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事件

2021年3月5日,兩會開幕式在北京召開,李克強總理彙報政府工作報告。

主要觀點

經濟發展更重質量。體現在兩個層面。其一、經濟發展到了一定階段後,結構目標重於數量目標。報告提出“經濟增長目標為6%以上”、“CPI增速3%”、“城鎮新增就業1100萬以上,城鎮調查失業率5.5%左右”等數量型目標,但和前幾年目標值對實際值約束大不同,受低基數影響,2021年實體經濟實現高增長的機率較大,以上目標指標對實際值的約束均不大;其二、強調透過結構性政策提升經濟發展質量。包括:1)就業方面,透過財政和貨幣信貸政策定向支援小微企業等保就業主體,透過社會保障、培訓等多種方式保障重點和弱勢就業人群就業。2)行業方面,產業結構高階化和現代化是提升實體經濟競爭力的必要手段,以科技創新促進產業升級,利用財政貨幣政策繼續支援先進製造業發展。

亮點1:財政政策依然偏積極,無需對基建投資過於悲觀。

2021年實體經濟繼續修復,此前市場預期宏觀政策逆週期調控必要性降低,政策可能退出,但工作報告對貨幣政策的表述還是延續中央經濟會議、貨幣政策報告“靈活精準、合理適度”表述,結構性政策並未退出。幾個資料值得重點關注:2021年財政政策收縮幅度低於預期,專項債額度僅較去年減少0.5萬億,財政赤字率(3.2%)雖低於2020年(3.6%),但較其他年份高(平均值2.44%)[1]。以11%的名義GDP增速估算,2021年財政赤字規模大約為3.6萬億,去年則為3.76萬億。對實體經濟而言,專項債是基建投資的主要資金來源,這也意味著財政對基建投資的支援力度依然不弱;對貨幣市場而言,和去年相比,除1萬億抗疫國債外,政府債發行壓力降低幅度有限,在PPI回升背景下,資金利率和短債利率或承壓。

[1] 統計2010-2019年財政政策的平均值

亮點2:產業政策著重提及產業鏈自主可控與“碳中和”,奠定“安全、綠色”發展基調。

本次政府工作報告相較去年增加了“增強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的表述,對保證產業鏈、供應鏈安全可控進行著重強調,這可能表明“國產替代”仍是後續政策執行的重中之重,利好新材料、信創、晶片等行業。“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及,“最佳化產業結構和能源結構,大力發展新能源”或將成為未來發展的重點任務之一,光伏、風能、核電等清潔能源和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或將受益。

風險提示:海外疫情控制超預期,央行貨幣政策邊際收緊。

正文

1.經濟增長更強調質量

2021年為十四五開局年,經濟發展更重質量。主要體現在兩個層面:其一、經濟發展到了一定階段後,結構目標重於數量目標。報告提出“經濟增長目標為6%以上”、“CPI增速3%”、“城鎮新增就業1100萬以上,城鎮調查失業率5.5%左右”等數量型目標,但和前幾年目標值對實際值約束較大有所不同,低基數下2021年實體經濟高增長的機率較高,以上目標對實際值的約束均不大;其二、透過結構性政策提升經濟發展質量。包括:1)就業方面,報告提出透過財政和貨幣信貸政策定向支援小微企業、持續受疫情影響的行業和主體,透過社會保障、培訓等多種方式保障重點和弱勢就業人群就業,提升就業質量。2)行業方面,產業結構高階化和現代化是提升實體經濟競爭力的必要手段,報告強調科技創新以促進產業升級,財政貨幣政策繼續支援先進製造業發展。貨幣政策方面,繼續提高製造業貸款比重、首次提出引導信貸資金更多流向科技創新、綠色發展領域;財政政策方面,報告提出將製造業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提高至100%,對先進製造業企業按月全額退還增值稅增量留抵稅額等結構性優惠政策。

表1:歷年政府工作報告中的經濟工作目標

注:財政赤字為估算值,假設名義經濟增長率為11%。

圖1:2012至2019年GDP增速政府目標對實際值約束較大

2.財政政策依然偏積極

2021年繼續“科學精準實施宏觀政策”,去年貨幣政策調控操作實際上已經反映了這一思路。當前實體經濟修復階段,宏觀逆週期調控必要性降低,精準調控可在呵護已有成果基礎上,根據內外部形勢變化進行預調微調,實現宏觀政策“穩定性”與“可持續性”目標的平衡。2021年以貨幣政策為代表的宏觀政策或將以結構性的調控為主。

財政政策依然偏積極,無需對基建投資過於悲觀。2021年實體經濟繼續修復,宏觀政策逆週期調控必要性降低。工作報告對貨幣政策的表述延續中央經濟會議、貨幣政策報告中的“靈活精準、合理適度”,延期還本付息等結構性政策並未退出。2021年財政政策依然偏積極,專項債額度僅較去年減少0.5萬億,財政赤字率雖低於2020年,但較其他年份高,以11%的名義GDP增速估算,2021年財政赤字規模大約為3.6萬億,去年則為3.76萬億。積極的財政政策意味著:1、專項債是基建投資的主要資金來源之一,2021年財政對基建投資的支援力度不弱,基建投資增速下滑幅度或有限,對實際經濟增長形成有效支撐;2、對貨幣市場而言,和去年相比,除1萬億抗疫國債外,政府債發行壓力降低幅度有限,在PPI回升背景下,實體融資需求較強,資金利率和短債利率或承壓。

3.產業政策:著重提及產業鏈自主可控與“碳中和”,奠定“安全、綠色”發展基調

著重提及產業鏈自主可控與“碳中和”,奠定“安全、綠色”發展基調。本次政府工作報告相較2020年增加了“增強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的表述,對保證產業鏈、供應鏈安全可控進行著重強調,這可能表明“國產替代”仍是後續政策執行的重中之重。“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及,“最佳化產業結構和能源結構,大力發展新能源”或將成為未來發展的重點任務之一。

著重強調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國產替代”仍為重中之重。相較於2020年政府工作報告的“穩定產業鏈供應鏈”,本次政府工作報告增加了“增強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的表述, 延續了此前的“十四五”規劃建議及中央工作會議提出的“實現產業鏈自主可控”。具體來看,本次報告特別提出“基礎研究是科技創新的源頭,要健全穩定支援機制,大幅增加投入,中央本級基礎研究支出增長10.6%”、“延續執行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75%政策,將製造業企業加計扣除比例提高到100%”等措施來推動企業以創新引領發展,補齊產業鏈供應鏈中的技術短板。保證產業鏈、供應鏈安全可控表明“國產替代”可能仍是重中之重,利好新材料、信創、晶片等行業。

“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提,清潔能源、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將受益。本次政府工作報告強調“紮實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各項工作。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達峰行動方案”。值得關注的是“碳達峰、碳中和”這一概念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是首次提及。此前,“碳達峰”目標已在2020年12月12日的氣候雄心峰會上明確:“到2030年,中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將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佔一次能源消費比重將達到25%左右,森林畜積量將比2005年增加60億立方米,風電、太陽能發電總裝機容量將達到12億千瓦以上。”本次以政府工作報告的形式進一步強化上述目標的重要性。

我們認為,在“碳中和、碳達峰”目標驅動下,能源結構可能將面臨調整,化石能源消費尤其是煤炭消費在一定程度上或受到限制,清潔能源發展預計將受到政策大力支援。“碳中和”目標不僅適用於國內,其他主要經濟體也同樣適用,美國、歐洲、日韓均需要在2050年前達成“碳中和”目標。2020年9月,歐盟釋出《2030年氣候目標計劃》,將2030年溫室氣體減排目標由原有的40%提升至55%,具體措施包括強化可再生能源政策、提高車輛二氧化碳排放標準等,這或將帶來外需的旺盛,利好我國相關產品的出口。“碳達峰、碳中和”目標驅動下,光伏、風能、核電等清潔能源和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或將受益。此外,本次報告也強調要“加快建設全國用能權、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完善能源消費雙控制度。實施金融支援綠色低碳發展專項政策,設立碳減排支援工具。”相關配套市場設施建設或也將加速。

表2:全球主要國家碳中和目標達成時間

圖2:2021-2025年年均新增光伏裝機量將達到70-90GW

圖3:全球新能源車預計未來三年年化增速超20%

風險提示

海外疫情控制超預期,央行貨幣政策邊際收緊。

風險提示

本證券研究報告所載的資訊、觀點、結論等內容僅供投資者決策參考。在任何情況下,本公司證券研究報告均不構成對任何機構和個人的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投資者在決定投資前,務必要審慎。投資者應自主作出投資決策,自行承擔投資風險。

本研究報告由東興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所撰寫,東興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是具有合法證券投資諮詢業務資格的機構。本研究報告中所引用資訊均來源於公開資料,我公司對這些資訊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證,也不保證所包含的資訊和建議不會發生任何變更。我們已力求報告內容的客觀、公正,但文中的觀點、結論和建議僅供參考,報告中的資訊或意見並不構成所述證券的買賣出價或徵價,投資者據此做出的任何投資決策與本公司和作者無關。

我公司及其所屬關聯機構可能會持有報告中提到的公司所發行的證券頭寸並進行交易,也可能為這些公司提供或者爭取提供投資銀行、財務顧問或者金融產品等相關服務。本報告版權僅為我公司所有,未經書面許可,任何機構和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複製和釋出。如引用、刊發,需註明出處為東興證券研究所,且不得對本報告進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刪節和修改。

7
最新評論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全球通脹上升週期已經到來,未來買什麼資產才能更好地保值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