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在投資圈,當看到別人投資房產、股票或是其它理財產品成功時,很多人會有不小的失落感,並感嘆為什麼自己時運不濟。

事實上投資最重要的是找到好的標的物,其有兩個特徵,一是標的質量高、二是介入的時機。但大部分人是找不到這樣的標的物的,原因如下:

一、好的標的數量有限】

首先要說的是,好的標的數量有限。

以投資商鋪為例,好的商鋪租金高,財源滾滾。但被有關係的人預定了,而且不會轉賣,市面上流通的往往是地段差的商鋪;

炒股同樣如此,少量藍籌股、龍頭股節節攀升,茅臺在最近三年翻了兩番,現在很少散戶能買得起了,一手茅臺就要20多萬,而其他邊緣股票一潭死水。

所以,只有少部分人才能拿到好的標的物,主要靠關係、運氣。

【二、馬太效應】

其次,社會存在馬太效應,即有錢的越有錢,沒錢的越沒錢。

這很好理解,做生意老手越來越賺錢,而新手很可能賺不到錢甚至虧錢。

另外,最典型的例子還是炒股,除了需要買到優質股外,介入的時機也非常重要。但大部分韭菜是跟風投資者,看到別人賺的時候才進入,殊不知此時股票價位已經很高,後面很可能來一波調整甚至下跌。

以國內A股為例,2020年市場環境不錯,很多人賺錢了,於是一批跟風者在2021年初盲目入市,一上來就吃了跌停,股票市值不斷下滑,最後在網路論壇宣洩負面情緒,罵天罵地罵基金經理。

【三、零和遊戲】

最後,不管如何努力,總會有人虧錢,因為在一定的時間範圍內,金融市場是零和遊戲。這和四人打麻將差不多,總有人贏有人輸,而籌碼總數不變。

這就意味著,即使大家都拿到了好的標的物,時間一長,內部會開始分化,由於持有人資金規模和心態不一樣,導致介入時間和離場時間都不一樣,最後賺錢的永遠只是一部分人。反過來說,如果大家都賺錢了,那賺誰的錢呢?這顯然不符合邏輯。

綜上,在一定時期內,金融市場的參與者不可能都賺錢,除非是騙局。要想長期賺錢,成為少部分人,只能靠關係和運氣,再加一點實力。

文章案例:

最近,基金又上熱搜了,但這回態勢不太一樣,熱搜詞條裡是"大跌"。牛年第一個交易日,沒有迎來開門紅,反而一片綠油油,基金抱團的龍頭集體重挫,尤其白酒股集體跳水,連一向堅挺的茅臺短短几日跌超18%,幾千億市值灰飛煙滅。

跌了三天,坐擁百萬群眾基礎的易方達中小盤釋出公告,暫停申購併於2月26日大額分紅。已經跌怕的基民心頭一緊,再次炸了鍋。基金經理張坤成了被攻擊

的物件,年前還喊著“坤坤勇敢飛,ikun永相隨”,不到一個月時間,“坤哥”成了“坤狗”,甚至已經有人在問“張坤你會不會炒股”了。

16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波卡平行鏈利好再次來襲,能否拯救加密貨幣下跌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