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十四五”給年輕人帶來哪些機遇紅利?
你想過嗎?五年以後的你、十五年以後的你會是什麼樣呢?估計不少年輕人會搖搖頭,心說“每天為了養家餬口、工作掙錢焦頭爛額,哪有功夫想十五年以後的事兒啊?年輕人自強不息是對的,但是,低頭拉車,別忘了抬頭看路,因為咱們每個人其實都是自己這輛車的司機。
那司機看路天經地義,什麼是路呢?就是趨勢,你得順著正確的方向走。如果你是個九五年出生的年輕人,那到了2035年,正好40歲,二十五到四十歲這十五年那可是你的黃金年齡,十五年以後咱們國傢什麼樣,跟十五年以後你什麼樣絕對相關。
所以,不管是三十歲的你、二十歲的你、十幾歲的你,咱們一起來看看未來五年、十五年咱們的國家準備變成什麼樣?怎麼變成那個樣?看看這對咱們的收入、就業、創業、住房等等方面可能帶來的機會和影響。
這趨勢+努力,順著國家的方向走,一定會越來越好。
(二)聊聊中國藍圖中的青年機遇!
比如新一代的資訊科技、生物技術、新材料、新能源汽車等等領域,今後的4S店裡,除了那些傳統的修車師傅,還得有越來越多的會玩電腦、會弄軟體的年輕人,與網際網路、大資料、人工智慧深度融合的那些領域,總之都是未來五年、十五年的風口。
第二句話,這風口也不一定都在高科技,“十四五”到2035,國家特別強調發展現代服務業,比如說健康、養老、育幼、文化、旅遊、體育、家政等等。聽說一些金牌全能型的保姆阿姨已經月薪上萬了,還有新出現的整理收納師,就是專門幫別人進行空間規劃,幫你整理雜物,這也是種職業,月收入能上萬。所以,現代服務業裡孕育著大量的就業、創業的新機會。
第三句話,風口再多,還是要與自己契合。咱們抬頭看路,瞭解國家的發展走向,也要低頭看看自己,看自己喜歡什麼,擅長什麼。咱們自己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可以把國家的發展藍圖跟自己的人生藍圖往一塊兒好好地捏咕捏咕,找準方向,腳踏實地,深耕細作,闖出一條光明大道。
(三)聊聊年輕人的住房問題!
都說“房住不炒”,那未來五年,我是買房合適呢還是租房合適?要考慮哪些因素?我們從“十四五”的藍圖裡一起找找答案。
首先,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這句話從“十四五”到2035肯定會長期堅持,這事兒沒有懸念。可以說炒房沒有空間、沒有前途,沒有必要。
其次,考慮買房還是租房之前,有一個關鍵問題,就是你在哪裡工作和生活。未來的五到十五年,國家特別強調超大城市和大中小城市、小城鎮要協調發展,大家不一定都往大城市裡湧,在5G時代哪裡都可以擁抱世界。
再說個關鍵的字“租”,就是租房的租,“十四五”規劃綱要裡邊強調說要支援建設租賃住房,完善長租房的政策,擴大保障型租賃住房的供給,之前已專門講過解決大城市的住房突出問題。
那租房最盼什麼呢?一是有足夠多的房子可以選;二是價格合理;第三是要安全。有降低租賃住房的稅費負擔,整頓租賃市場的秩序,對租金水平進行合理的調控。另外,還有大家都很關心的,比如說“租購同權”,在全國很多地方也在逐步的推進。總之一句話,要讓租房變得更可行、更方便、更安全。
(四)聊聊年輕人就業地點困擾!
年輕人常要面對一個靈魂拷問,我是去大城市打拼呢,還是回到老家找份安穩工作?如何抉擇?你看《三十而已》裡的王曼妮就在大上海和家鄉小鎮之間徘徊了好幾集,毫無疑問大城市裡邊機會更多,工資更高,但花得也多。而中小城市、縣城、小城鎮裡生活相對安穩一些,離爹媽也近,不過事業再上層樓的機會好像又少了點兒。那到底去哪兒好?咱們從國家的發展藍圖裡來找找方向。
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更能吸引產業,還有人口向此集中,這個是客觀規律。所以在“十四五”的藍圖裡繼續在謀劃推動這些地方要高質量發展。當然像北京、上海這樣的特大城市要根據資源條件、功能定位合理的管控人口規模。二三四線城市現在按照中央的要求,落戶大多都是逐步的放開,這是不是一個好的落腳選擇呢?時代在變,日新月異,同屬某一線城市,兩個城市的情況可能大不相同。這事兒一定要因地制宜地去判斷。
再透露三個訊號:第一,現在很多頗有特色的小鎮發展得也不錯,百聞不如一見,先去看看。第二,國家對縣級城市的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的建設力度最近在明顯的加大。第三,“十四五”的藍圖裡對數字經濟有很多新的佈局。數字經濟越發展,你所在城市的規模大小就越不是那麼重要了。歸根結底,大有大的風景,小有小的風景。跟著時代步伐,認真走過,你就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