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獲得比銀行理財更高一些的收益率的固定收益產品,那就是債券了。
債券分類有很多方式,比如根據發行方、流通渠道等等。而業內專業人士常用的分類方式,分為利率債和信用債。
1、有哪幾種債券
利率債,就是有國家信用作為背書的債券。很顯然,它的償付安全性通常來說是很高的,主要包括財政部發行的國債和金融機構發行的金融債。
國債,很多不做投資的人也聽說過,並且是很多離退休人士和部分工薪階層的最愛,因為風險最低,當然利率也最低。
國債也分為可以交易所流通的記賬式國債,以及不能交易流通的憑證式儲蓄國債和電子式儲蓄國債三種,不過對於投資者來說,更應該需要關注的是記賬式國債,因為它才是二級市場可以買到的品種。
金融債,就是由金融機構發行的債券。當前在中國,主要是由政策性銀行和證券公司發行,其中以國家開發銀行發行的國開債的流動性最好。
市場上除了利率債,其他所有的債券都是信用債,也就是沒有國家信用作為背書,所以信用債的風險就是違約概率大,也就需要更高的利率,作為風險補償。
信用債又分為城投債和產業債。城投債,就是地方政府的投融資平臺以城市建設、公共基礎設施為目的發行的債券,也稱為準市政債。而產業債就是除了城投債以外的所有信用債。
產業債又可以分為企業債和公司債。
企業債是由中央政府部門所屬機構、國有獨資企業或國有控股企業發行的債券,不過這種債券基本上都是機構內部消化。
公司債是由股份有限公司或有限責任公司發行的債券,也就是說,什麼人都可以發行公司債,哪怕你只是一個剛註冊的小公司也可以,但能不能賣得掉就看你自己的本事了。
對於普通投資者而言,在二級市場能夠交易的品種主要就是國債、金融債和公司債。
2、國債怎麼買
國債和銀行定存,兩種都是安全性高,且適合普通福斯投資的方式,但是國債相比定存有更多的優勢。
第一點就是更加安全。2015 年存款保險制度的出臺,意味著銀行是可以倒閉的,根據制度,銀行真的倒閉的話,可以最高賠付 50 萬,超過的就不知道怎麼處理了。
在經濟下行週期,一些小銀行的風險其實是不小的,相比之下,國債的發行主體是國家,具有最高的信用度,也是最安全的投資工具。
第二點就是國債利率普遍比定存高,根據歷史資料統計表明,長期來看,國債的利率比銀行定期存款要高出 0.5% 左右。
此外,國債可以提前分檔計息提前支取。我們知道銀行定存提前支取的話,利息是按照活期算的,但是國債提前支取會按持有時間分檔付息比按照活期利率要划算很多。
不過,國債作為長期投資,一般不建議提前兌取。在持有 6 個月之內,建議不要提前兌取,因為持有 6 個月之內提前兌取不但沒有利息收益,還要扣取手續費,切記。
說完了國債的優勢,那麼哪些國債是大家可以購買的呢?
目前大家能買到的國債主要有三種:
憑證式國債,這是最古老的一種方式,只能在銀行櫃檯購買,很多喜歡低風險投資理財產品的人士喜歡搶購的就是這種;
第二種叫做電子式儲蓄國債,可以在網銀或者手機 APP 上購買,比較適合年輕人;
第三種叫做記賬式國債,也稱為交易式國債,在股票賬戶裡面購買,這個適合股民購買。
另外,不要覺得只有大銀行的國債才有保障,其實每個銀行發行的國債利率都是一樣的,安全程度也一樣,因為都是國家保障的。反而是中小銀行的人流少,更容易買到。
另外提醒一下,第一次購買電子式儲蓄國債的時候,需要專門開通國債託管賬戶,然後開始秒殺。
大多數銀行都是8:30正式開始購買國債,建議提前登入網銀。因為買的人實在太多,購買國債一定要快、準、狠。
對於股民來說,最好的方式是通過股票賬戶進行國債的買賣。其實股票賬戶裡面,除了國債之外,各種交易所債券都有,地方債、公司債、企業債、可轉債等,一應俱全。
而且交易所債券的門檻比較低,很多債券一張只需要 100 元,最低交易單位一手為 10 張。1000 元起就可以交易。而且交易所債券的流動性更好,轉讓更加安全、方便和快捷。
3、信用債怎麼分析
國債我們基本上等同於定存,沒有風險,其他的債券,或多或少總是有些風險的,這就要專業的分析了,要從從收益和風險兩個步驟來考量,不能只貪圖收益率,而忽視了風險。
第一步就是分析不同型別的債券的收益率。
相對來說,信用債的收益比利率債要高不少,特別是公司債,在 2008-2018 這幾年間,有的公司債收益率高達 10% 以上,但風險比較大。
從銀行間市場與交易所市場的情況來看,高風險債券前 20 名中,基本為公司債,它們都有一個基本特徵:公司所處行業產能過剩,2018 年暴雷的債券公司也以這些高收益的公司債居多。
一般來說,債券收益的大小,主要取決於以下幾個因素:
首先是債券票面利率。票面利率越高,債券收益越大,反之則越小。形成利率差的主要原因是基準利率水平、殘存期限、發行者的信用度和市場流通性等。
再次是利息支付頻率。在債券有效期內,利息支付頻率越高,債券複利收益就越大,反之則越小;
最後是債券持有期限。在其他條件下相同的情況下,肯定是期限越長收益率越高,這就是時間溢價。
第二步就是要看債券的風險問題,債券的風險主要三種:
信用風險,又稱違約風險,通俗的說,就是還不上錢了。
所有債券中,國債基本上沒有違約風險,除此之外的其他債券,或多或少都有違約風險。
雖然債券多年以來一直是剛性兌付,但是 2018 年以來,已經有多個債券發生違約事件,特別是一些國企的債券也出現了不能到期還本付息的情況,這給債券投資者們敲響了警鐘,債券投資並非無風險投資,不能指望永遠是「剛性兌付」。
利率風險。毫無疑問,利率是影響債券價格的重要因素之一,利率提高,債券價格降低;利率降低,債券價格就會上升。由於債券價格會隨利率變動,所以即便是沒有違約風險的國債也會存在利率風險,這個話題我在前面的課程中已經說過,同學們可以回顧債券基金那一課的內容。
動性風險,通俗的說,就是想賣的能不能賣得掉,債券市場的流動性是遠不如股票市場的,所以如果急用錢的時候,債券不一定能賣得掉,這點在投資中一定要考慮清楚。
4、到底買哪些債券
投資債券的過程中,我們應該如何選擇,才能規避風險,又能買到收益高的債券呢?
首先看債券評級。信用評級是一個有評級機構釋出的「可信度的評估」。它代表了專業的第三方機構關於特定債券的信用價值的觀點。
簡單來說,當評級機構調低某債券的信用等級,投資者可能會認為該債券的信用風險增加,進而反應到債券的價格上去,導致債券的價格下降,收益率升高。
其次為行業發展前景和公司情況,例如企業資質、經營業績持續下滑、資產負債率高、現金流動性、利息保障倍數、現金流、抵押物能不能充分防範風險,有無信用擔保等。
如果投資者想回避債券的信用風險,最簡單的方法就是購買評級高、有擔保、抵押充足、有政府或大國企背景的債券。
例如國有大銀行發行的利率債,或者央企發行的債券等;一些優質的上市公司,例如貴州茅臺這種現金流穩定的企業,如果它發行債券的話,肯定是優先考慮的物件。
但是資本市場有一個現象,缺錢的公司才會發債券,優質的企業不需要融資。所以債券的投資很多時候就是一個兩難的問題。
從 2016 年開始,中國的巨集觀經濟增速開始放緩,這時候很多信用債出現兌付問題,對於這種情況,缺乏專業分析能力的普通投資人,有一個簡單的的「一刀切」策略。
第一個是區域規避:規避東北、內蒙古區域,尤其此類區域內民企。東北三省及內蒙古經濟增速下滑,投資經營環境惡化,為債務違約最嚴重區域。
第二個是行業規避:規避同質化競爭激烈、行業壁壘較低行業。此類行業盈利能力較差,盈利下滑將嚴重影響償債能力,例如高汙染行業、落後產能行業等。
第三個是規避高債務率企業。例如房地產行業或者與房地產相關的行業。
今天給大家介紹了有關債券的投資邏輯和價格機制,總的來說,債券是一種通用類的固定收益產品,對於缺乏分析能力的普通投資人來說,找到好的債券有點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