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到五年之內,百果園上市應該是大機率事件。”2015年,天圖投資CIO馮衛東曾這樣預測道。
而同樣的想法,在百果園掌門人餘承勇的口中,除了“5年上市”外,還有一個“2020年擁有10000家門店”的遠大理想。
資本造就的水果連鎖巨頭水果連鎖企業中的“獨孤求敗”,是我們從許多水果零售從業者口中,得到的對百果園業內地位的“標準評價”。
“不得不承認,百果園對於價格敏感度低的中產及中產以上人群,是有一套專屬套路的。這一點,也是他們敢於下場生鮮賽道的重要籌碼。“談到百果園的核心競爭力,一位業內人士如此評價道。
講好自己的品牌故事,重點在於首先要有一套能夠自圓其說的理論依據作為支撐。對於水果連鎖企業而言,“好吃”毫無疑問是打動消費者選擇進行購買、甚至長期進行復購的首要考量標準。
百果園深知“老王賣瓜”式的盲目自誇不可取,想要做到讓“好吃”有理有據,就必須將“好吃”的標準進行量化——於是,一套基於“糖酸度、鮮度、脆度、細嫩度、香味、安全性”的水果分級差異化定價標準便誕生了。一時間,“A級果”、“B級果”等水果評級標準成了人們津津樂道的話題。
事實證明,這種標準化篩選與差異化定價相結合的新穎形式,完全切中了當下城鎮水果消費市場由自發式散戶經營向標準化規模經營進階的發展節點。
找準消費者在產品品質與價格之間的平衡點,百果園在中高階水果消費領域不僅打響了自己的名號,更在接下來短短數年的時間裡成為了“行業風向標”。
“百果園考慮上市,這是方向,目的是讓資本進入後,讓產業能做得更好。”2019年百果園總經理徐豔林在接受《證券日報》採訪時曾表示。
自2015年首次引入外部投資、且以現金收購+交叉持股的形式併購了行業老二果多美起,到去年3月全國因疫情按下暫停鍵之時,品嚐到“資本的力量”後的百果園先後經歷了8輪融資——在百果園成為行業霸主的路上,資本的不間斷輸血永遠是其無法迴避的充分必要條件。
時至2020年末,近4600家門店、超過124億的銷售額依然足以讓百果園睥睨業內,但在餘承勇和投資人看來,眼前的這點點星光,還遠非他們心中的星辰大海。
“降維打擊”下的艱難求變都說外來的和尚會念經,而把觸手伸向社群團購的網際網路巨頭們,在這個被疫情衝擊得支離破碎的2020年輪番出動,城門失火殃及池魚,在揮舞著鈔票肆意收割使用者的同時,也把戰火一併燒向了百果園等水果生鮮領域的“原住民”們。
巨頭們動動手指的“小打小鬧”,“原住民”們則表示很受傷:整個2020年,百果園全國新開設門店數量僅為120家,而這一數字在2019年則達到了980家——短短一年的時間內,新增門店數量縮水近9成的發展態勢下,百果園的10000家門店宏偉藍圖儼然成了痴人說夢。
疫情陰影下,人們的日常消費習慣被深刻改造已經成為不爭的事實。
隨著外賣訂單量的激增,美團、餓了麼等平臺看準了同城生活線上消費的巨大空間,生鮮配送、商超購物功能一再升級,“營銷戰”、“補貼戰”的硝煙瀰漫到社群團購層面,甚至企圖將網購對線下購物的顛覆,複製到日常生活消費領域。
正所謂“走別人的路,讓別人無路可走”,網際網路巨頭們在拓寬自己業務領域的同時,“跑馬圈地”間所散發的濃郁壟斷氣息,也成功引起了決策層的警覺。
反壟斷風暴隨之而來,社群團購由顯性熱鬧,開始轉向了“溫水煮青蛙”式的退燒期。
抓住這次官方下場打斷巨頭們壟斷“施法”的良機,百果園為自己爭取到了極其寶貴的防守反擊時間。
由於水果零售賽道自身高度分散、低利潤、成本支出大的特性,在路邊攤、農貿市場果農等長期野蠻生長的狀態下,先天基本不存在壟斷風險;在全國近萬億元規模的水果零售市場面前,百果園市場佔有率也只有1%。
因此,對於百果園這樣的水果連鎖領域企業而言,電商化轉型是對抗網際網路巨頭衝擊的重要戰略。但是從目前的結果來看,不得不說,事事對標亞馬遜的百果園,電商轉型之路走得並不成功。
無論是2019年開發的獨立生鮮平臺“百果心享”,還是去年試圖囊括“肉禽蛋奶、酒水飲料”等消費品的綜合和生活消費平臺“熊貓大鮮”,不僅在單純複製中高階定位到生鮮領域及日常消費領域的嘗試中折戟沉沙,期間還接連出現“三無退貨無法原路退回”、“員工簡訊辱罵恐嚇消費者”甚至“APP侵害使用者權益”等嚴重問題。
電商化程序的困難重重,也讓百果園認識到,現階段發揮比較優勢的重要性,要比盲目追求趕超策略靠譜得多。畢竟在自己熟悉的戰場,百果園有更多機會能打出漂亮的“翻身仗”。
電商化運營版塊尚有時間不斷試錯,可要為線下門店佈局增速,資本的持續注入必不可少。掛牌上市,於百果園而言,已然刻不容緩。
突擊上市,向“萬店夢”發起衝刺從2020年6月正式獲批境外上市,到11月轉向A股、接受民生證券上市輔導,為上市做最後衝刺的百果園,終於在2021開年將五年之約的“上市夢”成功照進現實。
關於A股改革的制度優勢,其實從新年以來不斷傳出的劣質股被強制退市、停牌的新聞中便可見一斑——淨化市場投資環境,提升上市公司綜合競爭力在今後將會成為常態,市場的健康發展,終究是需要讓資本流向真正為社會創造實際價值與財富的企業。
在上市的最後階段選擇深圳交易所,對於百果園這家紮根於深圳的企業顯然具有多重的積極意義。
可以想見的是,作為國內“首家上市水果連鎖企業”,在國內水果消費日益增長、高品質水果消費市場逐漸擴大的情況下,行業龍頭百果園的強勢入局,必然為國內水果消費市場未來的長足發展注入了一針強心劑;而在背靠更為廣闊的國內資本市場,百果園也終於可以放開手腳,朝著心中的夢想快步奔跑。
儘管百果園的上市本身,帶有幾分“欲弒惡龍,先飲龍血”般的無奈,但作為水果零售業“國內上市第一股”,百果園迄今為止所取得的成功不容忽視。資本市場的浮沉中,餘承勇與百果園的“萬店夢”究竟能否實現,且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