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國新辦新聞釋出會上,工信部部長肖亞慶再次重申鋼鐵行業壓減產量勢在必行。去年12月份和今年1月份工信部均在公開場合發言鋼鐵必須去產量。壓縮的量多少,工信部正在配合國家有關部門制定大規劃——是大規劃,不是小打小鬧。上一輪供給側改革,從2015年底開始醞釀到2017年落地,從煤炭鋼鐵等多個領域同時切入,有前面的經驗,今年落地節奏會快一些。最近的政策端有明顯的進展,內蒙出臺全區高能耗審批調研和限定停產,邯鄲計劃關停1000方以下20個鋼爐等。對於產量大的方向是壓縮,壓縮多少仍在制定中。兩會期間會是一個比較集中的看點。
圖一:上期所熱軋卷板期貨價格
圖二:上期所螺紋鋼期貨價格
碳中和背景下,鋼鐵產能週期基本結束,產能不再是鋼鐵盈利之殤。碳中和是2021年兩會和十四五規劃的重點內容,自2020年9月開始,我國7次表態在2030年實現碳達峰、2060年實現碳中和。而目前,全國20個省、直轄市和自治區已經提出2021年將研究、制定碳達峰方案,上海明確提出在2025年達到碳達峰、重慶將碳排放納入環評考核。機構認為碳中和是工業品未來5-10年的重大主題,鋼鐵行業碳排放佔全國總量的18%,壓減粗鋼產量、調整生產結構勢在必行。結合工信部表態2021年壓減鋼鐵產量的表述來看,21年粗鋼產量大概率同比下降。
鋼鐵產業格局向好,集中度提升,龍頭議價權提升,競爭格局最佳化。鋼鐵產能週期結束後,行業兼併重組將加速,行業龍頭不斷透過兼併產能提高市佔率。行業的集中度在政策支援以及鐵礦成本壓迫之下將快速提升,集中度提升後將大大提高龍頭企業對上下游的議價權,有效傳導成本壓力,提高業績穩定性。
鋼鐵行業估值處於歷史較低位置,疊加製造業復甦、海外經濟回升,以及碳中和帶來行業供給收縮,鋼鐵行業中期機會呈現,或再度迎來輝煌。
建議關注三條主線:
1)基本面最好的製造業上游板材寶鋼股份(600019)、華菱鋼鐵(000932)、新鋼股份(600782)等;
2)高彈性低估值的冶煉股方大特鋼(600507)、三鋼閩光(002110)等;
3)對流動性敏感的上游資源品包鋼股份(600010)、鄂爾多斯(600295)等。
免責申明:文中觀點,涉及個股,不做買賣依據,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