保險平臺等。
市值翻倍的背後自然是需求的日益增加,而這愈加證明DeFi存在的必要性。
那麼究竟有多少人參與了DeFi的狂歡呢?
DuneAnalytics統計資料顯示,截至目前,累計DeFi使用者數達147.6萬。此處統計了Uniswap/Sushiswap、Curve、Compound、Opensea、MakerDAO等各領域的代表性專案,全部是ETH生態中的DeFi專案資料。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近期,傳統中心化交易所公鏈發展也十分迅速,兩大公鏈的代表性挖礦專案也一度成為各大社群的新寵。如果算上這部分的使用者,保守估計,目前累計參與DeFi的人至少突破了150萬人。
龐大的使用者需求下,以太坊的擁堵自然而然產生。
誠如外界所說的那樣,這是不斷增長的需求和基礎設施準備不足之間存在突出矛盾。這在本質上是好事,需求旺盛遠比沒有需求好。
以太坊擁堵、Gas費高到爆炸,DeFi外溢真相了去中心化金融浪潮之下,以太坊價格一路走高。2月20日,以太坊價格突破2000美金,再度激發了人們對公鏈賽道的想象。但這一想象很快被市場澆了一盆冷水。
2月22日,整個加密市場大幅下挫。CoinMarketCap資料顯示,比特幣一度跌破4.8萬美元,當日跌幅超10%;以太坊也從近2000美元急跌至1550美元附近。而價格急劇下跌的同時,以太坊Gas費也持續飆升。Gasnow網站顯示,22日當天以太坊Gas費最高達805 Gwei,次日,Gas費更是突破1000 Gwei。
高昂的交易費用面前,使用者與基於智慧合約的應用進行互動時心力交瘁。
對於這些問題,以太坊的開發者團隊和社群自然也心知肚明。去年12月,以太坊2.0信標鏈如期啟動,但隨後以太坊便調整了計劃,從分片改成以 Rollup 二層架構為核心。顯而易見,以太坊目前底層演進的速度遠遠低於其生態發展的速度。而發展路線也時有推遲。
“以太坊上我已經裝死了,Gas費高到爆炸,隨便一筆交易動輒就是好幾百美元的Gas費,而且還要過幾天才成交。我現在都去那些交易所的公鏈上玩了,幾乎等於不要手續費,隨便玩……”一位資深的DeFi玩家對小歐表示。
其實也能理解,如果交易的成本本身超出了交易本身所帶來的價值,那這筆交易的存在就沒有意義了。在此基礎上,其他專案伺機而動,主動替自己、也替使用者尋求其它可替代性的解決方案也是趨勢所在。畢竟以太坊的誕生也是因為比特幣自身擴充套件效能的不足。
一直被模仿,難以被超越擁抱DeFi浪潮,交易所搶灘打造自身平臺的公鏈自然無可厚非。一方面是出於自身業務發展和生態佈局的訴求;另一方面,也可抓住這一波市場的紅利,維持自己行業裡的影響力和話語權。
可術業畢竟有專攻,目前市場上一些交易所為了快速搶佔市場,直接搬來以太坊的程式碼,還美其名曰自己做了創新。但節點並不對外開放、無法拜占庭容錯,實為一條“偽區塊鏈”。
畢竟,欲速則不達。
“太卡了,雖然挖到了一些,但是使用者體驗一點也不好……而且一些鏈上專案的質量太差了,什麼‘土狗專案’都往上放。”一位參與交易所公鏈挖礦的使用者在社群反饋。
使用者的反饋或許也是當下交易所平臺公鏈存在的隱患。而這個問題也似乎也和人們爭論已久的區塊鏈初心有關。眾所周知,去中心化特性是每一條公鏈所追求的終極目標。但截至目前,沒有任何一條鏈直言自己是百分之百去中心化,即便是以太坊和比特幣這樣的老牌公鏈。
雖說所謂的去中心化也是相對的,但交易所自帶的中心化基因屬性使得他們在開場就喪失了一部分與以太坊相抗衡的籌碼。
不過,小歐想說,有競爭是好事,有壓力才會有動力。以太坊發展至今,最終才成為匯聚了最多開發者和應用的公鏈之王。而今,承載了加密行業的諸多期望的以太坊,似乎也要在打破區塊鏈不可能三角之路上更加奮進。
小歐注:“不可能三角”即一個國家不可能同時實現資本流動自由,貨幣政策的獨立性和匯率的穩定性。類似的,區塊鏈行業中的“不可能三角”為:區塊鏈無法同時達到高效、去中心化、安全這三個要求。
面對競爭者們的不斷“挑釁”,以太坊和其靈魂人物V神也開始行動了。
2月19日,V神宣佈3月份第一批支援EVM的Rollup或將上線,上線之後將降低以太坊鏈99%的交易費用。這意味著從3月開始,以太坊鏈上最煩人的高GAS問題將得到解決。
公鏈格局分化,DeFi蛋糕越做越大競爭之下,我們也應當看到加密行業的發展和進步。
頭部交易平臺搶灘公鏈,無疑會給DeFi市場帶來新的活力:他們憑藉著平臺多年來的使用者積澱,一方面吸引著以太坊上的DeFi玩家的到來;一方面也刺激著忠實使用者的參與。而對於一些傳統的金融投資者,參與DeFi的渠道和路徑也越來越廣泛,這無疑會使得更多傳統的資金注入加密行業。
這對公鏈的先行者和後來者們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對於以太坊而言,DeFi蛋糕越做越大,未來勢必會注入更多的使用者和流量。當前,正好可以趁機不斷最佳化自身的效能,以迎接未來的挑戰。可對於交易平臺,一方面需要意識到,DeFi的普及仍然存在一定的技術和使用門檻,盲目複製的結果可能會遭到反噬;另一方面,即便搶先一些同行完成了使用者教育,但使用者都是逐利的,一旦有收益更高、穩定性更強的產品推出,使用者勢必會順勢而為。
目前,市場上關於公鏈未來格局的演繹也議論紛紛。在小歐看來,未來公鏈格局會根據使用者的需求發生分化。短期內,以太坊一家獨大的格局難以被撼動。交易所公鏈們的嘗試和探索也並非曇花一現,但最終是否能打造出下一代的高效能公鏈,進而解決技術限制發展的行業痛點,尚需時間去驗證。
對於DeFi使用者而言,行業發展會給使用者提供更多樣化的選擇,但無論公鏈格局發生怎麼的變化,市場會給出最優選擇。
總之,選擇權,在你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