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張振新去世的訊息,又一次將P2P推上了風口浪尖。

2018年P2P行業地震後,餘震至今依然持續著。

很不幸的是,我也是18年中雷的投資者之一,但萬幸的是,我雷掉的資金還在可接受的範圍內。

我一直對P2P避而遠之,出事之後有個朋友疑惑地問我“你學商科,平常也了解過很多,一直很謹慎,為什麼會中這樣的雷呢?"

這個問題,剛好也可以問我的一個朋友——他CFA持證,做量化交易,靠期權和外匯這兩個金融領域裡極為複雜的產品起家,達到了財富自由——但他也中了雷。

如果要說原因,大概是過於信任人了,而人恰恰是最不可靠的。還好風控意識都還算可以,所以虧損金額都不大。但機緣巧合剛好在這段期間也聽到了很多奇葩的操作。

投資踩雷是最差結果?有可能這只是不幸的開始。

這是一種最常見的平臺套路。有的地方叫忠粉值、有的地方叫加速任務等等,有的地方甚至變種為“催收費用”,但本質上都差不多。

這種模式簡單概括就是:你原來的錢拿不出來了(或者很慢),但是如果你投更多的錢進平臺,平臺可以優先還你錢,而新投入的錢會照常還你。

這就像一個欠你錢不還的人,和你說:“你借我多一點錢我就把之前的錢還你。”

正常人都不會信這種話,但換個名字換個形式,新瓶裝舊酒,就很多人信了,認為這是平臺正常運營需要的。

我們不妨分析一下,平臺可能的資金操作是怎麼樣的。

首先平臺已經不守約還錢了,說明現金流不足了,那麼你加大投入後加速回來的錢,來自哪裡呢?有三種可能:

再次投入資金後給平臺帶來的收益;截流其他人的回款;下一個投資人投入的錢。

第一種,乍看起來是挺合理的。但不妨想一想,如果平臺的業務還能繼續盈利並維持下去,那麼平臺為什麼還會出事呢?更不用說很多平臺是按照以前資金的百分比償付的,算上成本壞賬等因素,利潤年化起碼也得到40%以上——這幾乎是不可能i持續的。

第二種,先投資的那部分人確實能夠通過拿別人的錢優先回款,但在這樣一家截流的平臺繼續投資無非是火中取栗。

第三種不用多說,就是典型的龐氏騙局了。

所以,追加投資就是件風險極大得不償失的事。

02 拖延

時間是消磨人最好的方法之一,在拖延這件事上,廣大暴雷平臺可謂是別出心裁。

他們通常有幾種拖延方式:

分期回款。這種最常見了,將你拿不出來的錢分期成三年五年再給你,它的重點在於“還一點錢”——在東窗事發後的一段時間裡守約和堅持還錢,然後幾個月後再通過各種套路不還錢,但經過幾個月的消磨之後,幾個月後投資人已經幾乎沒了耐心了。除了分期回款以外,也有一些平臺是用補逾期利息的方式(反正補幾個月就不補了唄),它能用極低的成本來防止你有什麼對平臺不利的行為;拉長服務期。比如系統要維護,不能提現了;標的轉讓要申請等等,反正什麼流程都需要消耗幾個工作日,整套流程下來耐心的人就沒剩幾個了。

但往往你知道平臺在拖延,也拿他束手無策,畢竟“欠錢的人是大爺”啊。

03 分化投資者

來自天南地北的投資人,恐怕是最難團結的一個團體了,只要顧幾個人就很容易分化。

最常見的分化方式就是“扣帽子”。

但凡說些平臺不好的——你就是老賴,不然你為什麼說平臺不好,倒了對你有好處嗎?

於是真正反抗的投資人就會被其他易煽動的投資人打壓下去。這招百試百靈,你在各個群裡都見得到。

此外,“找代表談判”幾乎是最合理的處理方式,因為投資人通常範圍很廣,動輒成千上萬,所以幾千人一起談條件是不可能的。但找了代表就好辦了,代表談判時平臺還這幾個人錢收買就可以了——甚至不用收買,放點類似的訊息出去,投資人就會自己內鬥了。

投資大的覺得投資小的沒有代表性;北方的不能代表南方的;有人要求每月償還,有人要求一次償還,有人要求連本帶利——幾乎不可能達成一致。

所以這樣一盤“散沙”,常常面對惡人也束手無策。而有時惡人也隱藏在好人中,有時好人惡人並沒有分界。

04 寫在最後

以上這些,或多或少都是我自己經歷過的。遺憾的是,除了寄託於運氣以外,確實沒有什麼更好的方法去很好地處理這些事。

我認識一箇中年事業有成的人,她孩子去年高中畢業了,她當時一臉後悔地和我說“終於他長大成人,暑假本來是一家人都如釋重負,開開心心的日子,但是我卻虧了好多錢,都沒心情和家人去玩了。”

這也是很多人的縮影。

P2P是我長久以來都不建議人碰的東西,可惜因為一些原因選擇相信了朋友的推薦。所幸我沒有投太多資金,所以基本也是想起來了才上去相關社群和app看一眼最近發生了什麼事情而已。

看到很多因為沉沒成本還在上當受騙的人,於是寫下這些文字。以前在其它平臺或多或少寫過一兩篇類似的文章,但這大概是我最後一次談這個話題了。

雖然我不相信“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說法,但看到那麼多被坑的投資者,還是希望勤懇勞作的人都能有好的結果,而坑蒙拐騙終將受到懲治。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擴大生產計劃!三星電子考慮對西安工廠加大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