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中國紅牛嚴彬怎麼也不會想到,合作多年的泰國天絲和許氏家族會是這樣的情形劫殺紅牛的輝煌,並且以長達五年的對簿公堂徹底埋葬兩個創始人許書標和嚴彬結下的“實業回報祖國”的佳話以及20多年的情誼。

長達五年之久的紅牛系列糾紛,中國紅牛爭取紅牛系列商標權屬歸合資公司的努力暫告失敗,但其背後卻是難解的恩怨。

或許,在26年前,華彬集團和嚴彬就已經被算計之中,泰國天絲的處心積慮暴露,曾經並肩作戰的戰友,也不過是在巨大利益面前的“棄子”。

中國紅牛嚴彬稱不會放棄“鬥爭”,這也是為自己幾十年的耕耘而負責。

回顧泰國天絲與中國紅牛商標糾紛的五年,我們可以看到中國智慧財產權領域發展的稚嫩,像紅牛這樣的跨國糾紛對整個營商環境的影響是巨大的,些許的偏差都會引發蝴蝶效應般的暴風,而貫穿始終的智慧財產權保護理應是維護的園丁,而不是讓彼此相爭的屠刀。

那麼如何看待紅牛商標背後的智慧財產權相爭?本應當是維護和諧營商環境的智慧財產權保護如何充當了惡性競爭的武器?這對當下以及未來中國營商環境又有哪些影響?

且看本文分解!

國際化不是濫用智慧財產權的擋箭牌

回到紅牛創辦的起點,1993年,泰國人許書標創辦海南紅牛工廠,但在近兩年的時間未能取得中國政府審批,許書標進入中國受阻,也就是在這時,遇見了華彬集團董事長嚴彬。

嚴彬說服最有實力的國企合資,透過改良配方,透過中食公司取得市場準入批文,就連紅牛的“鬥牛”商標也是嚴彬和中國紅牛費勁功夫解決的,在50年協議的條件前提下,“紅牛”得以進入中國,中國紅牛因此誕生。

毫不誇張的說,嚴彬在紅牛進入中國市場歷史事件中起到了核心和關鍵作用。

50年協議規定,中國紅牛享有在中國境內獨家生產銷售權,96年市場剛開始銷售,嚴彬就投入了鉅額廣告,以後在艱難的創業過程中,都是嚴彬抵押資產貸款來維持。泰國天絲不僅不再投資,還從銷售提成和原料售賣中旱澇保收穫利。

95年合資合同中有關鍵的一條約定,即紅牛系列商標歸合資公司資產,因為當時簽約時,泰國天絲還沒有註冊成功中文紅牛商標。

泰國天絲不僅不投資,還看中了國內外紅牛的價格差,在中國邊境相鄰國家建廠,在中國每年的抽成照拿,對泰國紅牛走私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以謀取鉅額利益。

嚴彬想盡辦法下血本白送紅牛,這才積攢了人氣,直到2003年,紅牛終於站穩了腳跟,年銷售額達到十億。

從那之後,紅牛就穩步上升,最高時拿下了85%的市場份額,如果一直這樣發展下去,中國紅牛也許會成為中國飲料市場巨無霸企業。

但2012年,泰國天絲的關鍵人物許書標去世,面對中國紅牛的崛起,他的子女已不滿足於原來的合作機制。許書標的小兒子許馨雄一舉撕毀此前的協議,以“斷供香精香料”威脅中國紅牛答應系列條件。

即使泰國天絲僅銷售提成和售賣原料一項就獲利40餘億,但泰國天絲還不滿足,想要吃下整個中國紅牛市場。

泰國天絲為了增加勝算,不僅撕破協議,還透過數百個投訴、商標搶注、授權完全掌握中國紅牛核心商業秘密的前高管和員工來搶奪市場,讓中國紅牛疲於奔命。

而仍是中國紅牛董事的泰國天絲,冠冕堂皇地打著智慧財產權保護的大旗,揮劍斬向自己的合資公司。美其名曰保護紅牛商標智慧財產權發展,實則是國外企業見利忘義,把利用中國市場培育的品牌,以撕毀合約為肇始的利益收割,毫無商業誠信可言。

而另一方面,智慧財產權保護的前提是保護和維護,而不是淪為某些企業用於惡性競爭的“屠刀”。

更不必說,中國紅牛作為中國幾十年培植起來的民族企業,已向國家納稅320億以上,解決上百萬就業崗位,整個交易鏈條上的四百多萬善意債權而僅僅因為一邊倒的導向所謂“國際智慧財產權保護”,既損壞,國家利益、交易秩序,也觸動整個社會民生。

智慧財產權人的應有之義:尊重與雙贏

實事求是的說,中國在智慧財產權領域發展雖然起步較晚,但進步飛速,特別是近些年來中國逐漸成為外資進入的熱門市場。

據資料顯示,在“十三五”期間,中國已經吸引外資6900億美元,更是在2020年首次超越美國成為全球第一,涉外投資中的智慧財產權就顯得分外重要。

而另一方面,國家也多次發言尊重支援推動智慧財產權保護,而紅牛商標之爭恰好趕上了歷史時刻。

顯而易見,推進國內智慧財產權保護是為了維護更為和諧的營商環境,但其中最重要的一項則是保護是中立的,他有著維持競爭公平的作用。

除了鼓勵外資到中國投資,更重要的則是中外企業位於同一跑線上,進行良性競爭。

而在具體判斷中,也理應留下公正的辯駁,中國紅牛2006年獲得中國馳名商標,更是多年合法經營、合法納稅,也毫無疑問的給予肯定。而在紅牛商標爭奪事件之中,對被中國紅牛在先使用22年的商標於2018年被泰國天絲搶注這一行為,中國法院卻予以維護。

更為令人不解的是,智慧財產權保護是建立在相互中國國家和民族情感的前提之下,君不見泰國天絲至今在官網上還是將“臺灣”列為國家,許馨雄公然在採訪影片中將“香港”稱為國家。試問一個連中國主權這種最基本的東西都不尊重的企業,有何信任可談?

一方面賺著中國市場的錢受到中國法律保護,另一方面又公然挑戰國家主權,這樣的企業有何意義談尊重?

網上有一些言論稱,中國應該感謝外企帶來了工作和機會,然後大力支援外企,這種說法可以說是“本末倒置”,對一個國家消費市場來說,我們當然尊重守法誠信的外企,但在國家主權原則問題上必須堅守底線,認同人民的情感,才有進一步開展經濟合作的可能。

難不成別人拿你當韭菜,還要幫別人數錢?

還有的言論說沒分清“政治”和經濟,覺得外企可以置身於國家主權等政治因素之外,擺出一副“聖人”模樣,覺得所謂的外企只是來賺錢罷了,無關其他。

但面對美國對我們的實體清單、貿易制裁,這些人又紛紛噤聲了,這是典型的雙標。

所以,不僅僅是在智慧財產權保護領域需要相互尊重,實現共贏,在中外事務包括經濟等方方面面都應當如此。

在一些投機倒把的外企背信棄義,利用商標、專利技術坐地起價、進行利益收割、破壞市場之時,應當發揮我們手中的權力,力求公平公正。

在一些外企公然挑釁國家主權、激發種族矛盾之時,也應當毫不手軟的進行懲處。

也唯有如此,才能保證中國市場在繁榮生長的同時,亦能穩定安生。

紅牛商標之爭還在持續,希望塵埃落定之時,智慧財產權保護真正能體現其應有之義。

參考資料:

酷玩實驗室:紅牛,“殺死”紅牛

投資界:紅牛震動

8
最新評論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美國經濟復甦,銅價上漲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