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企業如何盈利?按教科書所言:“客戶即為上帝”。企業只能從客戶那裡賺錢。

但是在資產泡沫時期,遊戲規則並非如此。市場充斥著許多沒有盈利能力,原本就不該存活的公司。這些公司之所以能生存,甚至活得興旺,並不是因為它們有本事透過經營賺錢,而是因為它們能取得上市資格。投資者只要聽到“上市”這個字眼,就會亢奮無比,他們特別想要股票,根本不在意上市公司如何盈利。一些母公司為了讓子公司上市,將土地、勞動力、廠房等各種資產集聚在一起,並僱傭專業會計把虧損做成盈利,目的只是為了透過證監會稽核後上市撈錢。上市企業對認真經營毫無興致,他們並不指望從消費者那裡賺多少,而只在意能從投資者那裡撈多少。有句俗話說得好:“賣一件虧一件,但卻賺得盆盈缽滿”(Lose money on every sale, but make it up in volume)。

歐洲太平洋資本公司總裁彼得·希夫先生,在回憶上世紀90年代末網際網路泡沫期間自己的親身經歷時說:

那時我還是歐洲太平洋公司的調研部經理,分析公司的盈利能力和發展前景是我的工作。那時我遇到了一家小型公司,好像是做瀏覽器還是防火牆什麼的……具體是做什麼的我忘了,總之是一家很小的公司,他們想募集500萬到1000萬美元的資金,那時還沒有上市。這麼小的一家公司,卻將自己的價值標記為5000萬美元。他們的總裁是一個20歲出頭的年輕人,成立這家公司可能還不到一年的時間。

我問他:“你憑什麼認為你的公司值5000萬美元?你們沒有資產,沒有收入,甚至沒有客戶!你們什麼也沒有……要知道,我什麼也不需要,就可以自己重新組建你們現在的一切,你想讓我付500萬美元,就是為了得到你們10%的 股本?為什麼我要這麼做?”

“你不知道,”小夥子說:“我們有辦法上市。你能賺到許多錢。”

我問他:“你的意思是說在公開市場上有人會願意出更高的價錢買你們的股票?這可能嗎?人們甚至都不知道你們是怎樣盈利的。”我知道他們其實就是在炒作概念。

那小夥子看著我,認真地說:“你不懂股票。”

我當然懂股票,也懂經營,我知道他們這些人合在一起根本不值5000萬美元,因為他們上週才成立的這家網際網路公司。這就是那段時間發生的事,非常瘋狂。

泡沫年代,沒有什麼嚴格的指標來界定公司未來發展前景。除了虛無縹緲的想象力,再無什麼東西能錨定股價。“心有多大,股價就有多高”。任何人只要取得上市資格,很容易把不值錢的垃圾透過炒作賣出天價。所有東西都遭到了扭曲,股價和上市公司價值徹底脫離。只有事後編寫這段荒謬的歷史之時,後人才會感嘆:“天哪,為什麼當年他們那樣愚蠢”。

其實,致力於上市的企業家並不蠢,愚蠢的是那些篤信“新一輪技術革命”已經到來的投資者,特別是手握大把鈔票“沒處去”的風投。風投家傳統上應該選擇讓很多競爭者進入,然後選擇勝出者以降低風險,但在目睹了先期網際網路公司股價創紀錄的上漲後,他們不再像往常那樣小心謹慎,而是誰最能“忽悠”就把錢給誰。大量企業出具著雷同的商業計劃,都是先試圖虧損(所以需要風險投資)以儘快擴大客戶群,然後透過網路效應來獲得壟斷。“變大或者失去”是這一時期的經營理念。市場允許那些“有前途”的網路公司先以IPO的形式大幅圈錢,即使它從未盈利過,或者在某些情況下,甚至還沒有任何現金流收入。

很顯然,即便計劃再好,每一板塊的勝出者都只會有一個,因此大部分有著相同商業計劃的公司必然會失敗。當然,他們虧掉的不是自己的錢,而是投資者的錢。這些既不能盈利,又缺乏可行性商業模式的公司,其壽命可以用“燃燒率”來計算,即它揮霍光所有資產所用的時間。

美國網際網路泡沫於1999年開始破滅,兩年時間便由5132點跌至1108點,跌幅高達78%。在此期間,50%的網際網路公司消失,5萬億美元的財富迅速蒸發。有人將其理解為“賬面”損失,未免輕描淡寫。真實的財富其實早就被揮霍一空,不過是藉著泡沫破滅的過程顯露出來而已。投資者的錢,並未使用在能夠帶來經濟收益的地方,怎麼花的?“利潤增長”的心態以及“新經濟”西方不敗的氛圍,使得公司花錢大手大腳,比如精心訂製商業設施、為員工提供豪華假期、支付給高管和員工股票期權,讓他們在公司IPO時馬上變成百萬富翁,甚至將員工帶薪送往名校繼續深造。

美國納斯達克(Nasdaq)指數走勢圖(1994 ~ 2004)

仔細審視上市公司在用投資者的錢做什麼,或許就是判斷股市是否存在投機泡沫的最好方法。

6
最新評論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別人都說買基金賺大錢,為何我剛一買就虧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