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陽春三月,萬物復甦。

2020年的春夏之季給許多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回想起來,那個激情四射的“DeFi Summer”依然記憶猶新。短短一年,DeFi總鎖倉量就從50億美元飆升至600多億美元,超過12倍的漲幅讓不少人震驚不已,早期DeFi BUDILer們獲得了令人豔羨的回報,而那些沒有“及時上車”的加密貨幣投資者則因沒有抓住懊悔不已。

當時間來到2021年,一股新的浪潮開始席捲加密貨幣市場,它就是:NFT。

NFT,即非同質化代幣,是一種讓你真正擁有、真正管理的數字資產。一般來說,基於「同質化」屬性,加密貨幣可以分為兩種型別,一個是同質化代幣(FT),比如ETH、BTC、XRP等,他們在交易轉賬過程中可以互換、無限拆分、也不能被區分;另一個則是非同質化代幣,此類代幣擁有獨特且唯一的標識,兩兩不可互換,最小單位是1且不可分割。

透過建立NFT,你可以在區塊鏈分類賬上構建具有不可變證明的代幣,分類賬上會記錄代幣來源、時間和稀缺性等屬性。代幣會指向可能是圖片或影片的檔案。建立NFT過程被稱為「鑄造」,任何人都可以在一些所謂「代幣鑄造」平臺上建立NFT,其中一些包括:OpenSea、Infinity、Mintable、Mintbase、Cargo、Rarible等等。

實際上,NFT在2021年初引發加密貨幣行業新一波浪潮,即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自比特幣誕生至今已有12年時間,數字通證經濟迫切需要和實體世界「打通」,如今通證多出現於社群使用,但是未來一定會連結世界,形成價值互聯,資訊互聯的數字資產世界,NFT獨特屬性使其能夠與門票類、證書類、身份ID類、寵物收藏類、卡牌類、遊戲道具類、藝術品類別、虛擬地產類別,以及其他多種金融場景相結合,正是這些使用場景呈現出來的想象空間,讓NFT成為區塊鏈應用落地與現實世界對接的一個入口。

01 交易所會錯過NFT熱潮嗎?

去年夏天,DeFi熱潮的時候,中心化加密貨幣交易所(CEX)反應有所滯後,導致市場出現了不少極具競爭力的去中心化交易所(DEX)。以Uniswap為例,該交易所創始人Hayden Adams去年八月曾公開表示,Uniswap 24小時交易量(4.26億美元)有史以來首次高於Coinbase Pro(3.48億美元)。

正是因為中心化交易所一開始沒有及時跟進、抓住市場動向,才導致去中心化交易所能在加密市場中成功分到了一杯羹。據Coingecko資料顯示,本文撰寫時(3月8日)去中心化交易所24小時總交易額達到8,614,607,789美元,佔到加密貨幣總交易金額的4.8%。

今年,NFT熱潮來襲,市場情況似乎與去年“DeFi熱潮”非常相似,NFT的谷歌趨勢搜尋指數更是扶搖直上(如下圖所示):

和「DeFi熱潮」早期催生出一批DEX相似,一些NFT交易所也已經出現在加密市場中,主要包括遊戲類交易所、藝術收藏品類交易所、玩家卡收藏類交易所、虛擬世界類交易所等。

其中頭部交易所為OpenSea交易所,月度訪問使用者數約5630人次,月度資金流入約327萬美元,訪問使用者數和資金流入行業佔比(不完全統計)均為約40%。第二梯隊交易所包括Rarible、Decentraland、Sorare、GPK.Market、Collectables.io等,行業佔比均低於20%。

剛剛過去的二月,加密市場對NFT的興趣正急劇上升,總交易額達到3.42億美元,資料不會說謊,比如:

一副Hashmask作品以420 ETH(約合64萬美元)的價格被售出,目前Hashmasks作品總銷量額已經超過3,300萬美元;CryptoPunk 最低價格已經從2月初的10,000美元增加到40,000美元以上,目前平均銷售價格約為32,000美元,二月總銷售額超過7,900萬美元;音訊NFT專案Euler Beats於2月15日上線,一週後交易額就超過1,030萬美元。二月最後一週,在Nifty Gateway二級市場上,Beeple創作的藝術品Crossroad以660萬美元的價格被收購。

同樣來自Coingecko資料顯示,本文撰寫時NFT市值為11,108,478,062美元,24小時交易額達到3,432,461,421美元,佔到加密貨幣總交易金額的0.7%。雖然當前NFT佔比數字看似不高,但其巨大潛力已經引起行業關注。

而與去年不同的是,這次,中心化加密貨幣交易所顯然不希望錯過NFT,因此紛紛開始啟動「春季布局」。現階段,參與佈局NFT專案的傳統中心化數字貨幣交易所包括幣安、庫幣、火幣、OKEx、抹茶MXC、Bittrex等,這些交易所均已開啟NFT專案上幣,其中OKEx首發DEP和MANA,抹茶MXC首發FFF,BKEX Global 首發RARI、庫幣首發上線LYXe 。

事實上,由於多數使用者還不熟悉鏈上操作,交易NFT資產的門檻較高。而中心化的NFT交易場所將大大降低NFT的交易門檻,帶來更友好、極致的NFT資產交易體驗。中心化交易平臺也會成為NFT概念普及、市場教育以及流動性擴充的重要渠道,促進NFT的普及和推廣。那麼在頭部交易所中,各家NFT佈局又是什麼樣呢?下面讓我們看看庫幣、火幣和幣安三家頭部中心化加密貨幣交易所的情況:

庫幣佈局NFT時間較早,也是主流加密貨幣交易所中首家支援NFT資產充提的平臺,該交易所在2020年11月就宣佈其流動性交易平臺Pool-X 將開啟Dego.Finance的NFT資產充值服務。庫幣提供NFT資產的充值和提現服務標誌著NFT即將進入中心化交易平臺流通。火幣Heco生態鏈已經上線多個NFT專案,比如StarLink、NFT HERO等,總鎖倉量超過2億美元(資料來自DeFibox,資料提取時間3月8日)。幣安則透過旗下幣安智慧鏈降低開發者使用門檻吸引NFT專案上鍊,其DApp數量中,NFT 與鏈遊版塊佔比已超過三分之一。不過,加密社群認為幣安很大程度上似乎在複製以太坊上的NFT,有趣的是,幣安“複製”的又非常成功,比如一個「外星人」Bunk NFT 以28,000 美元的高價被售出。

我們發現,頭部交易所在NFT 上的佈局策略的確有所不同。幣安在NFT 的投資、合作方向動作頻繁;火幣重點佈局NFT生態,而庫幣則希望拓展更大的市場空間。

正如庫幣國際CEO Johnny Lyu所說:「庫幣一直在密切關注NFT的發展,雖然目前NFT的市場關注度和影響力還不算高,但是NFT的應用潛力巨大,在保險、債券、期權等領域也有很大空間,甚至有希望在區塊鏈上建立一個虛擬的現實世界。所以我們非常支援NFT專案的發展。不僅上線了NFT專案交易專區,方便使用者更好的參與NFT專案的投資。我們也將在這個季度末推出我們的NFT交易所,為使用者帶來更高效、更低成本和更友好的NFT資產交易體驗,以解決目前NFT領域發展所遇到問題。」

02 中心化交易所入場大有裨益

目前區塊鏈已經逐漸形成一種完全數字化的全球性市場。在資料資產化之後,如果想要實現流通和流轉定價,其實已經沒有比區塊鏈更合適且更有效的市場機制。而NFT的出現又為鏈上數字化提供了一種全新的、獨特的價值生產方式。

NFT資產上鍊,從短期上來看,主要是實現以藝術品為代表的線上虛擬財產的數字化確權和流轉交易;從中期來看,股票、私募股權、甚至房地產在內的一些傳統資產也很可能透過NFT這種方式進行上鍊;從長期來看,如果再結合預言機體系的應用,我們會發現這可能會極大地加速實物資產從資產上鍊到價值儲存的這麼一個過程,從而進一步完善價值網際網路。未來海量資產都會上到區塊鏈網路進行流轉,因此交易所勢必會在這一發展過程中扮演、承擔更大、更重要的角色。

實際上,就像當初中心化加密貨幣交易所進入DeFi行業一樣,當交易所入局之後,會給NFT市場注入更大活力。

首先,NFT受眾群規模和交易體量依然比較小,而交易所使用者則規模相對較大。根據Crypto.com二月底釋出的最新報告顯示,全球加密貨幣使用者總量在今年一月已突破1億,其中比特幣使用者量約為7100萬,以太坊約為1400萬,如果交易所將部分使用者分流到NFT,勢必會“刺激”這一領域快速增長;

其次,中心化加密貨幣交易所大多比較合規,可以更好規避交易欺詐等不良交易活動。二月初,OpenSea和Rarible兩個NFT交易平臺上湧入大量英國知名街頭藝術家Banksy的藝術品,吸引大量收藏家蜂擁購買,讓賣家賺到近百萬美元,結果發現這些藝術品根本不是Banksy創作的。如果在中心化加密貨幣交易所,在完善的KYC政策下,這些問題可以得到有效解決。

最後,NFT其實也會給中心化加密貨幣交易所帶來更多新鮮「血液」,尤其是藝術、體育等許多全新領域的使用者也會被吸引到加密貨幣交易所,繼而進一步擴大交易所使用者群,最終實現雙贏。

03 總結

作為一種新型數字資產,NFT已經成為區塊鏈行業關注的下一個風口。對於交易所而言,在新風口下有什麼機會、可以做哪些事情、並以此來推動數字經濟發展值得深入思考。在全球數字化轉型的背景之下,NFT會為未來區塊鏈生態中扮演不可替代的角色,甚至可能成為很多行業實現數字經濟轉型的關鍵動力和基石。

沒有人想錯過NFT。

7
最新評論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董明珠:過去很反感線上,因為線上經常賣假貨