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面板、晶片、PCB等電子零部件供需關係緊張,從2020年三季度開始,市售電視價格就已進入漲價週期。2021年1月以來,疊加金屬、塑膠和國際運價等多重漲價因素後,冰洗等白色家電廠商終於繃不住了。
2月28日,美的冰箱向渠道商發放漲價通知函,由於原材料持續上漲,3月1日起,美的冰箱價格上調10%到15%。自此之前,TCL 的漲價通知已於1月15日生效,旗下冰箱、洗衣機和冷櫃等漲價5%-15%,在競爭激烈的家電市場實屬罕見。
根據TCL的一份檔案顯示,從2020年7月以來,冰箱、冷櫃、洗衣機等主要原材料上漲35%以上,比如冰箱發泡用黑料和白料漲幅超過60%,鍍鋅板、電解銅漲幅超過40%。
春節以來,銅等原材料價一路狂飆創近十年新高,2月25日,滬銅主力合約開盤後漲近4%,站上7萬元/噸,為2011年8月以來首次。
從終端市場來看,據奧維雲網(AVC)監測資料顯示,2021年1月彩電線上均價2553元,同比增長30.4%,洗衣機均價同比提升12.1%,空調均價同比上升14.1%。
儘管各品類消費家電成本構成不同,但電子零部件和原材料是本輪普漲的兩大直接因素。
這表明,儘管晶片、面板、PCB等渠道價格在2020年早已出現上漲,但其實短期內依靠合約價採購的大型家電廠商成本波動不大,而目前多重成本的疊加已經使這部分頭部終端客戶不堪重負,頂著競爭壓力紛紛調漲出貨價。
圖:液晶電視及面板成本構成
家電行業中,原材料成本佔經營成本的比重多數為70%-90%,原材料大漲曾一度引發美的、海爾、格力等家電股暴跌。
2月,美的集團在回覆“如何應對包括銅在內的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的風險”提問時表示:原材料上漲是全行業面對的問題。
PConline的一份調查援引空調渠道商意見稱,目前的情況非常考驗製造商的資源鎖定能力,有些原材料和零部件(比如壓縮機,平均佔總成本約30%)有充足備貨就能賺錢。對於剛需消費者而言,“貴也得買,因為所有空調都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