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王如晨/文

美團點評(HK3690)走勢很好看,有些止不住的樣子。今日盤中一度漲逾4.5%,最後漲幅1.9%,報收於91.15港元,市值超過5287億港元。

這似乎建立在基本面變化基礎之上。

上季獲利只是表面。核心原因應該在於:商業模式日益清晰,並逐步獲得驗證與認同。整體上,股價反映了美團兩年多來戰略定位、商業模式、組織力、創新力等方面的結果。

我很欣賞eat better ,live better的願景描述,還有Food+platform的戰略定位描述。而它基於“吃”發展出來縱向的價值鏈、橫向的多元生態體系,已經顯現出複雜的網路乘數效應。

美團有一種少見的緊湊、統一、集約而又充滿多樣性的價值模型。緊湊、統一性來自兩個維度,一是eat與 eat better。民以食為天;食、色,性也。這是需求的底層建構力,也是統一性符號;二是服務品類之間的貫通,它建立在技術、資料、場景力的基礎上。

“吃”既是主業,也是整個技術與服務沉澱成為開放的基礎設施的根本。沒有它,就不會有基礎設施服務的能力,也不會有platform的生成,各種垂類服務會失去憑依。

而在技術與資料、場景支撐下,美團的集約效應亦非常明顯。應該說,這是一種非常漂亮的模型。

套用阿里集團的模式描述,美團也是自身領域裡的一種商業作業系統。當然,兩者很多方面的演進週期還有很多差異。

IPO後,經過短暫過渡,美團在資本市場有今日表現,一點都不偶然。

但也不要神化它吧。美團股價也不可能成就什麼神話。

單從股價走勢說。基本面是支撐,但也有其他因素在。甚至可以說,美團沾了一些光。比如:

1、港股掛牌效應。

這一市場,網際網路屬性的企業,雖有騰訊、小米們,但作為一個版塊概念,缺少一種整體的參照價值。

有限的規模化競品平臺,要麼沒有IPO,要麼在美股。嚴格來說,這裡缺乏對標。人們更容易看到美團優勢一面,而容易忽視它的被動一面。

2、競對處於整合週期,給了美團模式獨立呈現的機會。

餓了麼+口碑,被定義為阿里本地生活事業,但就獨立的版圖描述來說,目前還處於一種過渡週期,加上沒有IPO,它給了美團一種資本市場競爭的緩衝。

中概股攜程,也已經具有美團的形態,但在整個願景描述、戰略定位上,目前還非常不清晰。

其他小型平臺尤其是垂類平臺,無論IPO與否,還無法直接衝擊美團地位。美團此刻的港股的表演,其實算是獨唱。它確實沾光很多。

當然,這裡不是否認美團商業模式確實有它綜合、複雜、集約的優勢。至少目前,外界確實還沒有一個真正對標的公司。

3、美團獲利拉高了期待,而季節性等因素,又促成了它的增長效應。

上述因素裡面自然也隱含著長短期壓力面。

譬如,一旦阿里同時在港股掛牌,人們會從更多維度看到美團面臨的挑戰。面對餓了麼+口碑,它有優勢,但是面對一個經濟體形態的阿里,美團許多維度都遠不敵,它還需要進化。

而競爭也在深化,過去對標時,競品顯得非常有限。但今日已經開始出現群狼環伺的苗頭了。

美團肯定更願把自身置於BAT、FAANG的層面。這似乎能突出一極的獨立魅力。

但商業形態的演進,已經很難單獨看過去定義的本地生活服務了。美團自身的演進如此, BAT、FAANG也是如此。至少目前,在大的格局裡,美團的形態還更像巨頭商業模式的一部分。

美團勝的一面,在於圍繞“吃”建立起來的多樣性服務。但“多樣性”也意味著,你的敵人會比其他平臺更多。

這個週期,幾乎所有的2C類的創業專案,都能直接分流美團的服務功能。有的新創專案甚至開始建立縱深的鏈條。整體不敵美團,但群體規模遠勝。隨著時間軸拉長,美團面臨的競爭只會更加激烈。

這也意味著,未來幾年,中國市場應該還會經歷一輪比較明顯的整合。圍繞幾大平臺,會有更加壯觀的表現。屆時,比拼的不會是區域性概念,也不是鬆散聯盟,而是帶有有機性的生態體系。

在我看來,當美團股價不斷騰躍,整體基本面給人一種穩健、穩定、確定性感受的一刻,它真正的壓力也快到了:

1、未來兩年,組織管理、效率會面臨考驗。

美團的模式裡蘊含許多機會,但組織日益複雜,會考驗它的領導力與運營效率。

我們說它“緊湊”、“集約”,是因為,這個階段,王興等人還不用過多分心,個人意志還能直接左右,效率還不會弱化。但隨著業務擴張,美團組織體系會日益複雜,組織管理、文化層面會成為它的最大挑戰之一。此前,王慧文談過阿里組織能力,我相信不是厚黑,一定有美團的壓力一面。

一些公司成長飛快,但都不可能真正逾越時間的魔咒。最後一定會補課,技術等要素還是表面,組織力與文化還更深一層。

夸克判斷,2019年之後,美團這一挑戰可能會比較突出,不排除出現一些扭曲的問題。2020年前,都有可能發生一波組織變化。因為,複雜性於創新湧現說,是好的土壤,但就組織管理來說,是最大的挑戰。

2、技術形象模糊,平臺缺乏結構力,基礎設施定位不清晰。

美團戰略明確,商業模式穩定,2B的垂直縱深貫通力開始釋放,線上營銷表現也不錯,但若著眼整個版圖架構,它還缺乏更深、更明確的定義。比如,美團技術形象遠沒有樹立起來。開放平臺之下,雲端計算+AI+5G的基礎設施服務體系更是不清晰。

在結構上,它還沒有演進到阿里、騰訊、亞馬遜們的階段。目前的美團,看上去,開始賺錢了,但還沒有超越平庸的形態。它的結構,還無法讓人感受到那種強大的想象空間。

3、平臺治理壓力會持續增大。

美團上季獲利,部分原因在於成本效應,整體增幅亦開始有弱化跡象。業務雖變得寬、廣,但資本市場上,若側重盈利或維持盈利增長,勢必會壓迫商業合作。美團與商戶之間的關係將會變得微妙、複雜。

綜上,整體而言,企業的擴張,邏輯上是沒有邊界。但一個組織與服務還是有邊界,因為,人與市場整體仍有天花板。

當美團變得複雜起來,它將很難呈現速度與激情的一面,而是更多體會為追求增長的穩健型。如此,效率可能弱化,最後比拼的是內功、耐力、組織能力。王興個人,將很難再像今天這樣深居簡出了。

今日美團股價的增長,雖有基本面支撐,但放在2019財年,其實已有些炒過頭了。此前,它本來有批限售股步入解禁期,趕在盈利季,壓力似乎沒有釋放,甚至追捧到今日。但我們不相信一直神奇下去。市場根本沒有神話。此刻已經是2019年10月了,美團的股價應該到了修復期。否則,它會對2020的業績透支。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剛剛,本來生活獲2億美金融資!生鮮電商賽道復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