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內容提要

預計2021年,在新冠疫情的持續影響下,全球經濟增長下行壓力仍然較大,體現在全球製造業復甦緩慢、全球直接投資持續下滑以及貿易不確定性可能進一步加大等方面。主要經濟體工業復甦前景差異較大,主要區域性經濟組織中,歐盟和拉美工業發展前景較為不樂觀,金磚國家、東盟和非盟復甦勢頭較好,但也存在不確定性。2021年,需要關注的幾個問題是∶疫情防控情況將強烈影響全球經濟和工業復甦;疫情常態化將引發全球工業產業鏈變革;發達國家再工業化和貿易保護主義的影響可能繼續擴大;區域性經貿合作深化將改變全球工業格局等。為應對2021年世界工業發展的複雜形勢,應做到∶加快建設"雙迴圈"發展新格局;強化戰略科技力量;實施產業基礎再造工程;加強國際產業安全合作。

一、對2021年形勢的基本判斷

(一)全球工業發展整體將有望實現緩慢復甦

1、全球經濟增長緩慢恢復

2020年10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釋出了最新一期《世界經濟展望報告》,預計2020年全球GDP將收縮4.4%,相比較今年6月的預測(-4.9%)增加了0.5%。同時,IMF同時將2021年全球經濟增長率預期下調,由之前預測的5.4%下修至5.2%。其中,全球發達國家、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GDP增長率預測值分別為3.9%、6.0%。IMF預測在2020年收縮和2021年復甦之後,2021年全球GDP水平比2019年略高出0.6%。隨著,全球新冠疫情的進一步好轉,全球消費需求逐漸增加,貿易緊張的緩解以及全球投資的逐步恢復等,我們認為2021年全球經濟將逐步復甦,甚至有望實現V型或U型發展,從而有望帶動全球工業進一步復甦發展。

2、全球製造業將保持增長態勢

根據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釋出的資料顯示,2020年10月全球製造業PMI值為54.5,較9月份增加了1.6,目前全球已經連續4個月保持在50以上,這表明全球製造業延續了之前的復甦增長趨勢,且呈現出加快復甦的節奏。在後新冠疫情期間,全球疫情進一步控制,特別是歐美國家等發達國家疫情的好轉,全球經濟的復甦以及各國仍將保持較強的刺激政策,我們認為2021年全球製造業仍將有望保持緩慢復甦增長態勢。

3、全球直接投資仍將持續下滑

根據2020年6月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釋出的《2020年世界投資報告》,預計2020年全球外國直接投資較2019年1.54億美元將下降40%,這也是自2005年以來全球外國直接投資首次降到1萬億美元以內;同時,報告預計2021年全球外國直接投資將在2020年的基礎上再減少5%-10%。考慮到新冠疫情的持續時間及各國刺激政策發揮作用的時間成本等,我們認為2021年全球直接投資仍將保持持續下滑態勢,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全球工業復甦發展的動力。

4、全球貿易將反彈,但仍有較大不確定性

2020年10月世界貿易組織釋出最新的《貿易統計與展望》,預計2020年世界商品貿易量將下降9.2%,2021年全球商品貿易量將增長7.2%。同時,世界貿易組織10月的預測向下修正了今年4月和6月的全球貿易預測,縮小了此前預測的2020年全球貿易下降幅度,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2021年世界貿易將反彈8.3%,比之前的預測提高了0.3%,這表明全球貿易的復甦呈加快趨勢。受疫情效應影響,我們預計2021年全球貿易將進一步反彈,但仍比較脆弱,這將為全球工業生產與需求帶來反覆性與不確定性。

(二)主要區域經濟體工業復甦差異情況較大

1、歐盟工業復甦面臨較大壓力和不確定性

2020年歐盟受新冠疫情的影響,製造業遭受了重大沖擊,4月份歐盟製造業PMI值下降至33.6,創近10年以來的歷史最低值,僅比2009年金融危機時歷史最低點33.5高0.1。之後,歐盟製造業開始轉向復甦,10月歐盟製造業PMI值已經增長至54.8,並連續4個月保持在枯榮線50以上,主要是德國、法國、英國等國家制造業復甦程序加快。但是,歐洲第二波新冠疫情的到來,導致歐盟製造業的短暫性反彈結束,並再次呈現下行趨勢。考慮到歐洲新冠疫情的再次爆發及其應對政策的不確定性,歐洲經濟發展將面臨不穩定性和脆弱性,製造業復甦可持續性程序將遭到衝擊和破壞,故在歐盟尚未有效控制疫情之前,我們預計2021年歐盟工業發展仍將面臨下行壓力和不確定性。

2、金磚國家工業增長復甦加快,但仍有較大不確定性

受新冠疫情的影響,2020年第2季度金磚國家受到嚴重衝擊,並隨著疫情好轉,各國經濟在第3季度逐漸恢復,但部分指標仍處於衰退區間。如4月巴西製造業PMI為36,10月增長至66.7;4月印度製造業PMI為27.4,10月則是58.9,呈現出較快的復甦趨勢。但是,目前印度、俄羅斯、巴西等國家疫情防控的壓力仍比較大,如印度累計病例超過900萬,僅次於美國,巴西和俄羅斯分列第三、第四。未來製造業能否在復甦軌道上快速執行,將根據疫情發展來確定,我們預計2021年金磚國家工業復將加快,但仍有較大不確定性。

3、拉美經濟體工業復甦形勢嚴峻

2019年以來拉美地區經濟增長面臨嚴峻形勢,主要國家已經出現經濟衰退的跡象,如墨西哥、阿根廷等,且2020年上半年呈現衰退加劇。同時,受此影響,拉美地區製造業發展遭受重挫。2020年上半年,墨西哥5月製造業PMI下降至38.3,是其製造業歷史上第二大衰退; 巴西4月製造業PMI則下降至歷史最低點的36。與此同時,聯合國貿發會議6月釋出的《2020年世界投資報告》顯示,預計2020年拉美地區外國直接投資將比2019年減少一半。考慮到新冠疫情下,拉美地區政治和社會動盪局勢進一步加劇和混亂,經濟變革也將面臨更大的不確定性,我們預計2020年拉美地區工業復甦形勢將比較嚴峻。

4、東盟工業將緩慢復甦

IHS Markit的採購經理指數顯示,2020年4月東盟製造業PMI下降至30.7,較3月的43.4下降幅度高達12.7,是2012年東盟製造業PMI值的歷史新低;其中,印度尼西亞4月製造業PMI值更是下降至27.5,較9月份下降高達17.8。同時,東盟的產出、新訂單和出口均快速下滑,企業對產出的信心下降至新低點。目前,最新資料顯示,東盟10月製造業PMI值為48.6,已經連續8個月低於50的枯榮線,意味著東盟國家制造業持續處於萎縮狀態。考慮到東盟國家制造業新增出口訂單、外國直接投資都在下降,產能仍處於疲軟狀態,短時間內難以扭轉局勢,我們認為2021年東盟工業將處於緩慢復甦狀態。

5、非盟工業恢復加快

2020年4月非洲製造業PMI為40.9,較3月下降6.5,連續4個月環比呈現下降趨勢,這主要是新冠疫情影響,以及非洲國家財政赤字加劇、外國直接投資減少等造成的。同時,為緩解疫情非洲各國採取了降息、減稅等一系列刺激政策。10月非洲製造業PMI值為54.5,連續3個月保持在50以上,表明非洲製造業延續了較快的復甦趨勢。目前,非洲新冠疫情沒有出現明顯反彈,非洲各國繼續透過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帶動經濟穩定復甦,鑑於非洲工業基礎較為薄弱,在基礎設施投資不斷加大的前提下,我們預計2020年非洲工業仍將保持較快復甦趨勢。

(三)主要國家工業復甦趨勢明顯

1、美國工業復甦溫和,但仍有不確定性

2019年在特朗普減稅政策刺激下,美國的失業率處於歷史低點,美國的經濟增長勢頭也保持著較好發展趨勢,但是在新冠疫情的影響下,2020年美國經濟增長萎縮,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10月《世界經濟展望報告》顯示,2020年美國經濟增速為-4.3%,2020年則恢復至3.1%。同時,美國製造業PMI在4月下降至36.1,是美國2009年3月以來的最低值,目前已經恢復至10月的53.4,且已經連續4個月保持在枯榮線以上。但是目前,美國仍是全球新冠疫情最嚴重的國家,累計病例已經超過1000萬,未來前景仍不明確; 另外,在美國總統大選換屆後,新總統防疫政策的落實程度,及兩黨、社會關於防疫政策之間矛盾將導致美國後疫情時期的極大不確定性,我們預計2021年美國工業生產將溫和復甦,但是仍有不確定性。

2、德國工業較快復甦

近兩年以來,受固定資產投資低迷、收緊外國直接投資等因素影響,經濟增速下滑明顯,工業增長萎縮,製造業PMI值一直在枯榮線50以下。同時在疫情影響下,德國經濟和工業增長更加疲軟,2020年4月德國製造業PMI值僅為34.4,是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的最低值。但是,經過積極調整,德國工業增長改善較為明顯,10月德國製造業PMI值達到58.2,創德國近2年以來的最高值,且已經連續4個月保持在50以上,顯示出德國製造業強勁的韌勁。考慮到德國工業基礎雄厚、技術領先及其在疫情期間政策調整的效果,德國製造業在面臨疫情等突發事件具有強大的韌性,且德國為刺激經濟發展未來仍將保持寬鬆的環境,我們預測2021年德國工業將呈現較快復甦的趨勢。

3、日本工業復甦呈現疲軟

受疫情的影響,2020年6月製造業PMI值最低至37.8,是日本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的歷史最低值;此後,日本製造業逐漸走出低谷,10月製造業PMI值已經上漲至48.7。但是,2019年-2020年日本製造業PMI值一直處於枯榮線50以下,同時2020年10月反彈的高點甚至仍低於2020年前期的高點2月的48.8。另外,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10月《世界經濟展望報告》,2020年日本經濟增速為-5.3%,2021年增速僅為2.3%,這意味著2021年GDP將低於2019年水平。疫情進一步暴露了日本製造業疲軟的困境,考慮到短期內產業政策對提振日本製造業的作用仍有限,我們預計2021年日本工業生產仍將呈現疲軟趨勢。

4、韓國工業將持續較快復甦

根據韓國銀行資料顯示,2020年第一季度韓國GDP增速為-1.4%,第二季度增速則下降至-3.3%,第三季度則回升至1.9%;且第二季度創下韓國自2008年第四季度以來歷史最低。同時,5月韓國製造業PMI值僅為41.3,創韓國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最低值,且2020年韓國已連續9個月處於枯榮線以下。經過調整以後,韓國三季度出口增長16%,是韓國1986年以來最大漲幅,特別是汽車和半導體出口增長15.6%;進口增長了4.9%,裝置投資增長了6.7%; 10月韓國製造業PMI值首次超過枯榮線達到51.2,且創了兩年以來的新高。考慮到韓國對疫情的控制,且隨著疫情的好轉,全球對半導體和汽車的消費需求將得到進一步釋放,從而將刺激韓國半導體和汽車出口的增長,我們預計2021年韓國工業生產將保持較快復甦趨勢。

二、需要關注的幾個問題

(一)疫情是影響全球經濟和工業復甦的首要因素之一

今年IMF、OECD、世界銀行都做出可全球經濟將進入二戰以來最嚴重大衰退的預測。雖然IMF多次調整對全球經濟發展的預測,在10月的最新預測中調高了對2021年全球經濟的期望,認為2020年和2021全球經濟增長將分別為-4.4%和5.2%,但2021年全球經濟的也只能回到2019年的水平。如果新冠疫情無法得到有效控制,全球經濟復甦會越來越難。一方面疫情持續會嚴重阻礙生產、銷售、物流和人流,造成全球產業鏈和供應鏈低效乏力。另一方面,疫情持續會帶來家庭預防性儲蓄持續增加,造成企業投資減少。例如,我國前三季度的家庭儲蓄率達37%,遠高多年來32%的平均水平,額外儲蓄資金規模達到消費額的5.6%。

(二)疫情常態化將引發全球工業產業鏈變革

新冠疫情的爆發給全球經濟帶來重創,從疫情的常態化的發展趨勢看,疫情的影響將持續作用於全球工業體系,改變產業鏈供應鏈現有格局。一方面,在過去的一年中,疫情衝擊顛覆了很多行業的固有發展模式,網際網路和經濟的融合度進一步提升,催生出大量新業態和新產業。另一方面,在疫情的衝擊下,很多國家更加重視醫藥物資、醫療裝置、能源、高新技術的自主性和產業鏈的完備性,部分工業行業的全球產業鏈將發生重新佈局。

(三)發達國家再工業化和貿易保護主義的影響或繼續擴大

近五年來,美歐等發達再次意識到實體經濟的重要性,保持國際競爭力掀起再工業化浪潮,各國都希望以第四次工業革命為契機,重塑全球工業格局,佔據先進製造業發展的高地。從國家層面看,一方面,發達國家不斷出臺相關政策和措施,吸引本國跨國公司迴流,未來這種政策趨勢不會改變。另一方面,單邊主義、保護主義上升在以美歐為主的地區抬頭,美國退出TPP、英國脫歐、歐盟實施貿易壁壘和技術保護等行為的影響將持續,衝擊全球產業鏈、供應鏈,並動搖了各國參與全球產業分工的信心。從企業層面看,跨國公司為了降低採購風險、保障企業供應鏈安全,會採取分散化生產和採購的策略,造成資源浪費、成本提升和效率下降。美國大選後,拜登是否會調整美國單邊主義貿易政策將對2021年全球工業發展產生重要影響。

(四)區域性經貿合作深化將改變全球工業格局

近些年,在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的背景下,出現了各國經貿和工業合作的全球化屬性減弱、但區域化屬性不斷加強的態勢。麥肯錫《2019中國》報告顯示,2013-2017年間,區域間貿易在全球商品貿易總額中的佔比增加了2.7%。11月15日簽訂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涵蓋了全球1/3左右的人口、經濟規和貿易規模,形成了全球迄今為止全球最大的自由貿易區。RCEP將在東亞及南太平洋的廣大地域範圍內形成一個涵蓋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統一大市場,必定會給相關國家帶來更加緊密的的工業合作和貿易往來,誘發全球工業和經貿格局重心的轉變。此外在疫情的常態化情況下,區域性的產業鏈供應鏈的安全性優勢將更加突出,區域性經貿組織可能成為未來國際合作的主要形式。

三、應採取的對策建議

(一)加快建設"雙迴圈"發展新格局

一是加強內迴圈,提升內需、完善內部供給,實現消費總量擴容,打造結構上能實現替代進口的高階消費品民族品牌、打造促進海外消費迴流的高階消費品民族品牌、打造拉動消費的新興消費業態。二是加強外迴圈,在高階製造業領域持續推動擴大開放,加快相關產業鏈加快發展,支援外資更多投向高階製造、智慧製造、綠色製造等領域。三是加大"新基建"投資。圍繞5G基建、特高壓、城際高速鐵路和城市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大資料中心、人工智慧、工業網際網路領域,加快製造業數字轉型。

(二)強化戰略科技力量

一是推進國家實驗室建設。透過創新組織機制,加強國家實驗室建設,支撐重要領域前沿突破。對現有國家重點實驗室體系進行重組,形成專業化分工格局。二是加強國家技術創新基地建設。透過強化產學研合作,建設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三是推進科研院所、高校和企業科研力量最佳化配置和資源共享。四是持續增強科技創新能力。加強基礎創新和原始創新,集中力量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聚焦戰略前沿領域實施一批國家重大科技專案。

(三)實施產業基礎再造工程

一是加強提升產業基礎能力的協同創新。分行業查詢"四基"問題的重點和痛點,暢通產業鏈、創新鏈、資金鍊和人才鏈的連結,構築有助於產業基礎能力盡快提升的產業生態體系。二是著力培育"專精特新"隱形冠軍企業。發揮國有企業的引領作用,加強同民營企業在產業鏈、供應鏈、創新鏈上的深度合作。培育一批具有獨特專長的中小企業。三是整合重構一批共性技術平臺。建設一批產業技術基礎公共服務平臺、試驗檢測類公共服務平臺、產業大資料公共服務平臺。四是出臺支援政策。設立"產業基礎再造工程"專項資金、採用"揭榜掛帥"新機制、降低"四基"產業稅率、設立"四基"金融服務。

(四)加強國際產業安全合作

一是最佳化外商投資營商環境。透過進一步擴大我國製造業領域對外開放,透過切實加強包括智慧財產權在內的產權保護,推動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把關鍵產業鏈、供應鏈、創新鏈打造成為吸引海外高階製造業的外商投資高地。二是堅持將國際產業安全合作同高質量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有機結合,以產業銜接、產能互補、互利共贏為導向,構建以"一帶一路"為核心的區域產業鏈供應鏈。三是建立多渠道、多層次供應鏈安全體系,共建跨區域的富有彈性的供應鏈,協作處理潛在供應鏈中斷風險。四是開展技術、標準、智慧財產權、檢驗檢測、認證認可等國際交流與合作,提升參與和塑造國際標準的能力和水平。

6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第二天發文,寫點碳中和投資方向,稽核未透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