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各大電商巨頭為了提升使用者體驗, 都不約而同地搭建起了自己的物流鏈,其中,連續虧損12年的京東物流,一直都飽受爭議。
今年3月,京東集團釋出的年度業績報告顯示:2019年京東集團全年淨收入5769億元人民幣,其中物流及其他服務收入高達234.74億,佔總收入的35.5%,京東物流竟然在一年的時間裡成為了拉動京東業績的“明星”力量。
2018年開始,京東物流就曾多次被傳出將要獨立上市的訊息,當大多人對這個目標估值近300億的物流還在保持觀望態度之時,劉強東再次出手,“眾郵快遞”浮出水面。
“眾郵快遞”是一家專注於下沉市場與經濟型商業發展的快遞公司,配送網路覆蓋全國,關注3KG以下的小件服務,將為京東、淘寶、拼多多等國內電商平臺以及微商微店、散戶等人群提供快遞服務,同時還增加了快遞代收貨款和貨到付款等增值業務,著重成為一家高性價比的快遞品牌。
有傳言說,“眾郵快遞”這個名字都是由劉強東本人來欽定的,當然,既然是傳言,那麼其真實性也有待進一步的考證。
據了解,“眾郵快遞”是由一家名為北京京東振世資訊科技有限公司所註冊,而北京京東振世資訊科技有限公司正是京東旗下的子公司,儘管京東官方並沒有對“眾郵快遞”與京東之間的關係給出答覆,但眾郵快遞則表明已經和京東的京喜展開了戰略合作。
京喜是什麼?簡而言之,京喜就是京東版的拼多多。
2019年9月19日,京喜正式上線。三個月後,官方釋出了一則成績單:京喜已經連續一個月(2019年11月18日至12月18日)日均訂單量穩超百萬。
眾郵以京喜作為起點,但又不侷限於京喜,這也很可能是,京東在擁有了京東物流之後又出現“眾郵快遞”的原因。獨立於京東,卻又不是完全的獨立。
以京喜和眾郵快遞組合模式來進行擴張,不僅增加了京喜拼購的訂單量和利潤,還可以提高供應鏈效率,降低履約成本,一舉多得。
可以說,推出眾郵快遞,也是京東與順豐特惠件以及三通一達的賽跑,同時,更是助力京喜與拼多多、聚划算的一次對決。
對此,你更看好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