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稻盛和夫27歲白手起家,用40年的時間建立了京瓷和KDDI兩家500強企業,他一生都在堅持六項精進原則,他認為不管是企業發展還是經營人生,只要堅持六項精進,我們的人生將變得更加美好。

付出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

付出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是六項精進的第一條,也是最重要的一條。

俗話說一分耕耘一份收穫,沒有努力,一切成功都是紙上談兵。

創業之初,稻盛和夫資金不足,對經營企業一竅不通,每天都圍繞目標堅持不懈地進行思考,一日三餐衣食住行都在公司,不管是50萬日元的訂單還是10萬日元的訂單,他都親自一個個跑去與客戶溝通接洽業務。

在書中他說:

不管多麼偉大的事業,都是由貌似平凡的一步步努力所積累而成的。

日本作家村上春樹,為了寫作,每天堅持4點半起床,為了讓自己的身體能夠承受寫作的強度,他每天堅持跑步,因為長時間的堅持和努力,才能產出許多著作。

世界著名作家巴爾扎克,為了寫作,幾乎不睡覺,每天喝50杯濃咖啡,用20年的時間寫下了《人間喜劇》、《高老頭》等90多部小說。

李嘉誠因為家庭貧苦,早早輟學打工,即使每天工作十幾個小時,也沒有放棄努力學習,每天下班就用油燈讀書到深夜,沒有書,他就去翻垃圾桶裡中學生扔掉的教材,正是靠著這樣十幾年的努力,讓李嘉誠從一個跑堂學徒脫穎而出。

從這些熟知的名人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出,這個世界上成功是沒有捷徑的,你必須非常努力,才能看起來毫不費力。

有時間抱怨、發牢騷,不如前進一步,哪怕只是一寸,也要努力向上提升。

謙虛戒驕

中國有句話叫“滿招損,謙受益。”

花朵內蘊芬芳,卻含蓄合苞,麥子飽育顆粒,卻低頭彎腰,用謙虛之心換來幸福,還能淨化靈魂。

尼采說:

謙遜基於力量,傲慢基於無能。

當一個人志得意滿,一切順利的時候,耳朵就聽不進去勸勉的話,容易得意忘形,造成樂極生悲。

項羽很有雄才大略,但為人剛愎自用,瞧不起韓信,又不聽謀士范增進言,在鴻門宴上放虎歸山,最終導致自己四面楚歌,自刎烏江。

相比之下,劉邦雖然才略上不及項羽,但為人謙遜,虛心納諫,贏得了張良、韓信這樣的忠臣,最終打敗了楚霸王,建立了大漢王朝。

三國時期,周瑜非常傲嬌,他認為自己絕頂聰明,由於諸葛亮的出現,讓自己被比下去,就一直把諸葛亮當成自己的死對頭,多次有想陷害諸葛亮的念頭,於是心裡越發仇恨諸葛亮,但諸葛亮心胸寬懷,認為自己有許多不足,總是虛心向別人請教,終成為一代軍師。

還有清代被稱為“半個聖人”的曾國藩曾說過:

謙卑含容是貴相,心存濟物是富相。

意思是一個人是不是富貴的相,不是你長得好不好看,而是看你有沒有謙卑的態度,一個人富不富,不是看你擁有多少財富,而是你能不能時刻想到別人,幫助別人。

越高貴的人,越樸素謙卑,虛懷若谷,因為他們明白,只有謙卑地低下頭,不斷修行,才能讓自己更至善至美

驕傲就像一杯水,當它是滿的狀態時,就再也裝不下更多,時刻保持一顆謙卑之心,放空,才能學到更多知識。

時刻反省自己

蘇格拉底曾說過:

未經自省的人生是沒有意義的。

反省是一次自我解剖的過程,透過發現自己的不足,不斷完善自己,瞭解自己,從而更好的自我提高和成長。

畫家齊白石88歲的時候,詩人艾青帶著一副齊白石早年的畫上門拜訪,請他鑑定真偽。

齊白石一看,確實是自己幾十年前的作品,當即提出要拿出自己剛完成的畫作來交換,艾青不同意趕緊把畫收起來,抱在懷裡說:“您就是拿20幅畫,我也不換。”

艾青走後,齊白石對家人說:“我十幾年前的畫比現在的好太多了,出名後,走到哪裡都是讚譽,也沒人說我的不是,今天看自己年輕時的作品,發現原來自己退步太多了。”

在意識到這點後,從那天起,齊白石便從最基礎的描紅做起,苦練繪畫,絲毫不懈怠。

正是憑著這股自省的力量,齊白石不斷修正自己在繪畫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即使是在晚年,齊白石的作品依舊得到人們的尊重和喜愛。

金無赤足,人無完人,每個人都會犯錯,重要的是我們要學會自省,看到自身問題,去克服,去一點點改變,才能成為更好的自己。

就像有句話說的:

樹木要想長得直,就必須紮根土地,除去旁生枝杈,人生要行得順,就要不斷自省,一步步才能走得踏實。

活著就要感謝。

福禍如同交織的繩索,好壞事交替發生,這也是我們的人生。

無論對誰,對什麼事,好也罷,壞也罷,晴天也好,陰天也好,常懷一顆感恩之心,走出開啟幸福的第一步。

我們每個人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但不可能單身一個人活在這個世界上。

沒有水源,就沒有生命;沒有父母,就沒有我們自己;沒有親情、友情和愛情,世界就會是一片黑暗和孤獨。

朋友、同事、家庭成員、單位同事構成了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

身處逆境,感恩活著,身處順境,感恩一切。

感恩是學會做人的支點,它可以消除我們內心的積怨,改變對事情的態度,塑造良好的性格。

積善行,思利他

《周易》中有言:

“積善之家,必有餘慶。”

利善利他,言行之間留意關愛別人,行善積德有好報。

書中稻盛和夫說:這個世界存在因果報應的法則,多做好事、善事,那麼家人、家族就會有好報,這種好報還會讓我們受益一生。

利他的行為,就是以親切、同情、和善、慈悲之心去待人接物,這種行為,一定會給你帶來莫大的幸運。

可惜的是,這位司機證照齊全,也買了商業保險,只要報警並叫救護車把老人送去醫院,後續的治療都會有保險公司賠償。

但他為了一時惡意,逃避責任,覺得撞傷不如撞死,就這樣把一個民事賠償案件變成了一個赤裸裸的故意殺人案。

如果事情相反,他懂得將心比心,選擇了將老人送到醫院,那麼他的人生又會是另一種可能。

《菜根譚》中有這樣一句話:

“為善不見其益,如草裡冬瓜自暗應長。”

意思是,行善沒有見到報答,好比草叢裡的冬瓜,即使人眼看不到,它照樣茁壯成長。

所以,多想好事,做好事,在受命運支配的同時,又因為思善行善而不斷改變我們的品行。

不要有感性的煩惱。

路遙說:

人之所以痛苦,在於追求錯誤的東西,如果你不給自己煩惱,別人也永遠不可能給你煩惱,因為你自己的內心,你放不下。

生活中,我們常常會因為各種事情而擔憂、恐懼、害怕、甚至嫉妒,腦子裡明明知道悔恨和煩惱也是無濟於事,可還是忍不住反覆去想“如果.....要是......”於是心頭的愁雲就這樣揮之不去。

人生在世酸甜苦辣,喜怒哀樂都是極為正常的事情,把他們當成一種體驗,不要老是忿忿不平,不要讓過去的憂愁支配自己的情緒。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失之坦然,得之淡然。

感性煩惱無助於我們解決任何問題本身。

遇到問題,我們及時去反省,但沒有必要一直耿耿於懷,所謂”事已至此,無可奈何。”

與其煩惱,不如改變策略,讓自己重新振作起來,朝著新的目標,採取新的行動,更全力以赴,全神貫注地投入到工作、學習和生活中。

最後

總結一下六項精進法則:

付出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還要時刻保持一顆謙虛的心;

及時反省自己,感謝身邊一切事物,多想好事,做好事;

在經受挫折煩惱後,積極面對,以更好的姿態去面對一切,一步一個腳印,修煉自己,精進自己。

~~再次看這本書依然覺得很受用,推薦給每個奮力向前的你,加油(ง •̀_•́)ง~~

16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116個重點專案集中開工:全力打造“廊永固”航空都市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