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1.企業動機

很多管理者都誤以為,企業數字化轉型是IT化的解決方案,是資訊化建設,這思想還只停留在網際網路經濟時代。數字化轉型,是企業能否實現未來智慧經濟發展的考驗,是企業攸關生死的出路問題,最直接的轉變就是經營角色,可能不再需要現在的技能和崗位了。

企業數字化轉型,需站在企業級的廣闊視角,從整體上做好頂層設計,劃分步驟漸進式推進。頂層設計需透過諮詢的方式進行,具體諮詢內容從“戰略、業務、技術”,三大維度做出綜合系統性的轉型規劃。從前述的企業數字化轉型步驟可知,企業合規化達成結果是前提條件之一,如果企業存在財務上的不規範,政府發放的數字貨幣補貼怎使用?區塊鏈技術的增值稅專用發票怎抵扣?電子合同不規範如何上傳至管理部門?產品與服務如何經得起大資料“四流一致”的對碰檢查?

2.合作契機

在合規前提之上,企業的“戰略、業務、技術”必須符合政府部門的要求,才能具備合作的機會。一方面將企業要在業務和技術上的領先,投入到數字化經濟的建設中,為政府快速取得政績成果,產生良好的經濟效益和效能;二方面政府予以一定的財稅等政策扶持,企業獲得產銷回報的同時,大大降低稅收等成本;三方面透過政企專案合作的持續開展,企業戰略融入政府長期合作而穩步拓寬市場,引領本企業的高速增長。

企業戰略

是指企業界定了經營方向、遠景目標,明確了企業的經營方針和行動指南,並籌劃了實現目標的發展軌跡和指導性的措施、對策,是在經營管理活動中起著導向作用的藍圖。

企業戰略設立遠景目標,對實現的軌跡進行總體性、指導性謀劃,隸屬宏觀管理範疇,具有:指導性、全域性性、長遠性、競爭性、系統性、風險性六大主要特徵。企業制定企業中長遠戰略計劃,是核心競爭力的論證過程與論據,從中找到與政府等合作的商業機會。

企業業務

是指企業所從事的產品生產或者諮詢服務的內容,以及涉及國民經濟統計歸口的行業目錄編碼。以此,區分企業所屬行業、所屬業務的經營範圍,像增值稅加計抵扣政策的適用行業、固定資產加計扣除的適用行業、積體電路“雙軟”認證企業等的經營業務範圍,企業業務的內容和涉及,主要是先進性和持續性的要求。

企業技術

是指企業為支援技術創新現實,附著在內部人員、裝置、資訊和組織中的所有內生化知識存量的總和,其本質是企業所擁有的知識生產力。企業以技術發展為導向的具有行動指向的知識源,具體表現為凝聚在個人、群體或物品中的以資訊為基礎的能力,稱之為“技術能力”。

①關聯性。其形成是複雜的,是企業內許多組織和個人相互作用而產生的;

②依存性。是企業技術特殊歷史程序的產物,影響著企業未來的行為和戰略選擇,因而呈現出路徑依賴性;

④不可還原性。由於企業形成技術能力的投入是不可還原的,保持了企業技術能力的一種行為活動,產生對企業內部近乎一致的推動作用。

3.數字化建設

並不是每個企業都能透過數字化建設的,凡是不具備“戰略、業務、技術”的能力,大部分要被數字化經濟時代淘汰出局,漸漸地消亡在市場洪流之中。

2021年數字化轉型,成為許多企業的戰略思考題,作為企業戰略是長期的宏觀目標,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屬於單一某個部門,這是一場從上到下的變革。通俗講,在數字化轉型中,數字化不是目標的答案,企業轉型才是;若沒有先進性而言,過去的東西都用不上,也不需要資料化,更無需數字化。

企業先定位轉型,再擬定數字化建設。像製藥廠的數字化轉型中,要面向:藉助數字化轉型降低經營成本,提升經營效益;增加主營收入,獲得更大增長;在掌握更多資料的基礎上,創新商業、經營和盈利模式,改變之前單一盈利模式,賦予更多想象空間。

總結一句話,這樣拷問:企業業務與技術怎樣才具備先進性?

從面向的問題結合上述展開,企業應從三方面去實現:

一是立足產業鏈和價值鏈的打造

數字化時代的產業鏈,是從“消費-分配-流通-生產”的逆向產業鏈。數字化時代是創造價值者共享利潤,價值是由消費者和生產者共同創造的,是去商業化和資本化的新型價值鏈。

二是以數字經濟特徵為目標

數字經濟是消費定製生產,利益演算法分配取代過去的倉儲式生產和制度分配;數字化的本質是計算,計算不是產品價格而是人的價值;數字化時代以人為中心,取代過去以產品為中心的發展模式;數字經濟是去商業化、去資本化,是消費者“創新型自生產+智慧機器社會化”大生產,沒有資本壟斷和中間食利階層。

三是摒棄忽悠型的營銷手段

現在教著你怎麼賣東西的都是錯的。因為現在不缺好的產品,不缺會賣產品的人,缺的是買產品的消費者。數字化電商是創造消費,是剛需創造消費的價值交換模式,是消費者自生產創新消費,是消費者覺悟和崛起。

16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3月2日加密貨幣行業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