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撰文@張化倩

編輯@李福來

不久前,江蘇美年大健康產業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美年健康)公佈“體檢表”,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36.41億元,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0.17億元,較上年同期下滑89.40%;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1.36億元,同比下降251.24%。

美年健康曾一路高歌猛進,市值一度被估近千億。之前的四年裡,營業收入增長率最低也有34.64%,年度扣非歸母淨利潤增速最低也有33.55%。

現在,股價從2019年4月份的最高價19.50元/股,市值723多億,減少到了10月9日收盤的12.36元/股,462多億市值,5個月蒸發掉了261億!

業績“大跳水”,股價暴跌,美年健康“病”了?

《安翰科技的謊言①|“全球首家”過度包裝術》、《安翰科技的謊言②|第一大客戶美年,不可能實現的銷售業績》、《安翰科技的謊言③|張大中隱現,核心客戶成謎》、

隱藏在安翰科技背後的金主,美年健康也隨之浮出水面。

根據擬科創板企業安翰科技在其招股書中的資訊,2016年與美年健康的業務往來收入佔到安翰科技主營業務收入的七到八成,美年集團及其旗下各大體檢門店多采購安翰科技膠囊內鏡及裝置。

6月20日,美年健康和安翰科技同時釋出澄清公告,但自6月19日起至6月27日,美年健康的股票價格依舊跌幅5.96%,市值蒸發超過30億元。①

2018年8月8日,廣州美年富海門診部在接受衛生和計劃生育局現場監督檢查中,被發現存在部分超音波報告未經醫生稽核、以其他醫生名義發報告等問題,違反了《醫療機構管理條例實施細則》、《醫療品質管理辦法》等檔案有關規定。

因此,美年健康被廣州市天河區衛生和計劃生育局立案處罰,對美年健康採取責令改正措施。

不巧的是,美年健康於次日又收到深交所罰單一張:

美年健康公司高管溫海彥,於2018年8月29日披露2018年半年度報告前的30日內,通過集中競價交易,買入公司股票1.3萬股,成交金額20.77萬元涉嫌違規。因此,深交所對溫海彥予以監管關注措施。

作為體檢行業的龍頭公司,外界聲譽受損,內部管理混亂,美年健康為何不健康?

02

病根可能要歸咎於“急速擴張”。

2015年,只有13家門店的美年健康,55億借殼江蘇三友上市,股價水漲船高從10元一路狂飆至近70元。

高溢價自然需要割肉喂狼,實控人俞熔承諾:美年大健康2015年度至2018年度,扣非歸母淨利潤分別為2.23億元、3.31億元、4.24億元和4.88億元。②

曾在房地產行業“淘金”的俞熔,因為“不在機遇期,就錯過了成為行業巨頭的機會”,遂轉型轉型醫療領域。他在多個場合表示,“美年健康要成為中國健康需求的最大入口,通過體檢行業來撬動整個大健康行業。”

為了完成業績承諾,俞熔從借殼那一刻起就註定了美年健康的發展路徑—“彎道超車”:

2016年7月,他使用1.82億現金收購新新健康,形成了1.54億的商譽,從而控制北京美兆健康體檢中心有限公司及上海美兆門診部有限公司;2018年4月,美年健康使用3.88億現金收購美因基因33%的股權從而控股該公司,該公司承諾2018年至2020年實現淨利潤4263萬元、8866萬元和12330萬元;除此以外,2016至2018年間,美年健康共花了10.81億元收購了23家公司的股權,這些公司2018年至少為美年健康帶來淨利潤1.24億元。

通過這種方式,美年健康2015年至2018年實現扣非淨利潤為2.26億、3.49億、5.02億和5.50億,累計實現扣非歸母淨利潤達到了16.27億元,完成率111%,“體檢表”上看不出任何毛病。

根據衛健委統計資料,2018年全年,公立醫院總診療人次達27.6億人次,同比提高4.0%;民營醫院4.7億人次,同比提高13.6%,消費升級後,更多人的想法從“怕生病”轉變至“防未病”,並願意為防病體檢支付。

抓住機遇,“應運而生”的美年健康,通過快速擴張,在215個核心城市佈局了400餘家體檢中心,主營的體檢業務自然賺得缽滿盈盆,俞熔也以94.7億元的身家位列2017年中國富豪榜第266位。③

但攤子鋪的越大,美年健康的問題也就接踵而至。

03

美年健康體內病毒開始“佔領高地”。

有不少網友爆料美年健康體檢誤診、漏診、服務品質差等問題:

“抽血一個簡單的事情,護士搞不定,兩個胳膊輪流抽,紮了三針,胳膊又紅又紫色,投訴無門,工作人員互相推諉”,還有網友稱“工作人員態度很差、多問一句話就不耐煩”。

去年7月29日,一篇《美年大健康:如果人死了,你就只能掙一次錢了》引爆網路。

一位自稱是美年健康前員工爆料稱:美年健康為一位腸癌晚期患者出具了身體一切正常的體檢報告,延誤患者治療;美年健康有大量體檢人員不具備從醫資格,冒用已經死亡醫生的名義違規簽發醫檢報告。

至此,美年健康的“假醫門”被捅出。

7月31日,美年健康回復深交所,自曝230家控股體檢中心中有14家因未取得《放射診療許可證》等問題受到處罰並已經完成整改。

當日,美年健康開盤大跌逾6%,截至收盤,股價為19.59元,市值蒸發了28億元。

除了讓消費者不省心,美年健康的投資者現在都可能心有餘悸。

美年健康在擴張的過程中,將更多的財力投入到銷售,而非提高核心的研發能力,導致各地的不少分店均是銷售人員比醫師數量多。我們從一組資料中就可以看出——

2017年美年健康的銷售費用為14.88億元,同比增長59.97%,銷售人員數量為8831人,員工比重佔比高於對手愛康國賓。

然而,相比鉅額的銷售費用,2017年美年健康的研發支出僅為397.53萬元。研發人員數量僅為31人,佔比為0.10%,研發投入佔營業收入僅為0.06%。

業內人士稱,美年健康屬於典型的“營銷驅動型”企業,通過營銷的方式,推出一系列套餐式服務,鼓動消費者體檢,目的就是為了賺錢。⑤

而這只是急速擴張的冰山一角,高應收、高質押、高舉債等問題開始顯現:

2016年、2017年、2018年,美年健康應收賬款為10.46億元、14.06億元及19.69億元,在總資產中的佔比分別為11.61%、11.27%及12.04%。

如此高的應收賬款自然需要計提大量的壞賬準備,如果按照1%或者5%的壞賬率,則公司去年需要計提壞賬準備1969萬元或者9845萬元。②

除此以外,美年健康多次舉債還造成現金流的問題。

截止2019年上半年,美年健康短期借款23.61億元,累計有息負債高達72.32億元。對比上市借殼時有息負債的6.3億元,翻了11倍有餘。

從資產負債率來看,資產負債率由2015年28%增長至2019年上半年的60%,如果剔除商譽的話,公司資產負債率高達85%。

為了償還債務和解決現金流的問題,美年健康實控人俞熔先生及其一致行動人,目前已累計質押6.7億股,佔其所持股份比例為69.36%。

在今年6月19日,美年健康還發布一則《關於回購公司股份的進展公告》:公司回購股份數量為107.83萬股,佔公司總股本的0.345%,合計支付的總金額為1.53億元。

不過,這一“救市”措施依舊“杯水車薪”,在過去一年多時間裡,美年健康因“不健康”的表現備受輿論聲討,已經很難重振公司股價。

企業借殼上市,立下“軍令狀”,推高股價;為完成業績承諾,購買盈利公司,移花接木。美年健康可能還沒有完成官網宣稱的“守護每個中國人的生命品質”,就已經榨乾了投資者的錢包。(完)

①:羅雪峰 汪佳蕊,《美年健康捲入安翰科技“謊言門”背後——瘋狂併購,商譽高企,頻頻違規》,發現財經網 ,2019年07年10日。

②:新浪財經,《美年健康的“體檢單”上,併購擴張後遺症觸目驚心》,2019年09月18日。

④:搜狐財經,《股價為什麼這麼低?美年健康控股股東坐不住了,拋五億元回購計劃》,2018年10月24日。

⑤:新京報,《美年健康“假醫門”背後 體檢服務毛利率超46% 》,2018年07月31日 。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中國銀行(03988.HK)將成亞洲首家使用SOFR的發債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