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etasia3/5刊發Cabe Atwell的文章,分析指出稀土金屬供應鏈陷入全球政治漩渦。
在過去的20年裡,智慧手機和膝上型電腦中使用的稀土元素的需求呈爆炸式增長,但供應鏈卻陷入了全球政治的漩渦。
稀土金屬及其合金充斥在我們的許多日常裝置中:充電電池、手機、磁鐵、熒光燈等等,不勝列舉。但是,與任何稀有或搶手的資源一樣,供應鏈被捲入了全球政治。在過去的20年裡,隨著個人手機的普及和在電腦部件中的使用量的增加,需求量呈爆炸式增長。
更為複雜的是,它們在國防工業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構成了精確制導武器、GPS裝置等,而世界上大部分的供應都由中國控制。雖然在過去的幾年裡,人們對替代品的興趣一直在增長,但中國最近推動的更嚴格的控制使這種興趣更加複雜。那麼,我們電子裝置的未來是什麼樣子的呢?
雖然稀土金屬並不像其名稱所暗示的那樣在地殼中極少發現,但歸類為稀土金屬的元素很難找到可提取的濃度。雖然美國、澳大利亞和巴西等其他國家確實存在主要的儲量,但中國的稀土元素產量佔全球的60%以上,控制著全球30%左右的儲量,估計有9900萬噸。
2020年,他們的出口量降到了5年來的最低點,截止到2021年1月底,中國政府已經發布了一項法案草案,要求企業進出口稀土必須遵循管制法律法規,這是政策的延伸,旨在禁止中國出口可能被挪作軍事用途的技術。
很多人猜測,這是與美國持續緊張關係的延續,也是對美國努力建立合作伙伴網路、奪取科技戰線更大控制權的迴應。
對中國或其他國家來說,為應對政治緊張局勢而對供應鏈進行控制並不新鮮。2010年,中國因領土爭端限制了對日本的可再生能源出口。新的出口法規似乎有可能在12月前透過成為法律。這些限制措施有可能不會按計劃進行;2010年對日本實施的限制措施導致日本與澳大利亞的合作關係,使中國在全球開採量中的份額從98%下降到目前的60%左右。
事實上,作為政治制裁的一種形式,實行供應鏈控制的歷史,已經推高了非中國生產商的估值,使他們能夠為擴大采礦和加工能力提供資金。
長期以來,確保供應的需求也已經促使美國和澳大利亞共同打造替代供應鏈。即將離任的政府在2018年開始做出提高供應鏈彈性的嘗試,考慮到拜登政府的環保政策,它可能會保持濃厚的興趣。五角大樓也像對待石油一樣,建立了稀土元素的政府儲備,建立了美國戰略石油儲備。美國本身估計有270萬噸現成的礦石,加州的一個礦場每年能夠生產3.8萬噸的韌皮石礦物和單晶石精礦,不過歷史上都是送到中國加工。
不過,在美國境內建立一個自給自足的供應鏈仍然很複雜。提取步驟包括酸浸、烘烤或使用溶劑,這些都會產生有毒廢物,需要處理。歷史上出口到中國進行加工也意味著出口了很多汙染。中國的一些儲量也被吸收到粘土礦物的表面,這意味著中國生產商更容易開採,並具有成本優勢。雖然美國確實控制了加州、阿拉斯加、內布拉斯加州、懷俄明州等地的已知礦藏,但加工和成本仍對其可行性起到一定作用。
釹鐵硼磁體的REE供應鏈,國內缺口用紅色顯示。
此外,還可以從煤中提取元素,或從發電廠煤灰和煤礦廢料中提取副產品。雖然回收和替代性採購有朝一日可以幫助確保供應安全,但目前的數量還不足以產生巨大影響。
由於中國威脅要將其控制權武器化,政治上的緊張局勢一直導致美國開始尋求替代性的合作關係、來源和加工方案,但這種迴圈的結果往往是隨著威脅的過去和來自中國的價格下降,美國又回到了通常的供應鏈。提取和加工的經濟現實使其成為最直接可靠的選擇,如果不是作為REEs的來源,那麼就是作為對美國消費者最有吸引力的加工方式。
如果國內來源能夠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實現經濟上的可持續發展,那還可能是10-15年以後的事情,除非中國真的逼迫美國,否則美國是否會推動國內供應的自我維持還很難說。同樣,雖然美國已經開始與澳大利亞、馬來西亞等國合作援助發展供應鏈,但這也是一個降低生產成本、確保其保持穩定來源的工作過程。專家們的觀點似乎已經確定,與中國的緊張關係並不是關係到我們保障可再生能源的能力的大問題,不過具體會發生什麼,既要看中國出口的未來,也要看美國尋找替代品來源的決心。
-
1 #一樣給我來二兩,我要儲備。等漲價在賣
-
2 #稀土賣成"土"價,悲哀啊
-
3 #長線持有盛和資源和北方稀土!
-
4 #成立國家安全戰略物資管理委員會,進行立法管控。
-
5 #保護稀土重要方法就是清除稀土商家
-
6 #國家應該成立稀土總公司統一管理開採加工出口定價
-
7 #稀土就應該自用,禁止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