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時代的到來,讓我們的生活和經歷都充滿了變化,愛因斯坦告訴大家“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成長股投資就是在這種變化中尋找不變的力量,在社會變革中創造價值。
什麼是成長股投資?簡單的說,貨幣創造和科技創新造就了“成長”,歷史上的大牛股,往往都源於這兩個因素。由於利潤來自於相關數字的擴張,而全球不斷的貨幣擴張和資料擴張,也是導致股票業績不斷增長的邏輯基礎。就拿大家偏愛的典型性成長板塊——消費和科技行業來類比,一個代表了貨幣現象,一個則代表了摩爾定律帶來的資料爆炸。當然,還有很多成長行業看起來和以上所述並無關聯,比如能源和金融產業,實際上傳統能源和金融的計價也取決於貨幣擴張,而新能源的發展又是創新帶來的擴張效應。
狹義成長股主要是從一個公司的利潤或者收入增速來判斷,最近幾年由於網際網路的興起,還有一些公司的成長指標用GMV、付費使用者數、點選率等代替。如果換一個角度簡單區分成長股,就是兩類:一類是穩定成長類,這類公司以傳統產業包括消費品、金融、能源、製造業等為核心,另一類是具有爆發增長特徵的行業,比如科技中的網際網路、計算機、新能源、生命科學等,以及社會變革過程中誕生出來的服務業。如前文所述,這兩類行業的邏輯基礎不同,導致其發展速度差異巨大,摩爾定律代表著18個月計算機的效能就會翻一倍,而長期看貨幣擴張每年的增長速度最多也不會超過5%,這之間的巨大差異,也導致股票爆發力完全不同。科技公司很多是0和1的變化,這種變化也造就了過去幾年出現大量的獨角獸公司,而這些公司好像是在一夜之間長大的。
對科技公司的投資決策非常難,由於該類公司的成長來源於變化本身,需要他們能隨時應對未來的變化,以及能夠在變化過程中有清晰的定位。因此,科技公司不僅僅需要對未來進行大量的投入,還需要讓其投入非常精準,以達到領先行業的目的。這點也可以通過大量資料得到驗證,尤其是生命科技類以及以通訊技術為延伸的各個產業。與之相對應的,穩健增長類公司的研究更符合大多數投資者的認知,也能通過資料模型來構建不同風險特徵和風格的組合。
很多投資大師都寫過成長股的研究框架,有的是定性研究公司如何優秀(比如《如何選擇成長股》中的十五原則),有的是通過定量的指標來選擇合適的企業(類似成長的量化投資)。實際上,在我們認可的符合社會發展方向的成長股板塊中,拉長週期來看,成長公司的定價取決於一個核心要素:就是該公司的管理能力。
有人說,消費公司的商業模式很好,有些品牌公司可以“躺著賺錢”,尤其是福斯消費品。實際上,我們看到的結果往往是這些公司通過數十年積累所造就的。就好比兩個十年前處於同一起跑線上的公司,一家投入精力塑造品牌、培育渠道,另一家卻只注重短期效果、生產華而不實的產品,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我們看到的巨大市值差異。這不就是長期的管理積累,或者說點滴的積澱所造就的成功嗎?另外,我們看到的科技巨頭,如阿里、華為等均是管理能力出眾的企業,他們從白手起家一點一滴積累到現在,可以說這些公司的管理能力也是建立在出色的對社會變革的洞察力層面的,從一開始就堅定地用長期的眼光指引企業發展,再通過出色的執行力帶來了巨大成功。
亦如費雪心目中“最好的成長股”所具備的素質,包括領導者的成長導向,優秀的市場營銷,具備壓倒性的競爭優勢,出色的勞工關係,好的財務控制等。實際上,具備這些素質的公司就是在各方面體現出優秀管理素質的企業,可以認為管理層具備戰略眼光、銷售和財務能力出眾、薪酬制度具備競爭力,那麼這些公司的競爭優勢就能夠通過不斷地努力來保持,最後取得持久的成功。
成長公司意味著創造“超額收益”價值投資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價值迴歸的投資,公司長期價值遠遠低於市值,採用等待的方法進行價值迴歸;另一種是跟隨企業成長的投資,通過企業家創造超額價值,並不斷地通過自我驅動實現跨越後的非線性成長。中歐成長策略組的投資選擇,主要是針對第二種,跟隨企業成長,來獲取超額價值創造。
怎麼進行價值型成長投資?我們可以先思考一下股票市場到底是不是完全有效的反應了公司價值。如果我們反向思考,回顧每一段歷史就會發現,總有公司在不同的階段通過基本面的變化導致的業績增長,進而導致股價大幅度超越指數。因此,我認為整個市場隨時都是無效的,未來總有一定比例的公司能夠創造價值,並幫助投資者獲取超額收益。
看過去10年的美股,會發現它的估值體系比較平穩,不同市值的公司估值體系也差不多一致, 甚至大市值公司的估值比小市值公司的還貴。再看A 股,2017 年時估值比較高,且市值越小的股票越貴。而從去年年底開始,這些股票的估值不斷下降,到了20-30倍的區間,現在則基本和美股接近。小市值公司的估值下降幅度最快,而這正是A股從非常態進入常態的一個轉變。這就是說,A股進入了類似海外的常態,不同市值公司估值體系開始趨同,小市值公司開始出現流動性折價。
關於估值深層次的解釋,這與企業的生命週期有關。這個時候就涉及到用DCF模型模擬迴歸企業價值,對未來假設的關鍵變數指標就是價值判斷的核心。如果一個公司處在穩定的成熟生命週期狀態,其一年的回報全部作為分紅,那麼邏輯上其估值應該是股息回報率的倒數,如果再和相應的債券收益率相比較,就可以得到大致的估值體系。這時再疊加一定的風險補償,就可以得到該股票相對準確的估值。
當然,以上是一個理想狀態,股票市場很複雜,估值方法看起來會更混亂。進一步來說,反向思考的結果告訴我們,個股層面對未來的定價是不會絕對準確的。不然這麼多年過去,仍然有很多大幅超躍基準的公司存在,而這些公司多數是通過成長導向的價值創造實現的超額增長,而這正是大家通過主動投資挖掘超額收益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