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每次美團點評的股價創新高時,網際網路圈都會冒出一波“BAT變ATM”的風聲,想要印證4年前馬雲關於“中國網際網路三強格局”的那條預言中的M是此而非彼(螞蟻金服或小米)。

但每一次,美團點評的後續表現都使吃瓜群眾大為失望。無論是經營狀況,股價走勢,多有反覆,表明它遠未迎來真正的曙光。

2019年這個國慶,美團點評股價再次走強。截至10月9日下午收盤,這家網際網路巨頭的股價為89.45港元,市值5188億港元(約合661億美元),僅次於阿里巴巴(約4382億美元)和騰訊(約3940億美元),讓美團從京東、拼多多、百度、網易構成的中國網際網路第二梯隊中脫穎而出,完美躋身國內第三大網際網路巨頭。

這一價格比美團點評今年1月40.25港元的低點高出122.2%,如果按11.4%的持股比例計算,王興的身家從9月30日的529.6億港元飆升至10月9日的591.4億港元。

這說明什麼?只過了一個國慶假期,你天天叫外賣把自己吃胖,但讓王興的身家暴漲了超過61億港元。

線上營銷成新增長點 阿里的狙擊未奏效

阿里巴巴2018年5月並表餓了麼,10月成立本地生活服務公司,12月口碑納入合併報表。財報也隨即產生新的變化,自2019財年起(2018年4月),“本地生活服務”(Local consumer services)在阿里巴巴財報正式登場。

由於本地生活服務所涉及的業務和美團高度重合,阿里單獨列出“本地生活服務“的目的或許是為了打壓當時即將登陸資本市場的對手(美團2018年9月上市),方便投資人直接對比美團財報。在其原先構想中,一旦餓了麼披露出強勁的增長資料,勢必會對美團的高估值造成衝擊。(如果上述猜測成立的話,飛豬、哈囉單車等可能都會在將來併入本地生活服務)

2018年11月,餓了麼新零售業務負責人熊斌在接受訪問時說:“這時候拿多少錢去打它(美團)都是非常划算的。餓了麼之前在新零售的投入其實不太大,因為對手是一家上市公司,它這半年的日子其實很難過,你要麼要利潤,要麼要市場,你要利潤我就打你市場,你要市場我就打你利潤”。

當時餓了麼的投入確實很大,先是針對使用者的夏季攻勢,補貼高達30億,然後是2019年年初支援商家的暖冬計劃。但實際效果並不理想,美團既沒有掉市場份額也沒有掉利潤。

多家機構的資料表明,美團的市場份額在擴大。

DCCI的《網路外賣服務市場發展研究報告(2019Q1)》顯示,在2019年第一季度,美團外賣市場份額達到64.6%,餓了麼/餓了麼星選合計份額為33.9%。去年8月,雙方的市場份額分別為63.3%和35.3%。

Trustdata的資料也展示類似結果,其《2019年上半年中國外賣行業發展分析報告》顯示,美團外賣市場份額在2季度進一步擴大至65.1%,較去年同期上漲6.1個百分點。餓了麼和星選合計的市場份額則從39%下跌至32.8%。

來源:Trustdata《2019年上半年中國外賣行業發展分析報告》

美團外賣市場份額的增長並不是以犧牲利潤為代價,這是其股價得到資本市場認可的重要原因。財報顯示,2019Q2美團外賣業務實現經調整經營溢利,毛利率達到創新高的22.3%,比去年同期上升6.5個百分點;變現率也從去年2季度的13.1%提高至13.8%。

來源:美團財報

一般來說,變現率的提升意味著商家負擔的增加,這本應會促使商家離開平臺,導致市場份額下跌,也就是熊斌所說的,美團只能在利潤和市場之間選擇一個。

但事實證明美團很好地在兩者之間找到了平衡,商家並沒有大規模撤離。2季度平臺活躍商家規模達到590萬(不完全是餐飲外賣商家),比去年同期增加80萬,市場份額也因此穩步提升。

熊斌判斷錯誤,很重要的原因在於推動變現率提升的並非佣金上調,而是線上營銷服務(廣告)收入的增長。

2季度,美團線上營銷服務實現營收36.3億元,同比增長73%,遠高於39.2%的佣金增速。財報披露,基於對餐飲外賣行業的了解,美團開發了創新的線上營銷服務產品,幫助商家增加對潛在消費者的曝光度及提高他們的營銷效率,進而獲得了更多餐飲外賣商家的青睞。

換句話說,外賣業務變現率的提高源自美團對服務的持續優化,為商家創造更多價值,而非簡單粗暴的提高抽成。美團也因此解決了市場份額和利潤間的取捨問題。

美團的外賣領跑優勢或持續擴大

9月23-24日,阿里巴巴2019年投資者日上,阿里官方首次披露了餓了麼口碑的使用者規模等資料。截至到2019月6月,餓了麼口碑年度活躍使用者2.45億;過去12個月的本地生活服務GMV同比增長40%。

上圖顯示,截止到2018年4月底,美團外賣交易使用者為2.56億。同時,外賣使用者佔美團整體使用者的比例大約為75%。

截至到今年6月,美團平臺交易使用者達到4.2億(包括外賣、酒店、出行等所有業務),以75%估算,其中外賣使用者規模應該超過3億。

由此可見,餓了麼的使用者體量大概是美團外賣的82%,差距並不大。但為什麼餓了麼的市場份額只有美團的一半左右?由於客單價不可能差很多,使用者的下單頻次必然是造成市場份額懸殊的核心因素。

美團作為外賣領域的後進入者,高頻打低頻是其後來居上的重要利器。現在看,這一武器依然奏效。

截至6月底,美團平臺每位交易使用者平均每年交易筆數達到25.5筆,較去年同期增長19.2%,增速超過同期的使用者增長(18.4%)。

王興在7月29日宣佈美團外賣單日訂單量突破3000萬單。日訂單量破2000萬單的日子是2018年5月19日,也就是14個月前。

不僅如此,美團外賣的優勢可能還會繼續擴大。截至到6月底,過去12個月阿里巴巴本地生活服務GMV同比增長40%。美團外賣同一時期的交易額為3289億元,同比增幅42.1%。換句話說,體量更大的美團在增速上也高於餓了麼。

也難怪餓了麼CEO王磊最近接受採訪時,一改去年的雄心壯志, “市場份額已經越來越不是我們關注的核心”,數字化下沉才是餓了麼現在的戰略核心。

在外賣市場的較量中,美團已經遙遙領先。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魯大師成功赴港上市,開盤暴漲超104%!紅衣教主周鴻禕的資本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