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2021開年初始,自動駕駛領域便迎來了新一輪的資本熱潮。

頂級創投、產業資本、國家隊基金、外資主權基金紛紛搶灘這一未來的萬億美元賽道。地平線、文遠知行、馭勢科技、小馬智行等多家自動駕駛產業鏈相關公司迎來“開門紅”。

業內人士表示,行業融資額的增長一方面是由於流動性充裕的現狀向一級市場擴散,另一方面是隨著自動駕駛技術的發展和應用落地,行業逐漸被更多資本認可,受到網際網路巨頭和汽車龍頭的重視程度提高。

為何備受青睞?

“在自動駕駛的賽道中,資本市場已開啟了狂歡模式,無論一級市場還是二級市場。”相關投資機構人士表示。

1月初,作為打造L4級自動駕駛技術的智慧出行公司,文遠知行獲得了2億美元的B1輪融資,由宇通集團戰略領投。月中,又快速完成了B2、B3兩輪融資,B輪總融資金額達3.1億美元。目前已啟動C輪融資。

1月25日,作為一家同時面向出行和物流領域的自動駕駛公司,馭勢科技完成累計金額超10億元的新一輪融資,並獲得國開製造業轉型升級基金的戰略注資。

2月8日,面向自動駕駛打車服務的小馬智行宣佈獲得1億美元C+輪融資,意味著其完成了總額3.67億美元的C輪融資。而在過去12個月,小馬智行已完成總額近9億美元的融資。

2月9日,汽車AI晶片公司地平線公告,完成C3輪3.5億美元融資,投資方包括國投招商、中金資本旗下基金、眾為資本等機構。同時,包括長城、上汽等主機廠也陸續宣佈進行戰略投資。

2月21日,長城控股旗下自動駕駛公司毫末智行完成3億元Pre-A輪融資,用於擴大人員規模及研發投入,投資方包括首鋼、美團、高瓴資本等。

在美國,通用旗下的自動駕駛公司Cruise年初獲微軟等多家機構20億美元投資,公司值從2019年的190億美元飆升至300億美元。

總體來看,自動駕駛領域的融資一直處於持續增長階段。有機構統計資料顯示,2020年全球自動駕駛行業共發生融資事件39起,融資規模達431.62億元,較2019年增長超30%。

首先,政策的推動無疑為自動駕駛汽車的快速發展鋪平了道路。

目前,我國有超過15座城市在實際公開道路上開放測試自動駕駛以及部分全無人駕駛,超過30家公司獲得相關測試許可證。

2021年開年之際,國家工信部發布了《智慧網聯汽車道路測試與示範應用管理規範(試行)》的徵求意見稿,該草案吸收了各地已在探索的高速場景測試、示範應用等情形,表明從頂層設計層面有意積極推動自動駕駛商業化落地。

相比之前釋出的政策,新的試行規範有三大亮點:放開高速公路場景的測試與示範應用;引入互認機制,在某地取得的測試牌照可以直接在其他省使用,或者無需重複提交申請材料;正式從國家層面允許自動駕駛汽車的示範應用。

相關行業人士表示,目前來看,自動駕駛的政策已經取得了飛躍式的進展,從中央到部委到地方陸續發文明確大力支援自動駕駛的測試研發、落地應用和標準制定,可以看到趨勢是鼓舞人心的。

此外,作為國字頭背景的國汽智聯,於2020年11月釋出的智慧網聯汽車技術路線圖明確提出,到2025年,高度自動駕駛汽車首先在特定場景和限定區域實現商業化應用,並不斷擴大執行範圍。

企業加速跑

從全球來看,汽車產業正在經歷一場深刻的變革,產業鏈重構與調整,生態圈的擴大或將為資本帶來新的時間視窗。

2月24晚,沃爾沃汽車和吉利汽車共同宣佈,雙方將在保持各自現有獨立公司架構、實現戰略目標的同時,繼續拓展合作領域,在汽車電氣化、智慧化、網聯化、共享化的新四化方面深化合作,實現業務整合的最大價值。

沃爾沃汽車CEO表示,接下里將把研發重點放在高階自動駕駛的高階豪華車型上,由旗下Zenseact公司負責研發,未來將其使用於沃爾沃與吉利的車型產品中。其中,還包括此前與Waymo達成的L4級自動駕駛合作協議。

總體上,搭載L2級自動輔助駕駛功能的車型目前已進入規模化量產上市週期,部分車企正在加快推進特定場景下的L3級別以上測試驗證和量產車上市;自動駕駛初創公司也期望憑藉Robotaxi、Robobus在運營端構建L4級自動駕駛生態圈。

此外,在過去一段時間裡,包括滴滴、蘋果、百度等科技巨頭都在部署跨界造車或定製自動駕駛汽車戰略,特斯拉的鯰魚效應也正在快速推進自動駕駛產業不斷向前。

雖然小米公司暫時還處於造車立項前階段,但造車依然是當下及未來一段時間資本市場追逐的焦點話題,小米造車同樣存在一定的可能性,更多隻是時間和路徑問題。

“汽車產業已經進入到‘蘋果時代’,可以把汽車變化和當年智慧手機替代功能手機來對比。”業內人士表示,它比智慧手機顛覆功能手機的影響範圍更大,對經濟社會的改變更深刻,未來潛在的商業模式創新機會更大。

在網際網路思維的衝擊下,從傳統的一次性買賣進階到以更多服務、軟體、資料為樞紐,與使用者形成黏度更高、可持續連線的經營思路,無疑為新造車帶來了更多的利潤和想象空間,也為資本市場帶來了更多的投資機會。

同時,中國還在積極推動5G/V2X等基礎設施的建設,截至去年底,我國5G基站建成超70萬個,全球佔比超70%,在全球擁有較強的先發優勢。

不過,產業“卡脖子”問題也依然需要高度關注。中國自動駕駛產業也亟需自主可控、開源開放的汽車作業系統、晶片以及計算平臺等核心關鍵技術的突破。

近日,國內GPU晶片設計公司“摩爾執行緒”宣佈完成共計數十億元的兩輪融資,小馬智行便是其中的投資方之一,其GPU產品線覆蓋通用圖形計算和高效能計算。

而隨著智慧網聯汽車的發展,一系列新的安全性問題需儘早謀劃和預防。完善車聯網基礎設施也需要時間,配合與時俱進的法律法規。

2021,自動駕駛依舊會有更為夢幻的可能性。

7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三大市場逆勢三位數增長!新能源汽車拉開高增長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