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週末的時候,bo姐看到一個數據。說是從2021年開年以來,1月1日-2月28日,短短兩個月時間,固收+募集規模達1400億。估計在權益基金之外,開年以來就固收+最火了!真正的人生,也應該像固收+基金一樣,遇山開路,遇水架橋;人見人愛,花見花開……
2個月大賣1400億!
事後,bo姐也透過Wind資料查了下,確實是這個數,固收+產品2個月裡募集總規模1389.83億。
這個資料,比起去年同期的285.58億,增加約387%。
可以明顯看出,基金募集規模是非常給力的。募集規模較高的固收+基金產品,部分產品名單如下。
細分來看,廣發均衡優選混合A、華安添利6個月債券A、廣發恆信一年持有期混合A,募集規模分別達到148.53億、115.51億、102.88億,3只產品均突破百億。
還有嘉實浦盈一年持有、易方達悅弘一年持有、鵬揚景明一年混合,3只基金募集規模在50億以上。
固收+產品為啥這麼火熱?bo姐在以前的文章中,跟大家寫過不少次。
固收+基金的秘訣在於:以安全資產,主要是靠譜的債券資產為底倉,用來提供基金的基礎收益。小部分資產用來買股票、打新股、可轉債等。
在嚴控回撤的前提下,追求較高收益率。
bo姐認為,風險偏好較低、有理財需求的投資者,還有基金小白,都可以關注固收+策略的基金。
主打固收+策略的基金產品、基金經理,因為這樣的投資策略確實很香甜,bo姐一直有幫大家留意。
bo姐幫大家做了一個固收+老司機名單,比如張清華、何秀紅、黃華、林樂峰、胡劍、過鈞、馬龍,都在名單中。
10位固收+老司機,值得我們重點關注。
bo姐從名單裡挑了3位,下面跟大家一一分析下。
中歐基金黃華
我們先看第一位,中歐基金的黃華。
從證券從業經驗來看,黃華目前有12年證券從業經驗(管理基金近4年)。
在12年的投研中,黃華幾乎接觸過了所有的資產類別:股票、債券、私募、房地產、境外投資等。
可以看出,黃華投研功底紮實,曾經歷過市場的風風雨雨,大類資產投資經驗豐富。
黃華在加入中歐基金之前,曾先後就職於平安資管、平安集團、平安財險並負責組合投資,任職長達9年,帶領團隊負責5000億的保險投資資金,團隊業績連續5年超越同類賬戶平均收益和業績基準。
在2016年11月,黃華加入了中歐基金。
黃華的代表作之一,是中歐雙利債券A。自2017年4月5日黃華任職起,截至到今年的2月28日,任職總回報28.84%,超越同期業績基準20.04%。
從淨值走勢來看,中歐雙利債券A成立以來,基金淨值穩健攀升。
不僅平穩穿越了2017年下半年的債熊和2018年的股熊,還把握到了2019年、2020年的小牛市。
從淨值回撤來看,中歐雙利債券A成立以來最大回撤-3.52%,時間區間正對應去年新冠疫情期間。
在固收資產配置方面,黃華以高等級信用券和利率債為主,鎖定基礎收益,並且會合理運用槓桿;權益資產方面,主要尋找結構性投資機會,以中長期投資為主。
在行業配置上,我們以2020年基金中報為例,黃華的權益配置主要在醫藥生物、電氣裝置、傳媒、非銀金融、食品飲料的行業。
對於任職基金經理,黃華這麼評價:
“作為基金管理人,應該謹慎、謹慎、再謹慎,認識到自己管理的資金來自普羅大眾,要時時刻刻把風險控制放在首位。不能讓投資者虧錢,更不能拿投資者的錢去冒險。”
妥妥的,黃華是一位業績出色,從業經驗豐富、責任心很強的基金經理。
易方達基金張清華
第二位基金經理,是易方達張清華。
在張坤、蕭楠、陳皓之外,張清華可能是易方達基金最有影響力的基金經理了。在公募固收+圈裡,張清華也是公認的股債領域投資老司機。
目前,張清華有14年證券從業經驗。
張清華所管理的基金產品,多是二級債基、偏債混合型基金,主打固收+策略。
從管理規模來看,截至2021年3月1日,管理總規模1122.72億,任職期間最佳基金回報218.87%。
易方達裕豐回報債券,是張清華的代表作之一。張清華已經管理長達7年,任職回報高達115.05%。
從產品淨值走勢來看,基金成立以來穩健攀升。
產品成立以來最大回撤是8.75%,時間對應2015年股市大跌期間。其它時間,最大回撤不超過4%。
在行業配置上,以基金2020年中報為例,基金權益配置主要在醫藥生物、食品飲料、家用電器等。
張清華在管理固收+產品中,有這樣一個明顯特徵:有機會賺錢的時候,要多賺。
簡單說,就是在順風時,務必滿舵!
張清華管理的基金的優勢在於,基金不是做單一資產配置的。
如定增市場、大宗交易、新股申購、股市投資、債市投資等,基金都可以參與,基金收益多元化。基金收益多元化,也可以嚴控淨值回撤,給基民穩穩的幸福。
然後,在投資中,如果哪個市場機會較大的時候,張清華會抓住機會,多賺點。
“往往股票沒機會的時候,債有機會。債沒機會的時候,股票有機會。其實,大類資產的本質不是擇時(而是比較),觀察哪些市場更有機會的時候,更多的參與那些市場。順風時,務必滿舵。”
不同資產類別的機會發生的時點往往不同,這就給了張清華在時間、空間上抓住機會的發揮餘地。
工銀瑞信基金何秀紅
第三位固收+老司機,是工銀瑞信基金的何秀紅。
bo姐查了下,截至目前,何秀紅有13年證券從業經驗。擔任基金經理管理產品,也長達10.06年。
從資料中可以看出,何秀紅的債市資產投資經驗非常豐富,管理“固收+”產品的時間也非常之久。
bo姐記得,何秀紅是2009年加入工銀瑞信基金的。後面一直在工銀瑞信工作,投研功底很紮實。
實際上,投資年限長、回報給力的公募大佬,過往跳槽都不太頻繁。多是沉下心來專心投資研究,與公司團隊默契配合,長期業績給力。
何秀紅的代表作之一,是工銀產業債債券A。
何秀紅從基金2013年3月29日成立管理至今長達8年,任職回報82.02%,產品淨值走勢也很穩。
她管理的工銀豐收回報、工銀四季收益、工銀產業債、工銀添慧等,成立以來年化回報均7%以上。
從產品回撤來看,工銀產業債債券A成立以來,最大回撤7.36%,時間對應2015年股市大跌期間。
2016年以來,產品最大回撤不超過3%。
回撤控制得比較好,主要源於何秀紅對大類資產的相對價值的把握,以及她對個股和券種的精選。
業績歸因分析來看,何秀紅透過股債大類資產擇時,獲得貝塔收益,佔超額收益貢獻的三分之一;其餘三分之二,來自精選個股和對一些券種的把握,獲得阿爾法收益。
從投資風格來看,何秀紅的投資風格比較穩健,債基管理能力突出。
擅長對宏觀經濟基本面的判斷,從而形成對大類資產的看法,在此基礎上,尋找具有較強安全邊際的資產。
【風險提示】本文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及承諾。基金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