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對於大多數投資者來說,判斷基金優劣的唯一標準就是歷史業績表現。在老馬看來,業績表現只能說是分析和評價基金的起點。

成立以來30倍和20倍基金

成立以來10倍基金

成立以來10倍基金

我估計有不少投資者就是看著這樣的排行榜來篩選基金的,這樣選基真的靠譜嗎?過去基金能翻10倍,20倍,未來也能保持這樣的業績嗎?我們應該如何區分基金經理的運氣和實力?除了業績之外,我們還可以參照的依據還有哪些?

接下來老馬帶你衝破迷霧,選出優質的好基。

正視投資風險

一、瞭解自身風險偏好與承受能力

我反覆強調過,我們一定要對自己的風險偏好和承受能力作出評估,沒有完美的投資策略,只有適合自己的。這點很重要,關乎到我們能否長期持有。就跟我們拍拖一樣,兩個人如果三觀不合,在一起也會矛盾不斷,最終分手散場。如果是你穩健型或者說是風險厭惡型,你配置了一堆的行業主題基金,出現波動就開始焦慮不安,然後就是贖回,虧損離場。如果你是激進型,你的持倉裡面配置了一堆的債券類資產或者持有保守型基金經理管理的產品,在別人淨值上漲的時候,你也只能是乾著急。

二、正視風險,理解收益

對於基金,單純強調收益是沒有什麼實質意義的,我們是無法透過收益率來了解投資背後隱藏的風險的。

我們先來看下,不同的的投資品種他們之間的風險和收益是如何的。

我們大部分人持有的是權益類基金,持股比例多數是在80%以上,像張坤持股比例常年在90%以上,謝治宇持股比例常年也在85%以上,曲揚的投資風格則比較靈活,0%-100%之間波動。

另外我也統計了近五年股票型基金、債券型基金的年化收益率和最大回撤。

很明顯,年化收益率和最大回撤幅度是正向關係的,如果我們沒有關注背後的風險,一次回撤付出的代價就有可能“吃掉”我們多年的回報。就比如說朱少醒管理的富國天惠最大回撤是55.85%。

特別是2月18號以來,消費和白酒類的基金也是出現不小的回撤,跌幅超過20%的不在少數。其中包括不乏劉彥春、葛蘭這樣的明星基金經理。

那麼我們該如何挑選優質基金呢?我的策略是:定性+定量分析

一、定性選基:多維度看待基金業績的持續性和穩定性

1、尋找靠譜的基金經理

在篩選基金經理的時候,老馬的觀點還是要優先考慮管理年限在5年以上的,至少應跨越一個完整牛熊週期,並且對所管理的基金管理時間相對較長,而不是頻繁的接手更換新的產品進行管理。需要注意的是,基金經理的從業年限不一定等於基金經理的管理經驗,從業經驗包括了基金經理從事相關行業研究與投資工作的整體工作年限,而基金經理管理經驗指的是基金經理擔綱管理公募產品的年限,我們可以從基金的年報或者季報中查詢到基金經理的歷史管理經歷。

基金經理要有自己的能力圈,也就是我們說的擇股能力。要警惕跟隨市場的基金經理,只是單純擁抱機構抱團股是很危險的行為。比如典型的案例就是匯安鄒唯管理的新基金,建倉欠缺考慮,沒有按部就班做好安全墊設定,成立僅13個交易日淨值就跌了18%。

鄒唯也是為數不多的管理十年,年化回報率能保持在10%以上的基金經理,就是這樣的經驗老道的基金經理都會犯這樣低階的錯誤,更別說那些新生代基金經理了,這樣的案例不會是第一個,也不會是最後一個,所以我們一定要懂得甄別。

2、尋找投資實力強大,投資者利益至上的基金公司

基金公司規模大小代表了市場對於基金公司品牌的認可度,是其旗下投研和營銷等能力的綜合體現,但並不能作為評判一家基金 公司好壞的唯一指標。站在投資者的角度來看,能夠持續為基金持有人賺取長期投資回報的基金公司才是好公司。因此,相較基金公司規模,我們在評價一家基金公司時更加關注基金公司是否能和投資者實現雙贏,即在規模擴張的同時,也注重在投研方面 的資源投入、制定良好的培養機制和考核激勵制度來栽培和留用優秀的投研人才、設計了合理的規模管控制度和風控制度以保護 現有投資者利益。

3、關注基金的費率

基金的手續費包括看得見的申購費和贖回費,也包括看不見的管理費和託管費,這些都是我們的成本,在侵蝕我們的投資回報。

基金費用對基金業績的侵蝕程度到底有多大呢?我們假設一筆1萬元的投資,假設每年股票型基金和債券型基金的每年費前回報率分別為10%和5%,如果基金不收取任何運營費率,投資者在5年後可實現的總收益分別為16105元和12763元。但是 如果我們計入費率的影響(假設股票型基金和債券型基金的費率水平分別為1.77%和0.44%),投資者到手的收益實則為14850 元和12498元,較費前分別減少了7.79%和2.08%。

二、定量選基:比較風險調整後的收益,挖掘超額收益

基金的業績表現,是指基金在一定評價期間的運作成果,不僅包括基金在此期間獲取的收益,也包括基金為獲取收益而承擔的風險。衡量基金收益能力的強弱,可以從絕對收益(年化收益)和相對收益(同類排名)兩個角度進行。若進一步解剖,基金收益可分為承擔系統性風險而獲得的Beta收益,以及承擔主動管理風險而獲得的Alpha收益。評價風險的指標,則是從基金收益的波動性(業績標準差)和最大損失(最大回撤)來衡量。

長期來看,投資者個人的能力與偏好會隨著時間的變化有所調整,市場也處在持續的波動中,投資者要定期、適時進行重新評估與匹配,方能做時間的朋友,在長期時間維度上獲得較 好的收益。

7
最新評論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中芯國際與ASML籤 12億美元大單,除了EUV光刻機都能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