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前兩天的那篇《一月掙到20萬,我是如何利用小區擺攤賺錢的》的文章中,現身說法大概敘述了整個事情的經歷,還沒有看過的朋友,可以關注我,往前翻翻。文章收到了很點贊,也有很多人透過留言或私信表示不相信這個事情,認為我在吹牛或者編故事。對此,我只想說的是,你永遠也賺不到超出你認知範圍之外的錢,除非你靠運氣,但是靠運氣賺到的錢,往往又會靠實力虧掉,這是一種必然。你所賺的每一分錢,都是你對這個世界認知的變現,你所虧的每一分錢,也是因為你對這個世界認知的缺陷。
第一個,洞察熱點事件的行為,找到可能的商業邏輯。擺攤經濟是2020年夏秋最熱門的民生事件,也是最多人參與的事件,人多就意味著需求多。這個事件裡面絕大多數的參與者,都是沒有什麼商業經驗的普通人,既然是普通人,那麼意味著有許多的需求是他們沒有想到過的,那麼這裡面就肯定會有生意可以做。
第二點,只有簡單和容易做的生意才能夠快速的做起來。很多人都習慣是正向思維,也就是我去擺攤,我賣什麼,什麼能賣火,怎麼去招攬陌生的顧客,把注意力和思維放到正向的搞銷量上去了。而沒有透過逆向思維去分析去考慮,怎麼樣才能夠成交的問題。這麼多人去擺攤,去當攤主,而且很可能是第一次,做他們的生意,遠比做未知和陌生的顧客生意更容易開啟局面。
第三點,找到剛需的痛點或者說賣點。擺攤有哪些東西是剛需的,擺攤的布,打光的燈,坐著的馬紮,這些東西對於一個攤主來說都是剛需。但還是我第二點所說的,很多人是正向思維,只把注意力放在怎麼能招攬顧客身上,卻忽視了自身的需求。很多的攤主會精心地擺放他們的貨品,也會盡可能保證足夠的照明,所以布和燈都會帶,但坐著的馬紮卻未必。實際上在整個擺攤經濟剛開始時,很多攤主特別是第一次接觸這個的年輕人,說白了三分鐘熱情,根本就沒考慮到坐著比站著更舒服,顧客都是周邊散步逛街的人,坐著意味著更多的成交機會,你沒見所有商場裡賣高檔服裝的店面,都有舒服的沙發嗎,就是讓你坐著舒服不想起來,從而做成生意。所以一個方便的摺疊馬紮,既是他們的剛需和痛點也是我的賣點。
第四點,有了賣點就快速落地執行。弄懂了邏輯,搞清了剛需,剩下就是快速的落地執行。在民生熱點裡做剛需生意是很容易的,我在一個擁有上千萬人常駐人口的省會城市裡,臨時擺攤的集市點沒有上萬也有大幾千,一個點賣幾個,這樁生意就有幾萬單的市場,同時以銷定量,拿銷量壓供應鏈,增大利潤點。
我不是在講神話,我是在做簡單的剛需生意。換任何一個普通人,搞定這樣的生意都沒有難度。無非是很多人沒有基本的商業思維,找不到剛需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