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茶店即將:“去中心化”,找準自己位置!
通俗點講,未來的茶飲市場格局不再是一點點,coco等傳統一線茶飲品牌這幾家獨大,而是“多點開花”、“小而美”的態勢發展,可謂是你有你的地盤,我守我的“一畝三分地”。
先解釋一下啥叫“中心化”。
以網際網路為例,從淘寶、唯品會、美麗說、蘑菇街、凡客誠品等電商平臺時期起,這是“分”的狀態(也叫“去中心化”),各有各的地盤。後來淘寶幹掉了大部分其它平臺,所有的流量往淘寶上聚集,淘寶幾乎蠶食了大部分市場,這個時候就是“合”的狀態(也叫“中心化”),發展到現在,大家喜歡在直播間裡買東西,流量又分散到各類主播大V的身上,比如李佳琦,薇婭,羅永浩,辛巴等。(雖然辛巴出事了)
假如我要買一件羽絨服,過去我們在淘寶搜尋“羽絨服”三個字,在下拉框裡面選一件自己喜歡的,這個時候就是“中心化”,因為不管你買啥,你都要去淘寶裡搜,羽絨服,連衣裙,雪地靴,你整個的交易都是基於淘寶這個“大中心”完成的。
現在你看李佳琦的直播,剛好賣一款口紅,一句 Oh My God!買它,買它,就買它!激動的心顫抖的手,銀行卡的餘額被扣走。這個時候,你的交易都是在淘寶的這個大中心之外的“去中心化”的李佳琦直播間完成的。
所以整個消費形式就是由“去中心化”到“中心化”再到“去中心化”的轉變。(但目前這個階段還在轉變的過程中,還沒有全部轉變完成,也許有人會說,我絕對不會在某某直播間買東西。不用說絕對,就像你20年前說,我絕對不會在網上買東西,我一定去實體店買東西一樣。)
還有打車行業,首先是滴滴,快的,優步,一通廝殺,再到滴滴快的合併,再到收購優步完成統一,再到如今的神舟出行,東風出行等新能源車企的進入,同樣也是由“去中心化”到“中心化”再到“去中心化”的演變。(分-合-分)
像這種例子很多,我不過多的舉例,我就著重分析一下茶飲行業。
茶飲行業最早期手衝2塊3塊一杯的時代,也沒有什麼牌子,你開個小吃店也能順帶賣幾杯奶茶,開個零食店也能順便賣幾杯奶茶,那個時代就是“去中心化”的時代,沒有品牌,沒有中心嘛,誰都能賣。
到後來形成了專業的獨立的茶飲店鋪,coco,一點點等品牌的誕生,顧客就“被引導”形成了一種奶茶店認牌子的風氣,這個時候,顧客們養成了一種喝奶茶,要選品牌的消費習慣,coco店最多,最有名,它就是牌子,大家都喝他,剩下的那些顧客看著別人排隊,他也排隊,大量的顧客被吸引到以coco一點點為中心的茶飲品牌上來,所以這個時候的coco一點點,就形成了茶飲行業的“中心化”狀態。
上面講過,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中心化”了之後,一定是“去中心化”。怎麼個“去”法呢?
第一個,去細分領域屬性,你繼續賣你的傳統奶茶,我從裡面劃分出一個叫燒仙草的類目,所以出了書亦燒仙草,悸動燒仙草。
第二個,去奶茶功能屬性,奶茶原本的功能是喝的,是一種飲料。但我現在加入一種文化,比如古文化,所以出了茶顏。
第三個,去價格限制屬性,並不是所有的奶茶都要像蜜雪冰城一樣,只賣3塊,5塊,8塊,也有十幾塊錢的中間價位,也能賣38/48一杯的中高階奶茶,所以出了喜茶奈雪。
所以目前茶飲行業的態勢就是由“中心化”向“去中心化”轉變,但還沒有整體轉變完成。
總體來說,“去中心化”就是在這個市場裡面劃一塊屬於自己的田地,你在這個田地裡面默默耕耘,找準定位,籠絡好屬於你的那一片顧客群體就行。
中國14億人口,不是人人都喜歡喝3塊5塊一杯的蜜雪冰城,還有高階的,有經濟基礎的白領階層,他們同樣能夠接受38/48一杯的奶茶。(我最近還在某資訊網站上看到有一家咖啡館,一杯咖啡賣500)
除了品類劃分,顧客階層劃分,價格劃分,還有地域劃分。北方有北方人的口味,南方有南方的口味,有句話叫南益禾,北蜜雪。而且很多城市,依託本土生活習慣,地域文化而產生了屬於自己城市的茶飲名片。
“小而美”也是“去中心化”的一種,茶顏的早期也是“小而美”,它是由文化變得美。(不過現在已經發展壯大了)你同樣也可以做“小而美”,比如二次元文化、動漫文化、“小鮮肉藝人文化”、輕奢文化等。
所以,我也建議那些喜歡跟風一點點coco要入大流,入中心化的兄弟們,趁早改弦易轍。因為“眾口難調”,我們就要在這群難調的“眾口”裡面找到屬於我們自己的群體。在茶飲行業“去中心化”的浪潮裡,耕耘好自己的一片田地,靜待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