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文丨劉白 編輯丨百進

蘇寧控股集團董事長張近東關注“新基建”的話題,在“蘇寧賣身深圳國資”面前顯得冷冷清清。

鮮少拋頭露面的張近東,總會被人提及數年前和電商“小兒”劉強東的賭約——若京東增速超過蘇寧易購,將會把蘇寧送給京東。

轉眼間間近十年過去了,幾番征戰殺伐之後,張近東以及他的蘇寧,卻無法再用當初的口氣說出當初的話了。

01

賭上身家的口水戰

商業本身就是一場“賭博”。2012年,“美蘇爭霸”偃息旗鼓已有時日,蘇寧一路躺贏,對比人走茶涼的國美,正是風光無限的時候。

資料顯示,2011年,蘇寧營收、淨利潤的規模已到達938.9億元和48.2億元的規模,年末門店總數更是達到了1684家。同期,國美營收、淨利潤分別為598億元和18.4億元,門店總數1079家。

短暫的勝利,讓張近東有了更大底氣。2012年,北方的京東揭竿而起挑起矛盾,宣稱“未來三年大家電零毛利,保證比國美、蘇寧便宜10%以上”。彼時,京東的年營收剛剛過200億元。力量懸殊,張近東自然有底氣,應之以“價格必然低於京東,價差雙倍賠付”。

隨後,“上網買電器”的消費者聞風而動,京東和蘇寧展開了一場白熱化的角逐。從某種意義上,藉著與同臺對壘的身份,京東的聲名得以再上層樓。

有意思的是,在京東上市之際,並沒有公佈2012年上半年的業績,京東、蘇寧競速也自然沒有定論。

不過,電商創業者劉強東和千店掌舵人張近東掀起的口水戰,顯然是前者收穫得更多。張近東也明白,“蹬三輪”的京東不過是碰瓷“開寶馬”的蘇寧。這場賭局,讓京東成為消費者線上買家電的首選。

這一成長還是蘇寧真金白銀大幅增加投入後的結果。其財報顯示,同期該公司增加的廣告促銷費用、租賃及倉儲費、人員費用合計達到18億元,分別同比增長了32.6%、24.6%、14.6%。這直接導致了蘇寧在2012年的主營業務利潤率從上年的18%跌至16.9%。

如果非要給張近東和劉強東的這場賭局設定一個結局的話,可以給蘇寧一個邏輯上的勝利聊以慰藉。雖然京東不曾公佈2012年上半年的業績情況,但從全年來看,京東2012年銷售收入同比增長95.8%,半年增速低於120%也不是不可能。因此,劉強東輸給了張近東也是有可能的。

另一方面,根據《2020年中國家電行業年度報告》,2017年以來,蘇寧易購以23.8%的市場份額,連續第4年佔據家電行業渠道第一。京東、天貓、國美緊隨其後,市佔率分別為17%、10.6%、5.3%。

02

躺贏國美的那些日子

2006年,張近東曾因國美揚言要收購蘇寧而宣戰:“蘇寧做不過你,我一定送給你。”

彼時,劉強東還在北京試水線上交易,對於張近東而言不過是身後人。而從北京起家的國美一路向南,2005年連續收購了哈爾濱黑天鵝、深圳易好家、武漢中商,並以收購江蘇金太陽一舉進入蘇寧的南京大本營;進擊的國美,才是張近東身前最大的敵人。

蘇寧不是沒有應對之策,在國美南下之際,張近東曾密切接觸北京的大中電器,欲掏國美大本營,但最終還是讓國美截了胡,用更高的價格收購了大中電器。

在吃瓜群眾們看來,早期的黃光裕和張近東性格差異明顯。前者激進、大膽,有“三分把握”的事立馬就做”;後者則更偏向保守、執著。

以電商為例。蘇寧在1999年就有線上化的嘗試,先後跟8848、新浪等網站合作,還承辦了新浪網首個電器商城,嘗試與門戶的網購嫁接。但再到蘇寧組建B2C部門、開始電商實踐,則已經是2005年的事了。而其旗下電商平臺蘇寧易購,甚至是直到2010年才正式對外發布上線。

對比之下,國美在2002年10月成立了電子商務部,隨後推出網上商城。2003年,棄文從商的馬雲終於推出了淘寶;2005年,京東商城上線,搭建起了3C全品類的產品線。

儘管彼時“產業+網際網路”的概念還未大行其道,但開拓者們一個接一個敲響了時代的大門,蘇寧卻始終睜著眼睛行動遲緩。

在門店方面,黃光裕早早就實施了利潤換市場的打法,儘管單店利潤比蘇寧低,但在2007年,國美的門店數比蘇寧多出了近500家。有業內人士曾感嘆,如果不是2008年黃光裕入獄,國美搶佔市場份額的打法還有更大的成長空間,“美蘇爭霸”還有很多懸念。

沒有如果,只有事實。2008年11月,黃光裕突然被警察帶走,國美梁塌。同時,張近東賭下的“蘇寧做不過你,我一定送給你”取得勝利。

但在電商戰場,張近東的保守、堅持卻沒能等到馬雲和劉強東牆塌,反而因為拖著沉重的線下包袱,失了電商先機。

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裡,在蘇寧的電商戰略中,一直強調“線上線下融合”,這很像當下“無界零售”的樣子。

張近東也低估了電商“小兒”劉強東的戰鬥力。儘管彼時京東的營收和淨利潤規模均低於蘇寧,但“市場份額”的打法沒來得及幫到黃光裕,卻幫到了劉強東。2014年,京東以全年1150億元的營收首次超過蘇寧的1091億元收入,成為了國內最大的零售商。

03

國資接盤後的新戰事

無論是劉強東還是黃光裕,從賭局本身而言,張近東都算得上贏家。而後,張近東的賭性越發大了——自2016年開始,蘇寧的鉅額投資明顯加速。

根據CVS投中資料,2016年-2019年蘇寧完成了超過30筆股權投資,其中超過10億元的近10筆,包括48億元收購家樂福中國80%股權、95億元投資萬達商業、27億元收購萬達百貨、40億元參與中國聯通混改等。涉及零售的,幾乎都是線下業務。

最為知名的,還要數200億元支援恆大緩解許家印的燃眉之急。原本2021年恆大回A終止,這筆錢可以回款解蘇寧近渴,但張近東不愧是和許家印喝過“交杯酒”的摯友,200億元,要賭恆大一個未來。

如果說線下零售是為了蘇寧業務版圖,恆大戰投是念及故交之情,那體育上的投資似乎也可以安插上一個打響知名度的美譽。這幾年,蘇寧在國米投入了7億多歐元(約54億元),還有投資了6年的江蘇足球隊和投資了4年的電競隊。其中,蘇寧足球俱樂部已於2月27日當天宣佈了停止運營。

原本業外投資一直都是蘇寧補足業績虧損的利器,但2020年的市場震盪成為致命一擊,使其債務危機也被擺到檯面上來。

2月28日晚,蘇寧易購釋出公告稱,深圳國際控股和深圳鯤鵬分別接手了蘇寧易購8%和15%的股份。從股權關係來看,股權劃轉後,張近東仍然持有蘇寧易購15.72%的股權。

兩家深圳國資的到來,不僅為蘇寧易購帶來了近150億元的活錢,還為蘇寧畫好了一張美好藍圖。

現階段,蘇寧在華南的市場佔有率低於華東、華北。據蘇寧方面透露,深圳國資入股後,蘇寧會在深圳設立華南地區總部,這就有利於蘇寧在華南地區拓展市場、提升市場佔有率和經營效率。具體來看,深國際在深圳及周邊具有強勢的物流話語權,這對於蘇寧的物流板塊將會有更好的增益。

另一個更為長遠的戰略意義在於,深圳國資入駐蘇寧以後,常以科技強身的深圳,也有了屬於自己的電商巨頭。如此一來,北京有京東,杭州有阿里,上海有拼多多,加上深圳的蘇寧,聽起來是不是一個很誘人的電商新格局?

責編|唐衛平·編輯|杜海 百進·校對|然然

宣告:文章僅供參考,勿作投資建議。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14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市場起伏,如何獲得更“安心”的持有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