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據德國媒體《Wirtschaftswoche》報道,德國財政部長兼副總理 Olaf Scholz 贊成使用國家數字貨幣,表示將引入歐元支援的央行數字貨幣“e-euro”。“這種支付系統對歐洲金融中心及與世界金融體系的整合都是有益的。我們不應將這一領域留給中國、俄羅斯、美國或任何私人機構。”Olaf Scholz 在接受採訪時說。

Facebook 釋出 Libra,衝擊全球貨幣體系

引起德國擔憂的無疑是 Facebook 發幣事件。Olaf Scholz 認為貨幣發行是國家主權的關鍵組成部分,應該在政府授權之下,而非私人公司。Libra 帶來的最大威脅就是一旦其影響過大,便會動搖各國央行貨幣政策和匯率政策的主導權。對此,筆者大致歸納了 3 點影響:

Libra 的普惠金融性質使得幣值不穩定國家,如辛巴維(威)、阿根廷等的當地民眾為了避免本幣貶值,而傾向於用本幣兌換成 Libra,但這將導致本國法幣進一步貶值,引發匯率風險,最終衝擊到貨幣體系安全。對於幣值穩定的國家,當本國法幣購買 Libra 佔比很大時,同樣會出現貶值情況。Libra 將全部使用真實資產儲備作為擔保,其中美元將成為支援數字貨幣 Libra 的主要貨幣,佔比 50%。相比美元,歐元佔比僅為 18%,而日元佔 14%、英鎊佔 11%、新加坡元佔 7%。如果用美元購買 Libra 比例最多,Libra 的匯率基本就會隨著美元波動。如果要保證匯率穩定的話,就需要控制不同貨幣之間的比重和匯率關係。這對目前的匯率政策會造成衝擊。Libra 協會負責管理 Libra 儲備和協調各利益相關方。Libra 協會在 Libra 數字貨幣體系中會扮演 Libra 中央銀行的角色,同時也可能演變成一個私營部門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屆時,Facebook 在私人部門領域的影響力會遠超正規國際組織,這更是對國家主權的極大挑戰。

在當前的貨幣體系中,美元、歐元、英鎊排行前三,人民幣和日元的國際地位也在不斷提高。我們不難理解德國為什麼要發行以歐元為基礎的央行數字貨幣,因為 稍有不慎,歐元的貨幣地位就可能被後來者趕超。 另一方面,歐盟委員會已經出手干預 Libra 專案,要求 Facebook 回答一系列關於 Libra 的問題,包括對金融穩定和民眾資料隱私的帶來的風險、該公司以後符合遵守反恐融資規定和防止犯罪組織洗錢的能力等。

而英國方面反應就淡定很多, 這主要因為 Facebook 在公佈數字貨幣計劃前幾周曾三次與英國財政部、央行和監管官員會面,竭力爭取英國方面支援。所以,當 Facebook 公佈其加密計劃時,英國央行行長馬克·卡尼一度表示,英國央行計劃就允許更多企業在中央銀行持有儲備進行磋商,這可能“鼓勵一系列新的創新能力”。

但隨後英國態度有所改變。7 月中旬,馬克表示,Facebook 的加密貨幣必須從一開始就“堅如磐石”,否則就不要開始。而到了 10 月初,金融行為監管局戰略與競爭執行總監 Christopher Woolard 表示,Libra 可能會破壞現有金融生態系統,並使傳統支付機構變得多餘。

為維護貨幣主權,各國發力央行數字貨幣

面對 Facebook 帶來的“威脅”,荷蘭國際集團 (ING) 首席經濟學家 Mark Cliffe 表示,央行將在短短兩到三年內開發出“完全成熟”的數字貨幣,央行數字貨幣時代可能很快就會到來。全球範圍內,包括國際清算銀行在內的其他中央銀行和機構已經開始更多地考慮中央銀行數字貨幣的可能傳播。雖然還沒有正式的央行數字貨幣釋出出來,但各國已在摩拳擦掌。

中國已釋放了非常明顯的訊號。中國從 2014 年便開始研究央行數字貨幣。央行支付結算司原副司長穆長春甚至透露了部分運營機制:採用雙層運營體系,上面一層是人民銀行對商業銀行,下面一層是商業銀行或商業機構對老百姓,進行 M0 替代,即紙鈔的替代,不能是 M1 和 M2。

法國經濟和財政部長布魯諾·勒·梅雷(Bruno Le Maire)在接受《獨立報》採訪時已經明確表示不會在歐洲開放授權 Libra,同時他已經與即將卸任的歐洲央行行長馬里奧·德拉吉(Mario Draghi)討論了建立“公共數字貨幣”的問題。歐盟必將抱團,而德國已經先行。

瑞士國家銀行(SNB)和國際清算銀行(BIS)已簽署協議,將在瑞士的 BIS 創新中心進行合作。瑞士中心最初將專注於兩個研究專案:1. 將中央銀行數字貨幣(CBDC)整合到分散式分類帳技術基礎架構中;2. 並分析中央銀行如何應對數字市場的不斷增長的需求。

除此之外,俄羅斯、瑞典、泰國、立陶宛、巴哈馬等國家都在計劃推出央行數字貨幣的國家名單之中。但作為經濟大國的美國和日本,目前都沒有相關計劃。

美聯儲大部分官員表示目前技術還未成熟,美元仍是世界儲備貨幣,同時不清楚央行發行數字貨幣會帶來什麼樣好處。不過,美聯儲官員帕特里克·哈克(Patrick Harker)在聖路易斯舉行的社群銀行會議上表示,美國不應成為第一個發行央行數字貨幣的大國,但“這是不可避免的”。他表示準備在明年初組織學者進行研究會議。

日本雖然沒有釋出央行數字貨幣的計劃,但在今年 2 月份就已經發表了一份針對央行數字貨幣在當前數字貨幣體系中作用的研究報告。該報告指出分散式賬本技術(DLT)和區塊鏈可用於基於代幣的 CBDC。

央行數字貨幣可以期待嗎?

國際清算銀行在《中央銀行數字貨幣》報告中用上圖說明了貨幣的四個關鍵屬性:發行者 (中央銀行或非中央銀行)、形式 (數字或實物)、可訪問性 (廣泛或受限制) 和技術 (基於帳戶或令牌)。

從圖中,我們可以看到國際清算銀行對央行數字貨幣定義在了“數字化”和“央行管轄”範圍內,與比特幣、以太坊這樣的加密貨幣完全不同。中國央行支付結算司原副司長穆長春也曾說過,中國的 CBDC 其實是紙鈔的數字化替代。很明確,目前的央行數字貨幣(CBDC)絕不是央行加密貨幣(CBCC)。那些對央行數字貨幣帶有“去中心化”憧憬的讀者可能要失望了。

央行數字貨幣的設計需要從訪問程度(廣泛或受限)、匿名程度(從完整到沒有)、 運營可用性(從當前的開放時間到一週 24 小時)、是否計息等多方面進行考慮,而且可能出現不同類別的 CBDC 來履行不同的職責,如以紙幣等形式向公眾開放的 CBDC 和僅限於大額結算的 CBDC。所以,不同國家央行考慮的出發點不同,發行的數字貨幣也會有差異。

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釋出的 2018 年 GDP 排行前十的國家中,只有中國和德國明確表示會發行央行數字貨幣,但這十個國家幾乎都已經或開始研究央行數字貨幣。除了貨幣主權保護,很多國家選擇央行數字貨幣也是因為其帶來的便捷、高效等效能,促進本國的經濟有效流通。

但不可忽視的是,建立央行數字貨幣可能對商業銀行存款資金造成一定影響,可能使央行在金融體系中佔據更重要的位置。這在有些國家可能會發生連鎖反應。目前,各國對央行數字貨幣的推出都很謹慎,但著眼未來數字戰場,沒有國家會放棄對央行數字貨幣的研究和探索。

Libra 能否成功我們不得而知,但其對金融和銀行業帶來的推動作用無疑是巨大的。這場由 Facebook 的 Libra 數字貨幣計劃帶來的“數字貨幣推廣戰”已經逐漸演變成各國央行貨幣主權的保衛戰,甚至可能會是未來經濟戰場的重要一戰,而央行數字貨幣就是各國手裡的第一件武器。

★★★特別特別提示:最新一期《每週潛力幣》已經出刊,每次重點分析挖掘一個幣種,供大家參考。往期表現都非常不錯,只需動動的小手,即可免費領取。

風險提示:

數字資產價格波動劇烈,投資風險非常大。請幣友理性投資,文章分析僅供參考,盈虧自負。

如果大家對本文有何共鳴點或者不同的見解歡迎隨時【私信】探討!想深入學習區塊鏈基礎知識,佈局潛力幣,請關注公眾號:言多幣失 限時領取每週潛力幣研報!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足不出戶,帶你進入西非奈及利亞創投深度考察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