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近兩年零售業出現了巨大危機。在疫情的影響下,實體店正在倒閉,流量紅利消失後,電商賣家也相繼消失。

但萬事萬物有生有滅,當傳統的商業模式被淘汰,也意味著將迎來新一輪造富機會。

想要抓住新機會,就要認真看完零售業的5次變局,做好未來10年的佈局。

1

在不同的時代背景下,零售業的賺錢邏輯也是不同的。

零售業想要賺大錢,必須要研究市場的供需結構、科技的發展、人們的消費需求、消費決策、交易成交等等。

在80年代,由於物質匱乏,零售業想要發展就要以貨為中心。

在賣方市場的時代,只要有貨就可以實現供不應求,賺得缽滿盆滿。

隨著工業化的發展,市場產品逐漸豐富,人們的收入也在不斷提高。

所以到了90年代,零售業開始從賣方市場為主,變成買方市場為主。

而且當人們有了消費能力,不但要滿足物質需求,也願意為品牌的溢價買單。

這個時期的零售業,就需要透過品牌連鎖的模式,去滿足人找貨的購物需求。

用品牌佔據消費者的心智,以連鎖搶佔線下實體門店入口,才能在抓住新的機會。

2

從2000年以後,網際網路開始興起,零售業也將再次被顛覆。

因為,網際網路的出現改變了人們的生活和購物方式,也顛覆了大賣場與連鎖店的經營方式。

在產品逐漸過剩的時代,網商可以藉助網際網路平臺的流量優勢,衝擊線下實體店。

由於當時處於流量紅利期,開網店的獲客成本非常低,從事電商相關的人,就抓住了造富機會。

在PC時代,零售業雖然可以藉助網際網路賦能,可想要獲取客戶,依然還需要以人找貨的邏輯去實現。

就是消費者想要購物,必須要透過電商平臺去搜索想要的商品,商家想要獲取流量,就需要依附在平臺去獲取流量,產生交易。

但從2016年開始,隨著智慧手機的普及、網路的升級,零售業進入了使用者為王與貨找人的時代。

在此期間,零售商家不但可以藉助平臺電商去做引流,還能借助社交媒體平臺,以及內容的方式去連線消費者。

零售業能夠實現人找貨,主要取決於需求和科技技術兩個方面。

從需求方面來看,人們的需求越來越多樣,因此需要更多的產品、更精準的營銷去滿足人們的需求。

那麼想要實現增目標,就需要藉助網際網路平臺的大資料與人工智慧,實現內容的智慧分發,活動的智慧分發,去實現精準營銷,提升轉化率與復購率。

3

人找貨的購買方式,並非網際網路時代的產物,從古至今一直都存在。

以前的賣油郎,賣貨郎,賣冰棒雪糕的,下鄉賣豆腐、走街串巷賣醬油的,其實用的都是人找貨的邏輯。

只不過隨著科技與技術的發展,人們的購物場景變了而已。

過去的人找貨是以叫賣的方式吸引人,產生交易,2016年-2018年期間的人找貨,是依託網際網路平臺的大資料為精準人群推薦內容與營銷活動,驅動消費者購物。

但隨著科技的發展,智慧硬體在不斷更新迭代,網路在不斷升級,於是到了2018年-2021年,短影片直播帶貨開始爆發,這也將給零售業帶來巨大的商機。

無論線上還是線下的零售商,都可以藉助短影片作為場景,為消費者推薦產品的使用場景,讓其體驗產品的價值。

同時也可以透過短影片的方式,去展現品牌的文化,價值以及人格烙印,塑造品牌的IP或者個人IP,以人格烙印,情感連線的方式,在短影片平臺去圈粉。

當品牌擁有了粉絲,不但可以透過短影片,直播的方式去帶貨,也可以藉助粉絲為入口,實現裂變式的銷售。

從公域的場景來說,當我們在短影片平臺獲取大量粉絲,就能夠在釋出短影片內容的時候植入商品連結。

不過在實現裂變銷售之前,需要在短影片平臺開通小店,打造自己的自營式商城。

公域流量雖然圈粉快,可是粉絲的黏性不強,所以零售商家想要實現持續變現,就要把公域粉絲匯入私域與其建立強關係,並實現裂變式的銷售。

那麼想要實現這個目標,就需要在私域流量池的基礎上,依託小程式打造自營式社交電商,把銷售環節中的利潤與粉絲共享。

不但可以驅動粉絲持續消費,也可以透過獎勵機制,讓粉絲在私域社交場景分享傳播,實現裂變式銷售。

7
最新評論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2021年兩會工作報告點評|向高質量發展邁進,兩大關注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